s3n370
發表於 2024-3-24 08:40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3-24 00:42 編輯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3-23 21:29
我就覺得要用數據同modelling去睇整個配套
T4已經唔止得一個版本出現過,每個版本背後都應該有晒數據見到 ...
今次臨時撤回係立法會都未夠票。
殘酷嘅現實係無論個別基建項目幾有用都好,
去到上層唔會只係得一個基建項目响手,
肯定每時每刻都會諗有無更值得去做。
一有更好、更有效益嘅項目出現,幾有用嘅就即刻比下去。除非已經洗濕佐個頭。
要留意我用佐有用、好同效益呢三個唔同嘅詞,
本身就想突出成件事涉及主觀嘅價值取向及客觀比較,都仲未去到長官意志。
T4翻黎覆去對沙田區居民及用家係無奈,但你睇下老母區大力發展多年,
老母區自身連九龍東西幹道塞到出哂名,
等佐幾耐先至有中九龍幹線+T2主幹道?
舊香港嘅居民都足以左右T4嘅發展,新新香港啱啱誕生,又會如何呢?
s3n370
發表於 2024-3-24 09:10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3-24 01:11 編輯
kitarolo 發表於 2024-3-23 23:38
係無權過問但要交到貨先得㗎
上世紀英治,都唔見得庶民有參與
現時要通過法案,前所未有咁暢順
雖然大家成日話基建要有前瞻性
但基建發展嘅現實,唔係長官意志,
就係有一定嘅滯後---即係出現問題,再去規劃點去處理,當然起得就唔爭在起多D,捱耐D先爆過。
發展新區亦然---人滿為患先至要新區嘛
涉及滿足交通運輸需要嘅基建,其實大眾不論貧富,
每日出門代步嘅方式,呢邊塞車果邊載空,其實已經用緊對腳去投票。
唔係話參與無用,而係理想嘅做法係每日對腳投票係大方向,
而發表意見一類參與,係決定細節點做。
RyanPun
發表於 2024-3-24 10:03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3-24 05:29
我就覺得要用數據同modelling去睇整個配套
T4已經唔止得一個版本出現過,每個版本背後都應該有晒數據見到 ...
其實埔公最終個飽和點一直都冇變過,你愈遲解決點樣分流嘅問題、分流效果只會愈縮愈短,只係一直以嚟有人係度搞搞震、政府自己又懶懶閑唔理,今時今日成件事都唔會迫切到咁嘅地步。
北區將來會不斷發展、但啱啱先劃線嘅沙田繞道最快都2039年先上馬,至少依家起緊嗰堆新區點都要面對埔公塞車問題、T4喺某程度上係要釋放返啲Quota比北區啲新區,T6支路唔係話唔好、但從根源上睇,變相全新界東仍然都係依賴返埔公出入,其實有違T4本身個原意。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4-3-24 17:41
s3n370 發表於 2024-3-24 02:28
從居民用家嘅角度,駛鬼顧全大局同bias呢個係扑鎚班人先至要諗嘅事。
樓上話要玩到召喚張欣宇咁大,了解 ...
兩個迴旋處車流都唔係特別大,其實提高公䠘入第一個迴旋處(巴總入口)個優先程度已經係最短時間解決問題。
但作為馬鞍山人,明知樽頸係體藝一段兩線,我點解唔繼續去到火炭路先入埔公?
至於紅梅谷路兩支燈,如果迫田心街同世界花園去獅隧嘅車出迴旋處自轉,整條紅梅谷路上山個容量應該都會增加。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4-3-24 18:49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4-3-24 17:41
兩個迴旋處車流都唔係特別大,其實提高公䠘入第一個迴旋處(巴總入口)個優先程度已經係最短時間解決問題 ...
下繁紅梅谷路上山個樽頸其實係獅隧公路匯合位
一樣都係有排先解決得到
RyanPun
發表於 2024-3-24 19:00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4-3-24 18:49
下繁紅梅谷路上山個樽頸其實係獅隧公路匯合位
一樣都係有排先解決得到
...
下繁紅梅谷上山個問題、類似於T6橋大老山方向個問題、兩邊匯合位都有返咁上下車流量、只有加行車線先可以有效減少不必要嘅Cut線/匯合。不過紅梅谷上山本身冇預計過有T3車會行呢邊。
s3n370
發表於 2024-3-24 20:30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3-24 12:48 編輯
RyanPun 發表於 2024-3-24 02:03
其實埔公最終個飽和點一直都冇變過,你愈遲解決點樣分流嘅問題、分流效果只會愈縮愈短,只係一直以嚟有人 ...
唔太明點解T4可以解決你所謂“全新界東都要依賴大埔公路出入”
一來大埔北區經獅隧嘅車,可以經T6,最遲行埋馬場對出段大埔公路,
去到火炭已經要走人。
二來T4嘅最大作用係俾馬鞍山掃到落第一城,有條free flow lane去青沙及城隧。
無論有冇T4及沙田繞道都好,係唔需要亦唔會期望北區、大埔及沙田其餘地區去城隧青沙嘅車輛改變今日嘅習慣。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4-3-24 21:15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4-3-24 18:49
下繁紅梅谷路上山個樽頸其實係獅隧公路匯合位
一樣都係有排先解決得到
...
呢段就點都要搞,無理由獅隧三線但獅隧公路、沙田路兩線咁趣緻。
本身條路同建築物都有段距離,唔駛收地唔駛改一大堆連帶嘢之下,難度都比T4細。青沙去荃葵覆蓋唔比城隧差之下,其實起一條路由青沙轉車站經濾水廠去獅隧口係最唔需要飛天遁地,問題係郊野公園同閘到城門河景嘅問題。
s3n370
發表於 2024-3-24 22:21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4-3-24 13:15
呢段就點都要搞,無理由獅隧三線但獅隧公路、沙田路兩線咁趣緻。
本身條路同建築物都有段距離,唔駛收地 ...
獅隧改善工程會改善埋呢個匯合位
dcyw
發表於 2024-3-24 22:24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4-3-24 21:15
呢段就點都要搞,無理由獅隧三線但獅隧公路、沙田路兩線咁趣緻。
本身條路同建築物都有段距離,唔駛收地 ...
獅子山隧道公路(獅子山隧道至沙田路一段)會同時擴建為來回各三線行車,沙田路則維持不變。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