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3-25 18:26
RyanPun 發表於 2024-3-25 17:30
其實我反而唔理解張議員會覺得,以將來馬鞍山十四鄉發展速度,沙田啲道路網(包括區內主要道路)會捱得到 ...
補充少少: T6橋拓寬都只係中間水廠去到河口個度由兩線變3線,所有交匯處行車線數量不變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3-25 18:27
RyanPun 發表於 2024-3-25 16:17
正常應該可以拎返舊方案交貨?舊方案記得好似係刊憲咗?記憶好似係差埋門一腳、得唔到「地區」支持而冇上 ...
應該要再做project profile重新走過流程,例如上區會同做EIA
畢竟對上一版本規劃參數同實際落地個情況同十幾廿年前有唔同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3-25 18:31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4-3-25 09:21
所以我都提出是不是可以考慮接通青沙轉車站同獅隧口取代T4,因為火炭路到沙田路一段埔公已經貼實體藝同IV ...
前青沙收費廣場同獅隧收費廣場有高低落差,而且中間牽涉係濾水廠同三條穿山隧道上方經過
條路好似過山車之餘,亦要兼顧點樣重置兩者巴士轉乘站,令行經新路嗁巴士都可以用到轉乘站
否則只係起條路出黎,巴士最終都係要行返區內道路就無作為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4-3-25 19:01
RyanPun 發表於 2024-3-25 17:30
其實我反而唔理解張議員會覺得,以將來馬鞍山十四鄉發展速度,沙田啲道路網(包括區內主要道路)會捱得到 ...
佢無話捱到
係叫大家忍下慳返70億俾其他野;P
RyanPun
發表於 2024-3-25 19:39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4-3-25 19:01
佢無話捱到
係叫大家忍下慳返70億俾其他野
都啱嘅,有啲人嘅心態就係咁樣,唔塞唔塞都塞咗十幾二十年、都唔差在塞多十年;P。明明有條T4可以直接bypass埔公去城隧同青沙、硬係將堆車由新城市推去馬場、堅持留堆車喺埔公都唔知為乜。
跟手懶好心咁拎2年前highway 嘅T6 3線方案、再擺多條支路落馬場嘅idea落去、驚死濾水廠橋變3線之後會塞唔爆咁。諗諗下覺得佢根本唔知T6 3線方案嘅工程目的係乜、作為返工搭過87K嘅我,真心唔好再推車去T6橋。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4-3-25 22:31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4-3-25 16:21
再終極玩法咪拆開 T4 路
沙田路西行起新支路落大涌橋路/ 車公廟路口 ,再起另一條支路由前文化博物館上城 ...
咁應該都慳到唔少,尤其大涌橋路都可以改為起下通道跨過新T4,因為下穿只係一條明挖嘅直路,都無咁複雜。結構類似櫻桃街隧道,T4兩個方向都可以左轉出入,再將乙明同秦石路口轉迴旋處做右轉車流。
barking
發表於 2024-3-26 00:30
s3n370 發表於 2024-3-24 02:28
從居民用家嘅角度,駛鬼顧全大局同bias呢個係扑鎚班人先至要諗嘅事。
樓上話要玩到召喚張欣宇咁大,了解 ...
處理T6比較簡單,
東北向去馬鞍山,可借用馬場天橋、馬場入口的支路、馬房外單車徑、孖橋、駁入大老山公路,往大水坑。
工程量少,慳錢毋需起橋,推土機搞掂,全單綫限速50。而且全綫獨立、不干涉既有T6橋交通。
西南向,T6橋開叉新建轉左橋,落斜駁落吐公,很短,橋墩只佔水廠街綠化帶。
代價,須遷移吐公南行去馬場的入口,及截斷大學至沙田單車徑。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4-3-26 05:28
barking 發表於 2024-3-26 00:30
處理T6比較簡單,
東北向去馬鞍山,可借用馬場天橋、馬場入口的支路、馬房外單車徑、孖橋、駁入大老山公 ...
孖橋下面收埋成堆水管,就算搬濾水廠可以拆走佢地
條橋個承重唔可以同行車天橋相比較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4-3-26 09:29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4-3-25 22:31
咁應該都慳到唔少,尤其大涌橋路都可以改為起下通道跨過新T4,因為下穿只係一條明挖嘅直路,都無咁複雜。 ...
其實係唔使處理青沙東行上沙田路果段會易做好多
最多比條線由城隧落松嶺路就可以
大涌橋路下面太多UU 會好煩
s3n370
發表於 2024-3-27 06:38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3-26 22:53 編輯
RyanPun 發表於 2024-3-24 15:36
其實你都識講,現時、一係直行T2沿路去城隧/青沙、一係過T6橋再T5路去獅隧//T2沿路到馬場轉上沙田路去獅隧 ...
吐露港上青沙,真係要期望人兜完T6/沙田路,再上T4過兩次河?
如果今日啱啱擴闊完嘅大埔公路沙田段真係咁易再爆,
咁點解無人質疑呢項工程嘅設計有問題呢?
可能你會話新城市及體藝嘅局限,果兩個位無得再擴闊。
簡單計計數,大埔公路沙田段北行食緊城門隧道及青沙兩條主幹線嘅車,
兩條大路都只係各兩線(註:青沙計緊接大埔公路嘅大圍隧道兩線),
城隧車流唔算高,匯入大埔公路前已經有車落佐大圍。
而較繁忙嘅青沙大概係大老山隧道嘅流量,有車落佐顯田後,
亦未有耐打爆大圍隧道。
大埔公路沙田段過往嘅嘅擠塞,係由於沙田鄉事會路及火炭路嘅交匯處頂番落大路導致。
所以而家改善完呢兩個路口停少佐燈,點都捱到十年八載。
尤其是沙田鄉事會道去荃灣同大埔公路上青沙,唔駛再打大交。
係城門隧道落沙田鄉事會路仲要連cut兩線尚未解決。
咁T4唔可以話幫唔到手,問題在於如果T4真係咁多車,
就輪到大圍隧道同城門隧道出事。
甚至你另文認為十四鄉會搞到大埔公路爆鑊。
若果係咁,十四鄉肯定會帶動出大老山隧道嘅交通,
到時恐怕係頂到D車連馬鞍山都離開唔到。
衰D講句,沙田繞道對沙田交通嘅幫助,就點都無T4咁直接。
搵沙田繞道去“取代”T4我估大家都知背後係想點,
衰在佢嘅論據唔係無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