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ckw
發表於 2024-5-3 18:22
tkglobe 發表於 2024-5-2 16:03
翻查紀錄其實,東隧西隧紅隧,大老山隧道都係BOT形式興建,之後先陸續歸還政府 ...
為何往返維港兩岸的過海隧道都是用BOT模式?(西隧情況當然理解)
Loft
發表於 2024-5-4 14:44
tommy14D 發表於 2024-5-1 17:13
其實獅隧大老山得兩條線清唔切啲車,易通行根本冇乜用, 都唔知當年邊個諗出嚟得兩條 ...
呢兩條隧道都幾十年歷史,當時估計唔到而家嘅車流都屬正常嘅。紅隧東隧都係雙線。
clivetock
發表於 2024-5-4 21:53
pcckw 發表於 2024-5-3 18:22
為何往返維港兩岸的過海隧道都是用BOT模式?(西隧情況當然理解)
港英年代政府並沒有咁多儲備,唔係可以次次攞大筆現金出嚟搞基建
AVBWU291
發表於 2024-5-4 22:13
szeto993 發表於 2024-5-3 12:31
如果北區行大欖出九龍無得益,其實T270做乜要改行大欖?
北區行大欖係穩定過行吐公,但問題係大欖喺呢一兩年開始都要塞車,再引更多北區車嚟行大欖,到時塞得再勁啲,優勢就少㗎喇。同埋大埔公路擴闊完成,相對會冇而家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