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雙層巴士假頂閘問題
近10年,雙層巴士車廂下層空間較少,座位較多和較闊,導致乘客經常不願意企入下層後排,從而經常出現假頂閘。可是,巴士公司和運輸署只看數據,假頂閘往往換來載客率不達標,結果頂閘留後都要減班。其實,巴士公司是否應將所有雙層巴士下層拆除部分座椅變為水塘規格,令下層企位空間大幅增加,從而真正可以令巴士滿載,以實際反映真正營運狀況? 搵職員迫人上樓上坐/行入啲會比較實際,
有水塘都唔代表啲人肯行入去 法例所示平方米企位6人
拆除座位會令到企位空間大增,但不能解決問題
不如諗下點解重鐵企位4同時巴士企位6人好過
呢啲係乘客為咗方便自己落車而唔肯行入去車廂最入(甚至上樓上)嘅問題,整多多個水塘位都冇用啦。 學新加坡咁整埋尾門囉,驚人逃票加隻閘😆 簡單,在計算「載客率」時,「企位」並不包括在內。
AE367 發表於 2025-1-23 15:48
呢啲係乘客為咗方便自己落車而唔肯行入去車廂最入(甚至上樓上)嘅問題,整多多個水塘位都冇用啦。 ...
既然咁多人唔願意企入去
只要扣除落車門打後,下層後排嘅位置,唔視為企位空間,個數據咪更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