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呢句我係想講,一個對地理概況無甚認識的人(香港大把,俗稱「路盲」),
唔止話唔方便的轉乘佢會照搭,連搭路面交通明明快過鐵路多多聲,佢都會照搭鐵路。
......
但站在港鐵的立場,既然班人係方唔方便都照搭,
咁我搞咁多工程使咁多錢又要畀區議員鬧到焦頭爛額為乜。
我都不排除有人因為轉乘不方便而放棄選搭,
但的確在港鐵而言,呢批人係雞肋。
......
我都覺得港鐵係咁諗, 因為根本不愁無客,
搶唔到太多巴士客根本唔係問題,
反而因為封路起鐵路, 引起極大民怨先係港鐵+政府極度重視的因素,
既然可以唔駛封路都起到,
而乘客行去另一邊月台轉車都係同九龍塘果條路差不多的話,
就唔會導致轉乘的吸引力大減而流失太多客~
我都見識過有d人唔識路, 盡可能去邊都搭鐵路,
但鐵路一有故障就大鑊,
早前觀塘綫試過因為故障, 有乘客唔識揾路搭其他車,
就係度鬧d職員唔教人點走人;P 原帖由 ES464470X 於 2009-12-12 03:14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都覺得港鐵係咁諗, 因為根本不愁無客,
搶唔到太多巴士客根本唔係問題,
反而因為封路起鐵路, 引起極大民怨先係港鐵+政府極度重視的因素,
既然可以唔駛封路都起到,
而乘客行去另一邊月台轉車都係同九龍塘果條路差 ...
也有人因暈車浪問題﹐所以出入都係鐵路﹐我身邊的朋友都有這一類人。 原帖由 athlon 於 2009-12-12 13:2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對呢個方案好失望
呢個方案睇黎忽略左沙田至觀塘區的交通需求
要乘客每日花五分鐘走上走落轉車
佢地一定唔肯過你
連接觀塘線及沙中線大堂的行人隧道的長度只有30米,又何來要花5分鐘走上走落。
回復 19# 的帖子
根據現時客量作為將來客量上升預測,好多時會出現偏差,我從來無對港鐵工程師既專業加以否定,你將我提出的擔憂解讀成挑戰佢地專業就有武斷成份。背後支持我作出擔憂的因素,在於對實際或潛在的客量增長沒有充足的把握預算,當有問題出現後再作重新檢討就已經太遲,例子有西鐵客量被高估所作出的錯配規劃,站位不便成為西鐵客量增長的限制及永遠不能改變的硬件設施。既然沙中線作為策略性鐵路,規劃除要借鑒西鐵外,客量評估或所帶來的負荷問題更要做得非常精確,奈何現在規劃及安排仍然不能給我一個信心,才對東鐵減卡加班作出質疑。我吾係一個對鐵路運作加以研究及留意的人,對於在回覆中有關東鐵班次作出錯誤的數字,本人會作出修改,可能我在一D資訊網取得錯誤的資訊,但我吾認為會限制討論,除非就討論設下語句條件限制就吾同。你回覆有提供完備的資料同人討論,有時額外補充資訊更獲得啟發,但無須就板友每一言論與自己諗法有出入就非常執著,我睇你既回覆真有一種壓逼感,不妨放開D同板友討論,對你或我或板友都會舒服。
[ 本帖最後由 homan0323 於 2009-12-12 18:44 編輯 ] 原帖由 athlon 於 2009-12-12 13:5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另一點係
鐵路係長期的投資
會用幾十年甚至一百年
落成啟用之後就好難改
施工時間最多兩三年
一過換來的的之後幾十年的方便
而且技術上可行
施工期間的交通問題可以透過附近道路改善
今日的港鐵己經唔係以前為港 ...
吾係好同意,我吾認為市民會為左同層轉乘咁濕碎嘅問題而贊成工程延誤兩三年。
其實真係吾明咁執著同層轉乘做乜,步速每秒1米,三十米都係半分鐘嘅事。
回復 75# 的帖子
1分鐘已經能夠影響乘客會否選擇沙中線,當說1分鐘令乘客大幅減低使用沙中線大圍至鑽石山一段的意慾,類似設計參考南昌站,已限制西鐵客量增幅,造就各條西隧線依然頗好客,證明乘客對花哩1分鐘非常重視。就以大家拎南昌站做比較,有一定人數使用南昌站轉東涌線不等如乘客接受哩種方式。如果以使用人數決定哩種轉車方法是否成功,單從各條西隧線客量對比乘客選擇鐵路比例,間接說明是一個失敗設計。[ 本帖最後由 homan0323 於 2009-12-12 20:38 編輯 ]
回復 78# 的帖子
東涌線問題﹐根本班次太疏﹐疏到同荃灣線的比例係2:1﹐甚至3:1﹐點夾班次:L 同西鐵線﹐一個6分鐘一班﹐一個8-10分鐘一班﹐自己計下LCM(最少公倍數)﹐睇下要幾耐才夾到一班車:L :L回復 76# 的帖子
我認同應該朝著「有更妥善的轉車安排」方向各港鐵表達迫切訴求。你講得岩,沙中線未能按原本時間表落成與居民就轉車問題與港鐵角力有關。哩個轉車模式係多年來居民與港鐵有既共識,宜家突然單方面作出修改,居民真係願意放棄長久以來爭取的東西妥協嗎?既然沙中線稱為「策略性鐵路」,就應該將各方面規劃做得更具策略性。如果在諮詢充足下亦要做到轉車不便,始乎道理上行吾通。鐵路係市民共同財產,亦有責任為佢設計做得更好,西鐵失敗由於初期缺乏前瞻性及策略性設計,借鑒西鐵例子,更吾應該白白浪費一條用左吾少資源興建鐵路的價值。[ 本帖最後由 homan0323 於 2009-12-12 21:0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