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lcs36
發表於 2010-7-16 12:22
053h4
發表於 2010-7-16 13:15
053h4
發表於 2010-7-16 13:18
053h4
發表於 2010-7-16 13:25
DIH
發表於 2010-7-16 15:38
誠然,論列車性能、路況、班次、轉乘、接駁、人流控制等等,香港係做得非常好,
尤其是人流控制方面,MTR比KCR更為細心,大型地鐵站內或明或暗將兩個方向的人潮隔開,
乘客本身流動加快固然得益,鐵路公司也因為夠快而吸引到更多人選搭。
把人當車去分流,這些管理的細節,是很多外地營運者想不到的。
我2007年去日本自由行,一落機去池袋,拎住個行李,人生路不熟,已經夠受,
落到大堂,周圍都係閘機,又出站又入站又JR又地鐵又私鐵,
四方八面都有人潮湧至,一時間又搵唔到要去的出口,都幾「頻能」。
在這方面,香港的鐵路公司以致港式思維整體上做得比較好,是值得肯定的。
但這不代表沒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之前我都詬病過,港鐵只顯示下班車大約幾時到站,冇錯大部分乘客的確只需要知道部車幾時到,
但沒有向外公開時間表,則公眾無法驗證上市公司香港鐵路0066在網頁及刊物內所指的準點率是否屬實。
假設所有乘客都是無知愚民,這就是透明度低的問題,是其中一個應該改善的方向。
又例如,用樓梯機代替升降機,就叫做傷殘人士可以出入,我真係接受唔到囉。
香港人口老化,我覺得有必要所有車站都加裝升降機抵達大堂,這是港鐵有無「心向著你」的問題。
至於月台半身閘門,而家見佢已經開始做野,又的確有關車站原先沒有設計會裝門,
架空站同地底站的力學會唔同,我不懂就不要亂說,我傾向不太介懷這方面。
少少OT:
我在號稱最準時的德國同日本都遇過誤點,我甚至覺得日本在這方面比德國遜色少少。
在德國,你在月台等車時已經會顯示班車誤點、誤點幾多,
例如15分鐘,真係exactly 15分鐘後架車出現在你面前。
日本則是在松本等Wideview Shinano去長野,知道有誤點而不知何時到站(可能只用日文口講),
到了上車後聽廣播先知道大約會幾時到目的地,又不幸地,篠ノ井線係單線雙程,
架車誤點,對頭車就會佔用路軌,結果架Shinano的誤點一路累積,好彩我已預留充裕時間駁車。
香港鐵路唔係最好,亦唔係最差,我明白樓主的用意,有些人的批評的確係吹毛求疪,
但不代表其他人的批評同樣也是吹毛求疪,記住香港的鐵路不設指定席。
mmlcs36
發表於 2010-7-16 15:46
mmlcs36
發表於 2010-7-16 15:49
Kaix
發表於 2010-7-16 16:03
原帖由 herman15hk 於 2010-7-16 03: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東鐵拋下拋下拋到MLR行起上來身心齊震,震到操勞過度
你話勁唔勁
東鐵頂多係乘客感覺拋,
外面睇係唔會見到成架車拋
但墨爾本METRO外面睇係會見到成架車拋離拋去,
車內乘客唔扶穩就算係直路都會失重心,轉軌唔扶住隨時命都冇,
不過車內係冇扶手咁濟
留意0:15-0:22,仲衰過巴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KbpW9ILffU
Kaix
發表於 2010-7-16 16:10
原帖由 AVW56 於 2010-7-16 08:1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當年MTR真係好似你咁, 覺得已經好過好多地方啦, 而唔改進,
MTR今日會得到其他國家的認同嗎?
讚賞/自豪=唔改進??
dennis28a
發表於 2010-7-16 16:10
原帖由 DIH 於 2010-7-16 15:3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又例如,用樓梯機代替升降機,就叫做傷殘人士可以出入,我真係接受唔到囉。
香港人口老化,我覺得有必要所有車站都加裝升降機抵達大堂,這是港鐵有無「心向著你」的問題。
依件事又值得講一講,其實大部份車站都想裝升降機,
問題係路政署同埋私人樓既業主都有唔少既阻力,根本唔係個個站都可以順利裝得到,
有時候,唔係想裝就裝到。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