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三代車廂中間都有扶手柱, 可惜設於中央而非兩側, 感覺上係比較少人可以握到夫手柱.
新車就最唔鍾意, 無記錯的話只有車門入少少有一條柱, 車廂中間係無扶手柱既, 要依賴固定能力較低既吊環, 而且亦令小朋友不便, 只會助長乘客塞在門口, 因為入到去都無柱可以握.
而行車感方面, 感覺上亦係一代車最穩定, 比較少 chok.
白色既內籠望落好光猛好精神, 而且可能係新車既關係, 行車時都幾靜, 都係新車既優點. 但我個人而言, 始終唔鍾意在繁忙時間, 又或者假期搭新車, 一多人就唔適合了. 就我暫時的感覺,就是前後排座位與座位之間的距離窄左(大約10cm到),一坐4期車就頂腳,希望港鐵唔好為載多d企客而難為埋坐係度的乘客(一係cut薄背椅,或者用1-3期的流線型縮入),e樣真是一個大問題
回復 32# 的帖子
其實輕鐵可以再進一步減少座位甚至轉為橫向座位 , 以增加企位空間
(好似地鐵港島線既設計都可以考慮)
而家既座位根本就過多
繁時根本就超負荷 , 多多座位都係浪費左空間
回復 33# 的帖子
每部輕鐵已有三個水塘位,這還算座位過多?回復 34# 的帖子
你須知道四期輕鐵個水塘已經唔似水塘中間仲要整 5 排位 :o
重要既係 ,而家咁擺放 d 座位(1+2)的而且確係浪費左空間
就算唔拆哂 , 轉 1+1 都可以考慮 , 跟手行優先席制度 , 咁就差唔多啦
回復 37# 的帖子
四代個水塘根本就係細 :L同埋小弟搭輕鐵迫到慣哂 , 咩叫"你究竟有冇搭過輕鐵" ?
輕鐵係十分一既載客量用左落座位 , 之不過呢埋座位係至少佔左 3 成既載客空間
迫得多既朋友都知道咩事啦
坐位減半但企位不變囉 ?!
咁點解 MLR 可以改完多左好多企位呢 , 似乎有人計錯數
-
其他地方已經有優先席 , 香港係推行好慢而且....冇咩人會理
http://ja.wikipedia.org/wiki/%E5%84%AA%E5%85%88%E5%B8%AD
[ 本帖最後由 天空之神 於 2010-9-11 00:47 編輯 ] 原帖由 天空之神 於 2010-9-11 00:02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輕鐵可以再進一步減少座位
甚至轉為橫向座位 , 以增加企位空間
(好似地鐵港島線既設計都可以考慮)
而家既座位根本就過多
繁時根本就超負荷 , 多多座位都係浪費左空間 ...
須知屯元天的人口老化程度, 亦有好多班次客量不足,多多企位都係浪費左空間
所以現在有平均多位/少位車已算是合理
不過有必要合理分配
像751有時單卡出多位車, 下班拖卡卻來兩卡水塘車
就不要得
[ 本帖最後由 horta 於 2010-9-11 00:5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