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香港起鐵路好不好?
其實,鐵路是方便及快捷....所以許多地方國家都要鐵路為主,
而香港也是鐵路為主...
不過,過分而鐵路為主,
可能會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邊緣化,
好似本人看某時事節目,
訪問小巴司機及的士司機.
他們話生意很艱苦經營,政府大量起鐵路就忽略我們的需要......
其實政府如果起鐵路為主,有時須要平衡其他公共工具的利益!
本人看到這個節目,
令本人有點兒反思,
究竟在香港起鐵路好不好呢?
如起鐵路,使市民方便,亦是市民的盼望,不過會破壞交通工具的利益;),
如不起鐵路,交通團投資者會拍手掌的!#:-/
[ 本帖最後由 daiteioh 於 2006-1-10 16:50 編輯 ] 講真
香港咁細,到幾多條路軌... 本來市區平地小,係好應該去向地下發展
但係似乎人口近幾十年,不斷向新界遷移時
鐵路發展已經落後多年
香港係一個山多地小的地方
亦對興建鐵路成本大大加重
[ 本帖最後由 CK4013 於 2006-1-9 20:26 編輯 ] 原帖由 daiteioh 於 2006-1-9 19:53 發表
其實,鐵路是方便及快捷....
所以許多地方國家都要鐵路為主,
而香港也是鐵路為主...
不過,過分而鐵路為主,
可能會其他公共工具邊緣化,
好似本人看某時事節目,
訪問小巴司機及的士司機.
他們話生意很艱苦經營 ...
不過其實鐵路化, 係必然的事了, 始終路面越來越有限, 加上汽車廢氣同效益等問題,
公共交通工具無可避免偏向鐵路...
不過問題在於, 鐵路化的速度, 希望可以做到唔好太急, 並限制小巴的士數目,
等小巴司機及的士司機等自然減少, 或慢慢的低幅度減少....去減少社會問題...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06-1-9 20:19 發表
不過其實鐵路化, 係必然的事了, 始終路面越來越有限, 加上汽車廢氣同效益等問題,
公共交通工具無可避免偏向鐵路...
不過問題在於, 鐵路化的速度, 希望可以做到唔好太急, 並限制小巴的士數目,
等小巴司 ...
我覺得的士司機主要對手不是鐵路公司,而是的本身牌價和對手客貨車(電召)引致收入下降問題。至於小巴未來會轉變成接駁鐵路角色,最受影響的應該是巴士公司。 原帖由 daiteioh 於 2006-1-9 19:53 發表
而香港也是鐵路為主...
不過,過分而鐵路為主,
可能會其他公共工具邊緣化
香港又邊係鐵路為主,
得3成幾人搭鐵路
至於其他公共工具邊緣化問題,
政府減少發牌,減少開點到點特快巴士線,
鐵路通車時就唔會咁多人受影響,
亦唔會出現馬鞍山有巴cut不得的情形 「以鐵路為主」是沒有「過分」的,如日本又是否過分以鐵路為主?:D
我們覺得「過分」,是因為鐵路往往於一個新市鎮已發展成型時才介入,
居民本已習慣巴士的服務,令人覺得鐵路只是為搶錢而不是一心為乘客服務。
巴士公司等既得利益者又會反對,這也是無可厚非。
上面板友講得對,如果明知某區域要起鐵路,就不應該批准太多點到點巴士路線,
而且上馬要快,像馬鞍山鐵路拖拉多年,幾乎所有住宅區都有便捷的巴士服務,居民何來動力搭馬鐵?
又例如796B,地鐵通車後改成咁不如取消佢。 原帖由 DIH 於 2006-1-9 21:54 發表
「以鐵路為主」是沒有「過分」的,如日本又是否過分以鐵路為主?:D
我們覺得「過分」,是因為鐵路往往於一個新市鎮已發展成型時才介入,
居民本已習慣巴士的服務,令人覺得鐵路只是為搶錢而不是一心為乘客服務 ...
有些情況剛好相反,例如港島東區本身有鐵路系統可應付所需,但自從東區走廊通車後,巴士公司開了點到點巴士路線,令原本搭開鐵路市民改變轉搭巴士,難道鐵路公司利益者又會反對?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1-9 21:45 發表
政府減少發牌,減少開點到點特快巴士線
由於 (通勤) 鐵路可靠同速度中上,如果
巴士、小巴唔玩點到點就只能做短途。
但呢 D 生意係無乜錢賺,最終會有好多
服務一係政府補貼,一係執笠。
到時就真係多得你唔少。 原帖由 黑翼 於 2006-1-9 22:13 發表
有些情況剛好相反,例如港島東區本身有鐵路系統可應付所需,但自從東區走廊通車後,巴士公司開了點到點巴士路線,令原本搭開鐵路市民改變轉搭巴士,難道鐵路公司利益者又會反對?
咁咪要將東廊快線加價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