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4
發表於 2013-3-2 13:54
PS8851@182
發表於 2013-3-2 13:58
3AV53
發表於 2013-3-2 13:59
原帖由 3ASV174 於 2013-3-2 13:5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九巴都一樣有 98C 秀茂坪出新蒲崗 1 個站就咬你 $9.5(加價後預計 $10.1)添啦,
又唔見九巴發達? 講班次,一條除左早下繁外雙位數,一條除左頭幾班車外單位數,
講收費,一條23.5公里收$9.5,一條9.8公里收$6.9,
講客量,一條程車一個位最多坐一個客多少少,一條一程車隨時坐到3-4個客,
冇可比性吧。
3AV53
發表於 2013-3-2 14:00
原帖由 053h4 於 2013-3-2 13:5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即係講到尾,其實你覺得九巴做左野
所以唔重組都得
但連roadshow廣告,據其他post所講有一億利潤
非車務收入獨立計算,加價賺到盡好合理? 即係講到尾,我只係反駁你既無稽之談,你無需要不斷搬稻草人。
053h4
發表於 2013-3-2 14:00
da54
發表於 2013-3-2 14:03
講緊燃油,點解同個別路線盈利拉上關係呢?
九巴 2011 對比 2010 車費收入多左 1 億 (+1.7%),但油費支出多左近 4 億 (+36%),
同年度 (11年中至12年中) 新巴城巴油費支出只係上升 16-17%。
如果九巴同新城一齊玩對沖,假設油費支出都係上升 17%,九巴的油費支出馬上減少 2 億,
可以立即轉虧為盈,無需理會個別路線賺蝕,效果比將 RoadShow 收回更顯著。
053h4
發表於 2013-3-2 14:03
3ASV174
發表於 2013-3-2 14:05
原帖由 3AV53 於 2013-3-2 12: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都係果句,新城最賺錢既線都未受到好大競爭,睇埋西港島線同南港島線通車再下結論都未遲. 但事實上,
就算係將軍澳,將軍澳線開左 10 年,好明顯新巴客量都早已止跌回升,
796c 同港鐵重疊比 296c 嚴重,明明應該重創過 296c,但今時今日反而比 296c 開得更密,
整體客量仍明顯亦大幅超越 296c;
相反九巴 10 年來只係不斷減車,10 年後將軍澳堆線變成有車無人搭,有人無車搭。
早年新鐵路通車,
九巴係完全坐以待斃模式,通車前半年就諗定通車後點樣削減資源:
成個計劃只係搵路線取消、夾硬搵o的路線相近本身有客但根本無同港鐵重疊既線去合併、同埋開o的同小巴重疊但貴又疏根本無人會用既鐵路接駁線,
然後新鐵路一通,客量插水既線就提早收檔,客量無插水既就慢性陰乾,明明夾硬減班減到你無客為止,
最抵死係 plan 左話睇客量調整服務既線,總係無論如何都跟住劇本逐步收檔,貴客自理。
相反大家有眼見,
西港島線人地都搞左 5x 出黎,鐵路未通已做緊野,將來客量大跌係一定,
但鐵路由拍板動工到通車都幾年時間,人地事前幾年開始已逐步重組定路線網絡迎戰,九巴呢?邊次唔係未俾人打殘就講定想 cut 邊條線先?
3AV53
發表於 2013-3-2 14:05
原帖由 053h4 於 2013-3-2 14:0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開頭第一個post已經講左,重點係財務技巧做蝕盤數,生意方針
如果你覺得非車務相關收入拆晒艸來係好合理
咁無計wor 我講緊係你話新巴cut將南蝕錢線呢點,非車務收入計唔計我冇興趣討論,唔該唔好再扯開話題。
hjhj
發表於 2013-3-2 14:05
原帖由 053h4 於 2013-3-2 13:5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即係講到尾,其實你覺得九巴做左野
所以唔重組都得
但連roadshow廣告,據其他post所講有一億利潤
非車務收入獨立計算,加價賺到盡好合理?
如果負責做九巴的廣告的Roadshow要把其利潤都計到九巴收入一部分,
那麼負責做城巴新巴的廣告之公司(如Buspak,Buzplay)的利潤又是否都需要計到城巴新巴收入的一部分?
如是的話,有望為大家帶來更多優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