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_ayu 發表於 2006-3-20 09:44

原帖由 Eddie 於 2006-3-19 21:34 發表
九龍灣/黃大仙/荃灣有7成以上真係有D懷疑
相信全港只有羅湖呢個車站有10成佔有率:lol


龍翔道大部分為新界特快線,
入到黃大仙心臟的3C/9/113唔係行車時間驚人就係班次疏落,
黃大仙人過海/彌敦道首選一定係地鐵,
從其長時間龐大人流量已可看出

九龍灣大部分地方幾乎都沾不到任何特快線,
13X只到淘大且班次非密,641只係擦身而過,
地鐵佔上風不足為奇

上水/太和/大埔墟(運頭塘)/火炭有9成9(即係10成),
睇下有乜出市區巴士就知

hk_ayu 發表於 2006-3-20 09:57

原帖由 kingprowm 於 2006-3-20 00:26 發表


馬鞍山的道路網不見得很成功, 除 681 外, 條條線都經亞公角街,
而老隧, 獅隧, 日日塞車, 但馬鐵的佔有率看來並不高 !


經亞公角街同行馬鞍山路時間上相差無幾

小小的馬鞍山就西有西沙路,東有馬鞍山路駁出去,
當年就曾被人詬病太多公路浪費資源,
宜家更有繞道又坐擁兩隧優勢,
巴士在馬鞍山幾乎行直線就上公路,
同將軍澳差天共地

hk_ayu 發表於 2006-3-20 10:01

原帖由 epsilon 於 2006-3-20 00:07 發表
好彩你仲睇得出你被我引用果句說話有幾荒謬


唔覺有幾荒謬,
限制巴士及道路網擴展的確有助減低路面交通需求

洛杉磯係一個全球引以為鑑的失敗例子,
高速公路網密集式過度發展,
導致路面交通需求一直高企,
公共交通出現零需求,
產生高度污染

政府近年希望改善,
但由於高速公路網過度密集,
城市沿高速公路出入口發展,
已令公共交通冇可能發展,
一發不可收拾

[ 本帖最後由 hk_ayu 於 2006-3-20 10:23 編輯 ]

hk_ayu 發表於 2006-3-20 10:11

原帖由 exspeed 於 2006-3-19 23:16 發表


道路網除左應付客運, 仲要應付貨運
同其他經濟活動架.....

真係荒謬 !!!


講得岩!
所以客運更應該以鐵路為主,
騰出空間應付貨運同其他經濟活動

在政府唔夠力度限制道路網客運時,
"成功的鐵路線需配合不成功的道路網"係絕對正確

世界上大部分以鐵路為主的城市如倫敦/東京/巴黎都係不成功的道路網

marioso 發表於 2006-3-20 12:05

原帖由 waichiu 於 2006-3-20 09:18 發表

將軍澳唔係到內地及貨櫃車必經之路, 所以道路網不及新界西,
政府可以容忍將軍澳塞車, 但唔可以容忍新界西至貨櫃碼頭塞車!
所以當新界西主幹將會飽和時之前, 政府係會起新路, 令到唔會塞車!
不過將軍澳都算係一個大部分泥頭車同垃圾車必經之路呢- -

jrfung 發表於 2006-3-20 13:54

兩鐵合併,似乎只是對政府有好處,有資金收益,而對搭客和員工不見會有好處,以地鐵機關算盡的性格,對待中下層員工,絕對比九鐵刻薄,票價上除了有學生優惠外,不見得票價勝於九鐵。

再者,九廣輕鐵這麼不符合成本效益的東西,地鐵管理層入主,分分鐘會將其廢止,新界西北由巴士取代。

以地鐵十足十九巴的性格,以本傷人的月票也難以維持下去,更加不要望車費下調,別忘記地鐵在車務上的虧蝕的。

waichiu 發表於 2006-3-20 17:05

原帖由 jrfung 於 2006-3-20 13:54 發表
兩鐵合併,似乎只是對政府有好處,有資金收益,而對搭客和員工不見會有好處,以地鐵機關算盡的性格,對待中下層員工,絕對比九鐵刻薄,票價上除了有學生優惠外,不見得票價勝於九鐵。

再者,九廣輕鐵這麼不符合 ...
合併後的地鐵會有新的營運協議, 例如可加可減機制, 不可能停止服務!
如果停止一些路線服務, 政府係有權接管的!
至於輕鐵問題, 佢可能會建議政府Cut在D長線, 只做短線接西鐵, 以地鐵的性格,
一定會加快接西鐵的車程, 減少轉車時間, 好可能有D改為架空都唔定, 做到快速接駁西鐵,
而遠離西鐵的地可就可能加個$2站

marklam 發表於 2006-3-20 18:36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3-20 09:57 發表



經亞公角街同行馬鞍山路時間上相差無幾

小小的馬鞍山就西有西沙路,東有馬鞍山路駁出去,
當年就曾被人詬病太多公路浪費資源,
宜家更有繞道又坐擁兩隧優勢,
巴士在馬鞍山幾乎行直線就上公路,
同將軍澳差天共地

如果經亞公角街同行馬鞍山路時間上相差無幾,
部分馬鞍山居民都不會對九巴馬鞍山線加以鞭撻吧。
不要忘記亞公角街有巴士站而馬鞍山路是沒有
巴士站的。

marklam 發表於 2006-3-20 19:04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6-3-19 22:51 發表


成功的鐵路線需配合不成功的道路網
新界西道路網大幅改善
才是西鐵的致命傷
如果大欖隧道、屯門公路日日塞車
我才不相信西鐵不能達到三十萬客量

看來你埋怨西鐵生不逢時。

講真如果當時政府早於八十年代,把
興建輕鐵的金錢來興建西鐵(或者以前叫
的西北鐵路),沒有說59,61A等當時區內線,
連59M,60M,68M等線的命運與現時的
72A,73,73A線一樣。無需出動月票,甚至
車費比巴士高一樣客似雲來。

西鐵決定上馬時,新界西早已發展成熟,
要找一個人流集中點設鐵路車站是不容易。
不像東鐵般,早於戰前便落成,政府要發展
沙田,大埔等新市鎮時,在鐵路車站附近發展市中心,
並廣建住宅,居民遷入時已有鐵路前往,再加上
巴士線不多,他們會以鐵路出入。儘管道路網
及巴士線有所改進,他們早已習慣以東鐵出入。

可能您會埋怨新界西的運輸並未完全以鐵路
主導,但試望北區,大埔。基本上他們都是
依賴東鐵出入。尤其是北區,十年前只有一條
70X比較像樣的對外巴士線。現在儘管有多條
對外巴士線,但上水以至粉嶺,大埔居民出入市區,
依然以東鐵為首選,原因與TVB的慣性收視一樣。

一句講晒,新界西為巴士優勝,新界東則以鐵路
優勝,當大家扯平。更何況新界西的荃灣都
不是巴士主導呢。

mmlcs36 發表於 2006-3-20 19:51

頁: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兩鐵合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