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113# 的帖子
他 表 示 , 若取消 第 692 號線後 ,港 鐵 服務 發 生嚴 重事 故 時, 九 巴會 考慮 提
供如 第 692 號 線的 過海 巴 士服 務 ,作 應急 之 用。
考慮姐,又無話一定開;P ;P ;P 其實過海...觀塘來講都仲有好多方法...
觀塘去北角既渡輪....
我果日就係用呢個方法,由北角起,45分鐘就返到觀塘市中心... 原帖由 053h4 於 2013-12-18 15:1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數就唔係咁計LOR, 一日六千人叫少啊
一日派6~7架車, 全日一車日均乘載約一千人左右
好過唔知幾多隧道線啦
93A/95M合併, 你計下日均乘客幾多人, 同收入幾多先啦 798 全日派車 7 部,平均每車一日載少於 850 人;
93A/95M 全日派車 11 部,平均每車一日都載超過 780 人,
但係 93A 收 $0.5/km,95M 收 $0.68/km,798 收 $0.37/km 仲要每單俾 $58 隧道費,收入就一定係收貴得既 798 多,但邊條線盈利高,我唔夠膽講,不過好可能係里數低得多但收費近倍既 93A/95M。
我一向認為, 企鐵路20分鐘左右係乘客首選
因此從來唔認為青山道去觀塘有需求, 40改特快, 觀青無直通都合情合理
巴士要有客, 就係針對20分鐘過外的鐵路市場, 而全程行車時間控制在一小時內
而家296A, 98A好多人都指出係做轉乘
短途線, 好似796A, 796S等CUT完全係合情合理
九巴都係做轉乘為主
呢個只係「你認為」。
鐵路車程長過 20 分鐘既區段,除非巴士係必定有位,否則始終係鐵路優勝,尤其將軍澳隧道道路情況好差令到巴士行車時間同班次都不穩定。
296A 係咩境況我唔敢講,不過 98A 轉乘客同全價客比例真係只係一半半。
98A 如果主打轉乘, 根本就無需要行上山
98A 隧道特車都可以轉乘,但出單層。
297亦唔需要全日行九龍灣
九巴想夜晚飛九龍灣,區議會反對。
692/690亦唔需要行北角同港鐵20分鐘內的優勢區間搶客, 改特快先係正路
692P 飛左北角但客量得 3 成,690P 回程飛左北角但只能快 690 少於 5 分鐘結果都係取消;
692 九巴新巴 5-6 年前就想改上東廊,區議會反對。
603成功部份原因都係因為呢個道理
603 成功最主要原因係因為藍田山上唔近港鐵,要轉車;
而且 603 可以直飛灣仔係因為山上路段有 690 包底經銅鑼灣。
98C 亦根本夠客全日拆兩條, 去縮短行車時間
98C 依家非繁忙時間係剛剛好,但根本就唔夠車去分拆,依家繁忙時間都只係靠拉疏 98A 同搵 N121 柯打去行先開到 98S,
而且依家 98C 繁忙時間係唔夠載,加班都無車根本無資源分拆。 原帖由 3ASV174 於 2013-12-18 23:0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798 全日派車 7 部,平均每車一日載少於 850 人;
93A/95M 全日派車 11 部,平均每車一日都載超過 780 人,
但係 93A 收 $0.5/km,95M 收 $0.68/km,798 收 $0.37/km 仲要每單俾 $58 隧道費,收入就一定係收貴得既 798 多,但邊條線盈利高,我唔夠膽講,不過好可能係里數低得多但收費近倍既 93A/95M。
無意冒犯,但這個計法確有draw錯conclusion之嫌
根據798的行車資料,平均時速是24.9km/h
而95M以及93A的平均時速分別是15.3km/h和14.1km/h
所以93A/95M的人工成本會遠遠超出798個數
而根據過往的討論,跑公路的油錢比短途線高出不少
正因為此,很多短途線的盈利並沒有長途線高
所以找798跟93A/95M比並非fair comparison
呢個只係「你認為」。
鐵路車程長過 20 分鐘既區段,除非巴士係必定有位,否則始終係鐵路優勝,尤其將軍澳隧道道路情況好差令到巴士行車時間同班次都不穩定。
296A 係咩境況我唔敢講,不過 98A 轉乘客同全價客比例真係只係一半半。
其實港鐵的優勢遠不及你想象中大
由其長途點對點路線,港鐵要站站停
只要路線頭尾不要太兜,很容易給乘客直接的感覺
另外,98A轉乘客與全費客佔一半半的原因是山上客用來轉地鐵
並不代表巴士長途沒吸引力
98A 隧道特車都可以轉乘,但出單層。
利用98A隧道特車指出山下轉乘沒客簡直是大錯特錯
98A特車走線到寶仁樓才調頭走,幾本上比上山還慢(由其隧道會塞車)
該幾班特車在山下知名度接近0
無人搭並不令人驚訝
692P 飛左北角但客量得 3 成
692P在調景嶺開,平時692有坑口客頂住,692P無,是低客量的一大原因
不過我都認同你,692P現階段生存空間的確不大,留住條線已經好好 原帖由 castanopsis 於 2013-12-19 00:1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利用98A隧道特車指出山下轉乘沒客簡直是大錯特錯
98A特車走線到寶仁樓才調頭走,幾本上比上山還慢(由其隧道會塞車)
該幾班特車在山下知名度接近0
無人搭並不令人驚訝
依點我有保留,係 02 年地鐵通車前,依 93A 同 98A 特車知明度極高,
98A 特車仲要打爆到落隧道(以前隧道無咁塞,車程可接受)。
知名度低係因為太多新居民一住搭開港鐵,仲要 Cut 剩早繁幾班,邊有人會坐。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3-12-19 00:3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依點我有保留,係 02 年地鐵通車前,依 93A 同 98A 特車知明度極高,
98A 特車仲要打爆到落隧道(以前隧道無咁塞,車程可接受)。
知名度低係因為太多新居民一住搭開港鐵,仲要 Cut 剩早繁幾班,邊有人會坐。 ... 我都好奇怪點解會有人話「98A 特車知名度低」,
遠古年代 98A 特車比普通班次更多人搭,只不過後來將軍澳線通車,寶達邨全面入伙,秀茂坪重建完成,再加上 93A/95M 被大幅減班兩三倍,將o的客推晒俾 98A,
普通班次山上客比例先至咁高。
以前 98A 都係去到寶豐路就入隧道,消防局一段經隧道的特別車係 93A,
不過將軍澳線一通,93A/98A 特車、298B 同 102/102B 客量全部都暴跌,298B 更加瓜柴,98A 特車同 93A 特車少客減班合併先變成依家咁樣,最後都係太少客先出埋單層,後來仲要拉埋去牛頭角拉客。
98A 特車係因為無客先變成依家走線,唔係變成依家走線先無客。
另回 #175,比較 93A/95M 同 798 收入的人並不是我,
我只係指出每車乘客量不足以證明 798 盈利能力較高,我舉其他因素都係證明根本比較唔到結論,請爬文。
不過我想指出 #175 有一個極大的誤解,就係平均車速快慢同車長人工成本完全無關係,人工資出係跟工時固定,基本上出一個車長人工就係固定數,
碌車至同車手人工成本係無分別。
至於比較每條線平均車速,話公路線用油少成本低,我不同意,一來從來都係公路線先會有「補油」呢件事,明顯跑足一日秏油量係會較高,只係平均每公里油耗可能會故少,
二來九巴路線普遍休息時間較長,非繁忙時間 93A 同 798 一樣都係每 20 分鐘放一架車出黎,但 93A 係放架車出黎跑 9.4km,798 係放架車出黎跑 27km,
95M 最疏時段係 25 分鐘一班車行 <25 分鐘一單,即係基本上 2 架車都夠跑,等於另外 2 架車係零油耗;相反 798 出 6 架車係要全日跑不停的,所以根本都一樣比較唔到。
[ 本帖最後由 3ASV174 於 2013-12-19 01:17 編輯 ] 原帖由 3ASV174 於 2013-12-19 01:1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另回 #175,比較 93A/95M 同 798 收入的人並不是我,
我只係指出每車乘客量不足以證明 798 盈利能力較高,我舉其他因素都係證明根本比較唔到結論,請爬文。
不過我想指出 #175 有一個極大的誤解,就係平均車速快慢同車長人工成本完全無關係,人工資出係跟工時固定,基本上出一個車長人工就係固定數,
碌車至同車手人工成本係無分別。
至於比較每條線平均車速,話公路線用油少成本低,我不同意,一來從來都係公路線先會有「補油」呢件事,明顯跑足一日秏油量係會較高,只係平均每公里油耗可能會故少,
二來九巴路線普遍休息時間較長,非繁忙時間 93A 同 798 一樣都係每 20 分鐘放一架車出黎,但 93A 係放架車出黎跑 9.4km,798 係放架車出黎跑 27km,
95M 最疏時段係 25 分鐘一班車行 <25 分鐘一單,即係基本上 2 架車都夠跑,等於另外 2 架車係零油耗;相反 798 出 6 架車係要全日跑不停的,所以根本都一樣比較唔到。
特車個議題上的確我錯,我亦無謂爭辯
但盈利能力上我仍然不明白為何你覺得平均時速與人工成本無關
爬一爬文,上面的討論主要使用‘每公里收費’以作衡量盈利的方式
理所當然,我們會考慮‘每公里成本’來分析一條線的盈利
固然人工是fixed cost,但當人工spread落每公里的時候,個數就會有分別
一條平均時速慢的路線,行一公里會相對上慢
換言之,行每公里個人工支出會較大
另外,每公里油錢支出也與行車時間有一定關係
舉個例,開著部車用半個鐘行一公里一定會比用兩分鐘行一公里用得多油
如果行車時間跟一條路線的油錢/人工沒有關係的話
一條行車里數1公里 行車時間1小時 每公里平均$4 的路線就會變線皇
另外,我上面說的油錢是指每公里油錢而非總油量
公路線要補油是因為條線跑得多公里,同時每一單比市區線收多幾次‘每公里收費’
正因為此,每公里收費雖然被巴士迷界廣泛使用
其實並不反映一條線的是否容易賺錢
因為實際上反映巴士營運的是 每公里收費:每公里成本 個ratio
93A/95M每公里收費高,但因行車速度問題而每公里成本較高
798每公里收費低,但因行車速度問題而每公里成本較低
根本就難以憑每公里收費draw 93A/95M好過798個conclusion (當然亦不能因為成本而說798>93A/95M)
[ 本帖最後由 castanopsis 於 2013-12-19 22:22 編輯 ] 原帖由 castanopsis 於 2013-12-19 22:2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特車個議題上的確我錯,我亦無謂爭辯
但盈利能力上我仍然不明白為何你覺得平均時速與人工成本無關
爬一爬文,上面的討論主要使用‘每公里收費’以作衡量盈利的方式
理所當然,我們會考慮‘每公里成本’來分析一條線的盈利 ... 我個結論咪就係話比較唔到囉,朋友。:L
回復 178# 的帖子
其實係可以大約計到毎部車毎日淨賺以每公升油行到約 1.85公里計,每公升約柴油12蚊
大約6.5蚊一公里,人工大約$600蚊一日計
以95M計,毎日2800人,4部車,毎部700人
毎部車16轉=16*6.9*2km=220.8km
220.8km*$6.5=$1435.2
支出大約1435.2+600*2=2635.2
收入700*4.7=$3290
3290-2635.2=毎日毎車都有$654.8入到
一個月毎車有$19644賺到
又當毎車毎月用$10000做維修,毎車毎月都賺到$9644
咁95M毎月都賺到$9644*4=$38576
如果條條線都有人咁幫手計,九巴重驚過你;P;P;P
[ 本帖最後由 GA6072 於 2013-12-19 23:53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