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053h4 於 2013-12-18 15:12 發表 
數就唔係咁計LOR, 一日六千人叫少啊
一日派6~7架車, 全日一車日均乘載約一千人左右
好過唔知幾多隧道線啦
93A/95M合併, 你計下日均乘客幾多人, 同收入幾多先啦 798 全日派車 7 部,平均每車一日載少於 850 人;
93A/95M 全日派車 11 部,平均每車一日都載超過 780 人,
但係 93A 收 $0.5/km,95M 收 $0.68/km,798 收 $0.37/km 仲要每單俾 $58 隧道費,收入就一定係收貴得既 798 多,但邊條線盈利高,我唔夠膽講,不過好可能係里數低得多但收費近倍既 93A/95M。
我一向認為, 企鐵路20分鐘左右係乘客首選
因此從來唔認為青山道去觀塘有需求, 40改特快, 觀青無直通都合情合理
巴士要有客, 就係針對20分鐘過外的鐵路市場, 而全程行車時間控制在一小時內
而家296A, 98A好多人都指出係做轉乘
短途線, 好似796A, 796S等CUT完全係合情合理
九巴都係做轉乘為主
呢個只係「你認為」。
鐵路車程長過 20 分鐘既區段,除非巴士係必定有位,否則始終係鐵路優勝,尤其將軍澳隧道道路情況好差令到巴士行車時間同班次都不穩定。
296A 係咩境況我唔敢講,不過 98A 轉乘客同全價客比例真係只係一半半。
98A 隧道特車都可以轉乘,但出單層。
九巴想夜晚飛九龍灣,區議會反對。
692/690亦唔需要行北角同港鐵20分鐘內的優勢區間搶客, 改特快先係正路
692P 飛左北角但客量得 3 成,690P 回程飛左北角但只能快 690 少於 5 分鐘結果都係取消;
692 九巴新巴 5-6 年前就想改上東廊,區議會反對。
603 成功最主要原因係因為藍田山上唔近港鐵,要轉車;
而且 603 可以直飛灣仔係因為山上路段有 690 包底經銅鑼灣。
98C 依家非繁忙時間係剛剛好,但根本就唔夠車去分拆,依家繁忙時間都只係靠拉疏 98A 同搵 N121 柯打去行先開到 98S,
而且依家 98C 繁忙時間係唔夠載,加班都無車根本無資源分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