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ngmok 發表於 2006-4-25 14:44

tcl k-train係唔係今日正式載客

之前聽版友講話4月25號即今日正式載客
有冇呢回事呢?唔該

tonyng 發表於 2006-4-25 14:48

原帖由 winningmok 於 2006-4-25 14:44 發表
之前聽版友講話4月25號即今日正式載客
有冇呢回事呢?唔該

不是。TCL K-Train現時仍在試車階段,最快於5月份才投入服務。
另外,根據地鐵的資料,第二列新車將暫定於6月份投入服務,
第三及四列將於第3季(7月至9月之間)投入服務。

BL69 發表於 2006-4-25 14:50

隔離版話因為訊號系統問題,
今日只會安排以「不載客」型式,在編定班次之間加插試車行走
(照常停站不過唔開門)

UCR683 發表於 2006-4-25 17:18

還有一個原因,是某消息靈通人士在數月前,引述在地鐵車廠工作的同事說的:
K-Train 車身闊度,比CAF製列車多闊 18mm(約半吋),
去到車站月台、車廠室內停放區,甚至是洗車機都不能通過,因為會刮花車身。
結果月台邊緣要磨邊、洗車機重新組裝等來遷就K-Train。

PB602 發表於 2006-4-25 17:35

原帖由 UCR683 於 2006-4-25 17:18 發表
還有一個原因,是某消息靈通人士在數月前,引述在地鐵車廠工作的同事說的:
K-Train 車身闊度,比CAF製列車多闊 18mm(約半吋),
去到車站月台、車廠室內停放區,甚至是洗車機都不能通過,因為會刮花車身。
結果 ...

18mm的工差,我認為絕不能接受。究竟是地鐵提供的數據有問題,還是韓國方面
的誤差?如果事件屬實,因此而要「磨邊」,則反映地鐵在訂購車輛的過程中存
有嚴重問題。

UCR683 發表於 2006-4-25 17:56

原帖由 PB602 於 2006-4-25 17:35 發表
18mm的工差,我認為絕不能接受。究竟是地鐵提供的數據有問題,還是韓國方面
的誤差?如果事件屬實,因此而要「磨邊」,則反映地鐵在訂購車輛的過程中存
有嚴重問題。
同樣的情形,早在2002年出現在本來應行將軍澳線的K-Train。
又是因為K-Train車身闊度多出18mm,結果要磨掉觀塘線月台的邊緣,以免K-Train滿載時停站,
車門開啟後撞向月台邊緣,磨損K-Train車門底部。

cs8687 發表於 2006-4-25 18:05

原帖由 UCR683 於 2006-4-25 17:18 發表
還有一個原因,是某消息靈通人士在數月前,引述在地鐵車廠工作的同事說的:
K-Train 車身闊度,比CAF製列車多闊 18mm(約半吋),
去到車站月台、車廠室內停放區,甚至是洗車機都不能通過,因為會刮花車身。
結果 ...

咁TCL K-Train開門果陣會有撞到幕門既可能嗎?

UCR683 發表於 2006-4-25 19:14

原帖由 cs8687 於 2006-4-25 18:05 發表
咁TCL K-Train開門果陣會有撞到幕門既可能嗎?
去過西班牙列車製造商CAF的網站,得知東涌線CAF列車的闊度為 3096mm。
故CAF列車開門時,不會撞到月台幕門。

500 發表於 2006-4-25 19:37

原帖由 PB602 於 2006-4-25 17:35 發表


18mm的工差,我認為絕不能接受。究竟是地鐵提供的數據有問題,還是韓國方面
的誤差?如果事件屬實,因此而要「磨邊」,則反映地鐵在訂購車輛的過程中存
有嚴重問題。

正如我係另文所講,鐵路車輛之所以要以mm單位黎追求其尺寸準確度的原因正正在此。
令人想不到的,是地鐵再次犯上同樣錯誤……

一間目標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鐵道公司竟可犯上這個基本上無法令人相信的錯誤(各公司之中必須follow,位於買車checklist苜屈一指的基本要嚴守事項),
唔寫個「服」字俾地鐵就對唔住自己!

18mm的公差?!So much for 地鐵出spec果條友或韓國廠啦。:lol
其他地方係從未聽過呢回事的……:Q

[ 本帖最後由 500 於 2006-4-25 19:41 編輯 ]

cs8687 發表於 2006-4-25 19:47

原帖由 UCR683 於 2006-4-25 19:14 發表

去過西班牙列車製造商CAF的網站,得知東涌線CAF列車的闊度為 3096mm。
故CAF列車開門時,不會撞到月台幕門。

你唔解了,我係問Rotem製TCL列車闊過CAF製TCL列車

舊車(CAF)開門唔會撞到幕門,咁新車(Rotem)開門會有撞到幕門既可能嗎?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tcl k-train係唔係今日正式載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