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貧富差距明顯,中高檔餐廳的消費同基層食的餐廳可以係 $70 per head vs $20 per head,去過幾間本地餐廳都係網上有推介話衛生唔錯,去到有部分更加係半開放式廚房,見到顧客階層都係中產印度人,會注意衛生情況。街邊檔就試過參加 local tour 期間,導遊兼司機請我飲街邊檔的 Masala Tea,印度人似乎好鐘意做做下野飲一小杯熱騰騰的 Masala Tea,不過 Masala Tea 的溫度去到 80-90 度,飲完都係冇事的。
ATA 係打錯,實際係凌晨 12 點幾到,比 STA 遲少少。我都有留意到印度的國際航班時間不人道,亦都研究過原因,發現有幾大原因做成。第一係時區問題,印度比香港慢 2.5 hrs (UTC+5:30),令到歐洲飛印度的航班,因為要遷就大部分歐洲機場都有 curfew 的限制,以及配合 North American Connection,歐洲航空公司要推高 aircraft utilisation rate 就會將印度航班編排為清晨抵達歐洲主要機場,就令到絕大部分印度飛歐洲航班要在 1:00 AM-2:00 AM 時間起飛。另一方面 ME3 的 Westbound AM banks 係設定在 7:00 AM from Hub,換言之從印度起飛的時間大約就 3:00 AM-4:00 AM。最後就係 Asia-bound,大約 5.5 hours 的飛行時間,令到 red-eye 去亞洲幾乎係必然之選,所以又變左集中在 11:00 PM-2:00 AM 在印度起飛,配合 inbound flight 就會有 inhumane h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