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兩岸三地巴士 (B4) 【正圖】中國E2車頭圖
開啟左側

【正圖】中國E2車頭圖

[複製鏈接]
kychung 發表於 2006-6-2 13:1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500 於 2006-6-2 04:45 發表
終於俾我查到AIMS係邊間廠的出品了,原來係東芝。
仲要玩到ethernet + token ring / bus (故障即時切換付)……暈……


唔使暈住
雖然上個sem讀computer network又真係讀到幾頭暈下

可能對於鐵路黎講
要implement呢種技術係真係大膽D
不過其實呢樣野本身係一樣已經發展得好成熟
通街都有ge技術
ethernet protocol同token ring switching呢D都係open architecture
要搵相關ge現成source code話都無咁易
即係其實響傳送數據方面唔使落太多功夫去開發
硬件方面
一張LAN card都係幾廿蚊
一條shielded twist pair(簡稱LAN線)都係十零廿蚊
點都好過又要額外成本去開發埋呢D野

用呢D現有ge成熟技術
全抽車搭個行 bus topology ge LAN 出黎
每卡部PC落去
只要設計一張專係用黎連接車卡內各系統ge PCI插卡插落PC底板度
(再唔係就整個專用ge router都得)
咁就可以構成TMS ge骨幹出黎
軟件開發方面又可以用周圍都有ge開發平台(Turbo C++/Borland C++/Visual C++/Dev C++.......)
如果要行埋OS
用linux又穩定又可以度身訂造又唔使錢買licence
咁就可以整到個快靚正ge TMS出黎
(以上純屬小弟自己ge構想)
南粵急行 rail.kychung.com
Hinata 發表於 2006-6-2 15:05 | 顯示全部樓層
OT:
樓上長白山果幅相入面,連同左面部東風11都係做緊試驗工作
 樓主| 500 發表於 2006-6-2 17:5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ychung 於 2006-6-2 13:15 發表


唔使暈住
雖然上個sem讀computer network又真係讀到幾頭暈下

可能對於鐵路黎講
要implement呢種技術係真係大膽D
不過其實呢樣野本身係一樣已經發展得好成熟
通街都有ge技術
ethernet protocol同 ...


Very good, you're not too far from the point.

雖則係講緊工業用系統,車上係需要用一張張的system card,
仲要有LONWORK/RS-485以進行device control等。

而宜家的發展方向係係車上提供上網及收發電郵的功能。(ground - train,via do-PA網)
車廂間的連接都仲係用返一般重重的jumper cable連埋插頭。(銅線系)
或連同使用光纖系統一齊黎做野。

仲有,由於鐵路環境係有大量的EM noise,故此其開發成本想平都難lu。

OS方面,linux的長處(唔易死機)正正係TMS呢類onboard mission critial system的必要條件。
不過,根據JR東的開發現狀同vision,其係想每位乘務員帶一部可以上網的pda(睇過相,
係hp近期的model),將乘務員要帶的ic card(張卡包含乘務員用的timetable同列車的status log)取代。

要與列車tms同步做active sync的話,車上的console系又會有翻天覆地的轉變……

日本車上距離B-network的日子已經唔遠,歐洲陣營真係要努力啦……
kmb3asv3 發表於 2006-6-5 11:2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Found another pic of the entire 8-car set.

The 7th carriage (or 2nd depends which end you talk about) has single windows similar to those on the original E2 series, is that a first class or business class carriage?

And what are those silver ducting (?) on the roof of the leading carriage closer to the foreground?

Pic found from Here
Pic of China E2-1000

[ 本帖最後由 kmb3asv3 於 2006-6-5 13:29 編輯 ]
超智能巴士 Super-Intelligient Bus
 樓主| 500 發表於 2006-6-5 12:5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mb3asv3 於 2006-6-5 11:24 發表
Found another pic of the entire 8-car set.

The 7th carriage (or 2nd depends which end you talk about) has single windows similar to those on the original E2 series, is that a first class or busi ...


Using the Japan side classicification method of E2 series, should 1 end have the open nose for coupler, there should have the largest car number.

Cars with single windows should be treated as first class carriage.(7 car in China E2 case)

The sliver ducting or something like that might be the antenna.
Also please noticed that 1 pantograph was used, oppsite to Japan side 2 pan which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us cable running overhead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feding method between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 本帖最後由 500 於 2006-6-5 12:53 編輯 ]
kmb3asv3 發表於 2006-6-6 21:16 | 顯示全部樓層
唔開新文喇, 再加o野...
友板有板友錄左段試車片...

個pantograph好高同好大支, 肯定唔係日本E2那款.
唔知500兄有無更多technical的資料可以分享下呢?

這裡下載

原文 在此

[ 本帖最後由 kmb3asv3 於 2006-6-6 23:17 編輯 ]
超智能巴士 Super-Intelligient Bus
89B 發表於 2006-6-7 00:0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500 於 2006-5-31 11:32 發表


邊個叫歐洲陣營的高速emu只有ICE一家?仲要遲過日本先有果隻wor……

想吸收人地技術,當然要去找專門家度買野啦……
唔通找個唔熟ge黎咩……


歐州高鐵陣營中最先擁有高速EMU/振子技術的是意大利Pendolino,
只不過意大利一直低調發展,不學TGV般攞D技術出來"威"

而德國到發展ICE-3才轉為EMU型式
世界火車/巴士站巡禮2015 復活
 樓主| 500 發表於 2006-6-7 02:3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89B 於 2006-6-7 00:02 發表


歐州高鐵陣營中最先擁有高速EMU/振子技術的是意大利Pendolino,
只不過意大利一直低調發展,不學TGV般攞D技術出來"威"

而德國到發展ICE-3才轉為EMU型式


Pendolino?之唔係英國的APT tiliing 技術再加快意本身的成果混合物law。

當年英國國鐵試果抽APT時,以當年的時點黎講,其本身的致命缺憾:
feedback 慢(陀螺儀性能問題)、易壞的油壓SERVO(新開發,未夠service proven)等迫使BR提早將APT計畫埋單。
而營業運轉而只係做到4日咁大把,真係威law……

之後意大利的快意(Fiat Ferroviaria)向英國果邊買入呢種forced tilting技術,並將其ETR 401的缺憾一一改良後。
推出ETR 450系,並生產出不少衍生形式。但最終Fiat亦比Alstom收購……

德國?佢ge ICE-TD根本上係失敗/令西門子失禮之作!原本2000年就應投入服務,但其制動問題將投入時間推後1年。
第一年服務又比車上的軟件及維修問題困擾,卒之又搞到2002年先叫冇事行得吓啦……
點不知其中一抽因傳動軸脫落問題而出軌!最終佢地整好後,DB拒絕收回果咋車!

呢抽野?真係歐洲陣營中經典中的經典law……

歐洲有邊間公司係真正由頭到尾一手一腳咁成功做過一抽功能正常的振子?
有ge……瑞士果抽ICN(SBB RABDe 500)咪叫小問題 law!
Class 390 都ok架……如果佢唔係俾人話佢過重的話……

睇返日本的振子發展,由試驗車591系到381系的開發中,雖然唔可以話無風無浪,但比歐洲黎講,條路係平坦得多……
而日本更是全世界第一度有振子DMU的地方。連澳洲都要用佢的技術就知乜事啦,各位……

我唔係想話睇死歐洲,但佢地的track record實在好睇到不敢恭維……
 樓主| 500 發表於 2006-6-7 03:1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mb3asv3 於 2006-6-6 21:16 發表
唔開新文喇, 再加o野...
友板有板友錄左段試車片...

個pantograph好高同好大支, 肯定唔係日本E2那款.
唔知500兄有無更多technical的資料可以分享下呢?

這裡下載

原文 在此


從有關片段睇到車頂有2支電弓,之不過正如我上便所講一樣,行車時只會升一支黎行。
由佢的size推斷,似係中國幹線型車所用的貨色。(200km/h集電力學對應就一定啦)

至於果邊有人話700系比E2-1000好的話,我個人敢說E2-1000的車身設計遠比700系優勝得多。
只係係普通等車卡使用大窗的決定,就知東日本公司對車身的振動/強度model認識有幾深入同其設計方向的不同……

係長尺物體使用大型開口,若其基本技術冇返咁上下的話,係難以應付高速行車時經車身傳遞的振動。
以同等的走行速度比較的話,如果話700系強的話,倒不如話E2-1000比700系更進取好了……

4,5卡中間可以見到bus cable接線(車頂的粗電線,內含電弓從架空線收集的電力)的絕緣子,即係話佢可以以4+4形式進行維修。

唔怪得中國會同東日本買其基本design……

[ 本帖最後由 500 於 2006-6-7 03:14 編輯 ]
 樓主| 500 發表於 2006-6-13 04:2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費事開新文:

再從友板引文睇內籠相!

Here

從大陸四方廠建造的空車體黎睇,明顯地其結構明顯地與E2系有明顯的分別,因為根本唔係AL double skin……
睇黎好大機會日本製的都不會用上double skin呢種高級技術……

撞鬼……連coupler都用埋日本高鐵用貨色,睇黎8+8的出現只係時間問題。
甚至連定速按制都有埋……
只差在佢果套TMS係點唔同法及用回大陸型電弓咋……

成抽E2-1000抄o左最少67成以上。中國,你係得ge!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3 03: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