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少少疑問:
呢隻coupler係咪果D一扣好就乜都連好晒唔駛再駁線駁喉ge款式?
我見到JR東日本果D併結運轉列車果個位除左coupler之外都似乎唔見有其他線lung住
(我強調係好似見唔到有)
如果呢D車唔用番大陸本身用開果種coupler
能唔能夠咁做代表大陸無打算俾呢D車落普通線路度行?
咁又能唔能夠代表大陸ge高鐵並唔打算採用好似歐州咁有好多shared track ge形式?
(以成本黎計似乎多D shared track係可以某程度上降低建造成本
比較乎合國情
但咁做又發揮唔到高鐵ge威力
而大陸對於未來整個東部ge鐵路規劃
亦都似乎顯示佢想俾高鐵列車盡量有專屬線路)
大陸響新幹線車上用番本土電弓
又係乜野原因?貴?供電設備配合唔到?
既然佢連coupler都唔用自己用開果種
咁又點解唔一黎黎晒全套來佬野呢?
既然高鐵係一套package
咁又有無人知相關ge訊號系統係咪都係日本度買返黎?
(雖則小弟愚見
廣深線都叫做(我強調係叫做)行左200公里+15分鐘一班車咁耐
響新幹線上用番自家出品都應該唔成問題(我強調係應該)
不過行車管理ge效率上及唔及得上日本野呢?
當然用唔用得著又係一個問題)
而除左載客列車之外
大陸又會唔會引入類似yellow doctor咁ge檢測列車呢?
(對高鐵黎講保持路況良好好重要個喎)
又出左專用ge工程機車未呢?
(當然我覺得響高鐵上如果要救車ge話都應該由番載客列車去救)
anyway
果篇引文度仲有廣深線新EMU
睇落唔係exactly響瑞典行緊果隻Bombardier Regina
點解睇落好似每卡車每邊得一度門咁少ge?
(希望係我睇錯啦)
仲有一個唔係咁相關ge問題
點解linear motor呢樣野無響輪軌高速上面被應用呢?
係邊方面ge成本太貴呢?列車?路基?
(照估唔似係食電ge問題
因為而家ge linear motor技術係將要通電ge stator響車上
路軌ge rotor唔駛通電
用電量應該唔會顯著增加) |
|
南粵急行 rail.kychung.com
|
|
|
唔知Steven兄係睇過邊張相而認為佢唔係用AL double skin呢?
係空車體底架定係空車體內部果張?
我小心研究過空車體內部果張
我覺得佢唔係E2黎個喎
首先果張相裡面
車廂樓底睇落都好高下
車頂係圓ge(E2車頂大致上係平ge)
而且車身兩側係直落ge(唔似E2咁有少少弧度)
窗框亦都係方框狀(唔似E2咁係有圓角)
車皮睇落亦都唔似係鋁
我覺得呢個似係國產25型ge車身多D
我亦都 arm arm 響網上網過D關於AL double skin ge article
要裝嵌 AL double skin 所需ge技術無我想像中咁複雜
大陸要組裝咁樣ge車身應該唔成問題
我覺得大陸E2用AL dobule skin ge可能性仍然未能排除
[ 本帖最後由 kychung 於 2006-6-14 03:52 編輯 ] |
|
南粵急行 rail.kychung.com
|
|
|
原帖由 500 於 2006-6-14 06:03 發表
就算死車都好,被救援車可以係其密連上再加上一個中間轉換用的轉結器轉回自連就已經可以被機頭coup。
氣喉就當然唔會少啦……
唔係ge話,中國都可以玩專用救援車(救援機都係用返同一種密連)都得架……
呢樣當然知啦
最簡單ge做法就係預先整卡coupler卡隨時備用
要出動工程用車時就懾多卡coupler卡落去就搞掂
(當然臨時用轉結器都係辦法之一)
好似大陸付運地鐵列車咁
(聽講大陸果隻coupler同香港果隻睇落差唔多但係其實都唔compatible添
但兩者響東鐵都無因為呢樣野而發生過乜野問題
至少我唔知有)
不過我係唸
大陸E2用番日本原裝果隻coupler除左係想玩併結運轉之外
仲會有乜野implication
或者我唸多左啦
雖然我唔會expect大陸會學番日本咁整多抽好似East-i或者Doctor Yellow咁ge列車
整抽咁ge野無9位數字都應該唔駛傾
歐洲ge高鐵都唔會咁揼本啦(至少我唔知有)
但係如果打算剩係用現有ge野做盡量最少ge改造就上高鐵度ge話
我會覺得似乎有D求奇左少少
都係果句
高鐵對路況ge要求較高嘛
其實linear motor的效率只得0.6架咋。
點解?因為車上的module同trackside的reactor plate的最低距離為10 mm,而reactor plate內的eddy current loss
(唔好同我講唔知係乜)亦會因使用物料的不同(銅或鋁)而有所變化。仲未計因要就波口位而唔可能成段車路都可以
成塊plate一段過咁起的空段損失。
雖然用linear motor ge flux leakage係比較多
但係台車ge機械傳動部分減少左
亦都即係傳動時所帶黎ge friction loss都少左
而且因為基本上eliminate左打滑ge潛在問題(我強調係基本上)
所以列車都可以放心造得再輕D
(好似新幹線呢D高鐵列車響高速行走時都已經唔係靠自身重量黎製造黏著
而係好似唔少辣跑咁靠氣流黎製造向下壓ge力
對嗎?)
列車造得輕D亦都令加速所需ge力減少
呢D夠唔夠補番flux leakage帶黎ge efficiency loss呢?
(當然障礙物同軌道平整方面的確令到linear motor implement落高鐵度似乎好難) |
|
南粵急行 rail.kychung.com
|
|
|
原帖由 500 於 2006-6-15 03:46 發表
先頭曲面部份可以用傳統的骨組+鋁片或近期流行的完塊鋁板以3D立體衝壓後再以切削技術做出一塊塊的構板,最後
一次過焊接。(MIG或FSW工法)
咁Fastech 360仲會唔會有D部件係好似700系咁用人手打出黎?
(雖然直到而家為止
就算係真係響電視度睇過
我都唔敢信響已經有電腦直出車床ge技術ge時候竟然仲有組件係用人手打出黎 )
原文「從大陸四方廠建造的空車體黎睇,明顯地其結構明顯地與E2系有明顯的分別,因為根本唔係AL double skin……」
你唔係想以上句話我睇錯野啊……
無....我只係覺得貼相果位人兄有D誤導人je
而中國的鋁材商有冇本事做到中空擠壓成形加工呢?質素又點呢D問題都係必須考慮之列。
呢樣真係恕小弟唔識
除左用中空擠壓成形之外
(甚至想問:中空擠壓成形係近似響鋁板上啤汽水罐ge形式定啤膠果種injection moulding?)
要造出相同規格ge結構組件仲存唔存在其他方法(例如衝壓成形)? |
|
南粵急行 rail.kychung.com
|
|
|
原帖由 kychung 於 2006-6-14 21:00 發表
不過我係唸
大陸E2用番日本原裝果隻coupler除左係想玩併結運轉之外
仲會有乜野implication
或者我唸多左啦
想將coup車過程簡化已經係一個好理由。
雖然我唔會expect大陸會學番日本咁整多抽好似East-i或者Doctor Yellow咁ge列車
整抽咁ge野無9位數字都應該唔駛傾
歐洲ge高鐵都唔會咁揼本啦(至少我唔知有)
但係如果打算剩係用現有ge野做盡量最少ge改造就上高鐵度ge話
我會覺得似乎有D求奇左少少
都係果句
高鐵對路況ge要求較高嘛
TGV同ICE當然各有一抽以營業速度行的檢測車啦……佢地冇?講笑咩。
TGV果抽係以TGV車底改造成專用車。ICE果邊就有一抽ICE-S黎做檢測同驗收高速新線的。
ICE-S亦曾測試過JR東日本為佢而特別開發的台車,真巴閉!
雖然用linear motor ge flux leakage係比較多
但係台車ge機械傳動部分減少左
亦都即係傳動時所帶黎ge friction loss都少左
而且因為基本上eliminate左打滑ge潛在問題(我強調係基本上)
所以列車都可以放心造得再輕D
(好似新幹線呢D高鐵列車響高速行走時都已經唔係靠自身重量黎製造黏著
而係好似唔少辣跑咁靠氣流黎製造向下壓ge力
對嗎?)
列車造得輕D亦都令加速所需ge力減少
呢D夠唔夠補番flux leakage帶黎ge efficiency loss呢?
(當然障礙物同軌道平整方面的確令到linear motor implement落高鐵度似乎好難)
以E2黎講,即使其摩打的rated功率為0.9左右,但實際到其營運時速275(CVCF)時,其外部的回轉周波數的功率就只有0.8。
即係話係定速275行時的力率只有0.9 x 0.8 = 0.72左右……
好啦,如果係linear case黎講,其預想實際功率只會係0.4-0.5以內的範圍。
另外,台車因為要張成個stator掛係個frame上,而唔似係摩打咁ear hang係台車frame與車軸gearbox連接。
因為其結構複雜做成保養的難題。
如果話用o左linear後可以做輕D的話?我就唔係幾同意啦。因為宜家高鐵的車底已經掛住HVAC、變壓器、VVVF、SIV等機器。
佢地雖然係用金屬case收藏好,但係佢同reaction plate(之前打錯為reactor plate,又一鎖你)的磁氣保護距離又要再做薄D,即係
話case入便ge野要做得更加細,更加高效率,仲未計高低電力系走線、對車內的磁氣影響等設計的impact,即係又要更多資源要搞掂。
最終其成本咪又係反應係價錢牌/contract身上……
當年TGV試515時都未話要玩down force wor……
連輕到無倫的STAR21(軸重8噸,用CFRP車體)都未話用down force啊……
因為都係用緊其自身的重量加少少空氣下壓流黎保持下壓力。
就係你做到幾輕都好,係行車時車體如果發生共震的話就即表示失敗。
即使N700系的gram單位減量作戰(連室內燈都要用超光LED就知去到幾盡啦)都尚要維持平均每卡44噸的水平,
仲要保持住車內震動係可接受水平wor……
如何係錢、速度、震動、重量、嘈音、服務水平、技術開發等各種互相緊扣的問題上找到平衡點(好似某足球街機咁以
polygon radar graph咁,個area越大就係越好),先係現今鐵路業界的終極挑戰。
至今日本係呢方面係做到98分以上……(我打分ge,唔洗問點黎啦)
歐洲、中國係呢方面真係要落多幾分努力啦……
[ 本帖最後由 500 於 2006-6-15 04:45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