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ckhgc 於 2018-5-16 19:33 編輯
仲有另一個憂慮但好少人講(可能已太多其他憂慮,已講唔到咁多),就係其中一個東鐵獨家既大毒瘤,一日不除,一日仲時不時有「不停站列車即將駛經本站」、「由於等候港穗_通車駛經本站,本班列車稍作停留」呢D廣播,咁就算TGMT同R-train勁到可以無間斷開車鏈,都係收晒皮。
唔好同我拗話咩上繁南行冇蝗車,東鐵又何止上繁南行逼爆?最好野係下繁北行打仗時間,佢可以開兩班北行蝗車Z828、Z816,九龍塘站東鐵1號月台比佢攪到人流倒灌大堂係常見。12卡係咁,第日9卡,會係點環境?或者會係金鐘站同九龍塘站齊齊日日倒灌?
雖然割地洗頭鐵通車在即,但會唔會令蝗車削班(都唔講全面取消、或者趕去西九同割地洗頭鐵共軌咁理想),龜鐵態度依然係噯昧不明。如果割地洗頭鐵真係好似非獻世派講到咁差,真係唔好望佢會拉到蝗車客令蝗車削班。當然,如果割地洗頭鐵真係拍烏蠅,呢個港共,好可能用行政手段硬削蝗車班次,去幫割地洗頭鐵造數,望就咁望啦。
已經唔講D咩粉嶺golf場改公屋入多15萬人。
當然有D人可能要求好低,「上繁南行冇蝗車味得囉!唔係上繁南行,即係唔係趕返工啦!咁有乜所謂,味等多幾班車囉......」,係咁的話冇野可以討論。
|
|
最差配套 狗也不D
|
|
|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18-5-17 09:56 編輯
先假設9卡化初期仍未增購更多R-train及東鐵班次不變,由大圍出九龍的capacity理論上是由61249提升至91755,上升約50%。
現時 :23班12卡車 61249 (23 x 2663)
屯馬綫通車:23班9卡車 47403 (23 x 2061) + 24班8卡車 44352 (24 x 1848)
所以重點應着眼於:
1. 9卡車在沙田是否夠載
2. 如何在大圍站將乘客有效地分流至屯馬綫,例如加強宣傳某些車程利用屯馬綫更方便/省時/舒適。
|
|
|
|
|
問題在於東鐵是否需要在沙中線通車後即時加至29至32班。減卡後我倒不擔心大圍站不夠載,反而應該留意沙田站是否夠載。當若干年後連取消頭等/加到終極班次/加埋第10卡呢類功夫都做晒仍不夠capacity,似乎已經到了興建第二南北走廊的時候。 |
|
|
|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8-5-18 10:31 編輯
怎樣宣傳都冇用,乘客第一身經歷先最重要。
過渡期紅磡站轉車好麻煩,可以用此驅使乘客盡量不在東鐵南下:
-城河東往紅磡或尖東搭屯馬線不要轉車,往佐敦在尖東轉、往油麻地在何文田轉、往黃大仙至旺角在鑽石山轉
-北區大埔往鑽石山以東、屯馬線任何車站包括尖沙咀(尖東)、西九龍(柯士甸)在大圍轉屯馬線
唔知可唔可以在app做手腳,盡量減少在九龍塘及紅磡轉車的組合。
|
|
|
|
|
本帖最後由 admin91 於 2018-5-18 10:42 編輯
話說聽講話日本東京中央線遲啲會加兩卡Green車頭等,每部列車長度由10卡加到12卡,但係因為順便改信號系統所以預計班次依然可以維持現在每小時30班水平?
(雖然中央線車卡每卡20米長比東鐵短,中央線12卡長度應該相當於東鐵10卡左右) |
|
|
|
|
而家港鐵計啲數根本
係先射箭再畫靶,難度
大圍站就沒有乘客從東西線
轉過來南北線? 不過而家講緊
沙田以北都已經危危乎。
唔好話Apps可以建議
避開某啲繁忙嘅轉車站
不如設計到以前仲係藍田
過海咁,經過特定嘅轉乘站
有回贈(即係日後東九到新界北,
如經鑽石山/大圍轉車係有折扣,
分流一下九龍塘嘅壓力)而家睇吓
所謂嘅早鳥優惠,竟然07:15之前無份,
就知咩嘢事啦。
屯門至尖東一段
都仲叫有冷氣嘅月台
等N班車咋……所以唔好
眼紅東鐵票價偏低。
另一問題係
鬆手開巴士線輔助
都係假象,巴士公司
同運輸署向私家車屈服
嘅例子屢見不鮮。
直通車話係國策又好
「九廣」鐵路嘅歷史因素、
或其附帶利益又好,俾我就嚟
All or nothing,立即建議港鐵
停辦上水至紅磡嘅通勤服務……
因為本地段貢獻低嘛。
而家真係調整下繁北行
嘅一兩班都咁大阻力咩?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