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當初既話, 就直接起到去碼頭啦 |
|
香港科技大學(北) 91P
|
|
|
本帖最後由 aaron 於 2019-6-7 22:47 編輯
1. 九鐵1996年提交西鐵計劃書,西鐵1998年動工
2. 田北辰2001年12月24日先做九鐵主席
「如果當初田生醒目些小」,即使西鐵設計唔係好似你「認為」嘅理想設計,又關田生咩事? |
|
火車遲遲未到站
|
|
|
輕鐵就算起地底
大馬路有咁多空間起出入口?
當年元朗根本應該起多條平行的大馬路
分散人流車流同商業活動 |
|
|
|
|
本帖最後由 bam1a 於 2019-6-8 06:50 編輯
大馬路其實有個代替路段去舒緩嘅,冇估錯應該係安樂路,係元朗-朗屏下面個條
不過問題係大部分最核心嘅商業活動區段就係大馬路,而唔係大馬路後面,舒緩作用就變得差
一係就將成段路變巴士/小巴轉線,但我望個地圖,週遭環境除咗大馬路都係九曲十八灣,要改動肯定搞唔少天橋同新路引導,而且附近大廈都發展曬,幾乎冇得改
一係就將輕鐵改道,完全迴避大馬路,但迴避嘅話,就完全服務唔到大馬路呢個主要客羣
一係輕鐵天橋化,順便可以引導市民改行天橋迴避交通,咁天橋除非地基好似朗屏咁要焗住打超深樁,同會影響地下商戶
一係地下化,咁樣亦可以迴避交通,但地下化會令附近交通幾乎停頓,明掘唔得亦可能要動用TBM先可以解除障礙(但都要考慮鄰近樁柱密度會唔會受影響,仲有消防問題,仲有點都要地方去掘一段距離先可以tbm)
甚至乎車道放喺天橋/隧道而輕鐵路停係地面?而且地面做成步行區更容易帶旺週遭地方文娛同商鋪(雖然一樣容易造就啲廣場大媽搵食)但以改動成本,任何無論上者下者都係好高budget
除非運吉當道路基建咁起先好FF地下化/天橋化啦
最現實應該係未來唔會改,焗啲商用車私家車迴避大馬路
|
|
|
|
|
bam1a 發表於 2019-6-8 06:44
大馬路其實有個代替路段去舒緩嘅,冇估錯應該係安樂路,係元朗-朗屏下面個條
不過問題係大部分最核心嘅商 ...
元朗一帶好多地底溶洞,所以起地底設施只你睇地面情況係唔夠嘅。朗屏站嘅其中一條樁柱過百米深,係當時世界紀錄黎 |
|
|
|
|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19-6-8 15:42 編輯
樓主對simcity 一定好有興趣, 以為㩒個制即時起到, 所以田生要對佢任期內起好既西鐵負責... 
不過我都想知, 就當田生任內一日起好, 設計乜關佢事咩?
|
|
|
|
|
大馬路應該做輕鐵+巴士專區
行人路先有得擴寬
成個元朗規劃好奇怪
十八鄉路冇輕鐵又係咁起樓
交通接駁好差
條路未起曬樓已經塞車
大把人住又冇商場
全部人轉車買野都塞返入大馬路yoho///...
|
|
|
|
|
輕鐵承擔既乘客量係巴士既好多倍,而且負責將乘客運去西鐵站,輕鐵作為大型運輸交通工具放係市中心先係明智。靠巴士元朗交通死得啦,如果唔係有輕鐵食區內客,元朗大馬路實塞到痴線…呀唔係,依家放工時段又新街等埋站既巴士已經塞到痴線,倒塞返去yoho果邊,仲未計輕鐵吸納既乘客喎。無他,輕鐵幹客量大,上落快,巴士上落慢,雙層仲要先等上層落完車先可以再上。
將大馬路改為巴士專線,其實已經可以有效改善問題,當然只係留返輕鐵,巴士改行安樂路或者元朗南,又可以擴闊大馬路行人路、又令到巴士廢氣唔洗局住係大馬路,係最好既選擇。
西鐵定線其實問題唔大,雖然心理上屯門出九龍經元朗好似遠左,但因為西鐵開得快,其實時間上快過巴士…路線愈長效果愈明顯 |
|
|
|
|
當年係有傳說天水圍總站係依家酒店位置,但及後要落屯門所以向前左,至於用高架橋係元朗太多溶洞和會水浸。屯門段起地底成本貴和等唔切,九十年代入屯門係惡夢。政府嘅嘢,頭痛醫頭,邊會想咁遠!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