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蝕錢的部份
經一輪運算後
新巴:
平均每部巴士日成本5230
假若不加價而減少虧損,需CUT車37部
按2018-2019年計算,如要加價抵銷虧損,需加價5.78%
而2018-2019年成本比上一年度多了14.31%,假若來年成本繼續以這個百分比增加
應加價百分之20
城巴I:
平均每部巴士日成本5421
假若不加價而減少虧損,需CUT車44部
按2018-2019年計算,如要加價抵銷虧損,需加價6.40%
而2018-2019年成本比上一年度多了14.55%,假若來年成本繼續以這個百分比增加
應加價百分之20
相信新城不會走大幅CUT車之路,但小幅度CUT車在所難免
否則不CUT車不加價,下年盤數會更差
加價其實要加20%先可以改善營收,但長途線加20%的話?...短途加20%作用有限
維持現狀死得更快,但要改變,似乎亦只有緊縮一途,加價減班改善營收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呢個係按2018-2019年既結果去做推算,未有做任何FORECAST
不過問題係新城收入追不上成本
城巴2018-2019年收入比上年多6.67%
新巴就多7.48%
但成本講既係多>10%
假若情況不變,年年都要CUT車不是夢
而新城一部巴士日成本似乎都高左,都會影響D本身無錢賺既線見紅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kay 發表於 2019-12-10 08:43
呢個係按2018-2019年既結果去做推算,未有做任何FORECAST
不過問題係新城收入追不上成本
推算的時候忽略了每部巴士可帶來的收入 |
|
|
|
|
上述CUT車數係以虧損的份額來決定CUT幾多
已包括所有收入
本來都會分析埋
來年收入成本以同一百分比增長下
應該CUT幾多部車同加幾多價
但都可以有好多變數
不過一黎複雜,二黎其實比個大數最化算
要不就各CUT幾十部車,要不就加價20%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kay 發表於 2019-12-10 09:11
上述CUT車數係以虧損的份額來決定CUT幾多
已包括所有收入
咁你每架cut嘅巴士嘅每日收入有幾多? |
|
|
|
|
本帖最後由 mood1998 於 2019-12-10 10:02 編輯
2月開始免隧道費 條數都好似好差咁
過2年收返西隧條數會唔會好返d
|
|
|
|
|
咁因為隧道費係比左舊錢先
蝕錢先用黎填數
報表中隧道費基金當係成本
不過所有過海隧道都可以補貼既話
新城可以借基金條數收支平衡機會都大D
或者可以唔CUT車下,加少D幅度
上文計算無考慮呢個因素
但政府唔補貼,根本做唔到落去,日日燒錢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本帖最後由 GM 於 2019-12-10 11:11 編輯
點解新城唔開多D新錢? 開D多客線做兩繁插旗,
好似九巴270B,正正係儲備路線的代表作,儲五年先全日,將來再有車剩先加到合理班次
例如九龍城啟德去荃灣、
九龍城啟德去科學園、大埔中心、大埔工業村,以香港教育大學做終點的返工線
有車多唔去插旗 好浪費
以前又話有怡和街配額,
D港島區內線唔夠客,
就試下拉長930X,開拓高毛利線客源
新城只做幾蚊線的取態係時侯要改變
|
|
常備TCU 出行唔洗怕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