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呢條得,啟德河都得啦 |
|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0-2-26 22:33 編輯
蓄洪池除了樓下的大坑東,還有上環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啟德河河水除了來自山水/市區雨水渠外,還有來自沙田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水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揾唔返段新聞,但據悉其實東江水供應係多過水塘儲水量嘅,每年都有淡水倒咗落大海。
除非供水再無政治原因考慮,或者東江乾涸要揾出路,否則暴雨期間雨水應該唔會去返水塘掛。
幾年前唔知鏗鏘集好似講過係大潭水塘,因為日日排水變咗影婚紗相熱點,樓主你可以揾下段片或者實地考察下  |
|
|
|
|
tonychow 發表於 2020-2-27 13:12
揾唔返段新聞,但據悉其實東江水供應係多過水塘儲水量嘅,每年都有淡水倒咗落大海。
除非供水再無政治原因 ...
我都記得有講過東江水是供過於求,要將東江水倒返落海真係浪費納稅人嘅錢,但係如果靠東江水,只係靠現有香港咁多個水塘儲水能力,再加埋每年嘅降雨量,的情況又會如何?
又或者政府是否應該同東江水嘅賣家(共產黨)協調一下減少東江水供應,主力靠香港嘅降雨量同埋水塘的貯水?
|
|
|
|
|
唔靠東江水,的確唔夠香港人使用。但東江水一買就係咁多,冇得少啲。你想政府同廣東省政府傾可唔可以買少啲?FF下好啦(sad)。呢個政府,擦鞋擦到咁,畀多啲錢送上中共政府都冇話唔肯
而且買東江水係港英政府遺留落嚟嘅嘢,睇怕廣東省政府都唔會肯供應少啲
|
|
灌水無罪 腦霧有理
|
|
|
今日亦唔可能出現第三個
三面為山谷、圍封一側即可
成水庫嘅地點,現在保育需求
同遷走現民居嘅難度高得多。
|
|
|
|
|
如果今天要起水塘﹐應該會用海灣去做。
船灣及萬宜﹐就係2個例子。
但有東江水的情況下﹐沒有太大誘因去起新水塘。
反正你點起水塘﹐你都唔能夠靠雨水去提供全港的需求。
海水化淡係另一個出路﹐不過廠都未起完﹐起完都唔夠將軍澳區的用水量。
留番第二期﹐第三期.......... 先好講﹐海水化淡係香港的主要供水來源﹐可以唔向中國買東江水。
|
|
|
|
|
我補充一下建第三個海灣
水塘,純粹係唔想咁多東江水
倒落海,多個位接受固定銷售量,
而且長遠中方都可能因氣候等原因
有錢都唔賣,海水化淡並非絕無壞處。
簡單嚟講無論用逆滲透
或傳統熱力模式,始終無法
解決高濃度鹽水嘅排放,世界
多數設施都係排返落海,少數
地區會以鹽粒/礦物作為副產品
但因為佔地太廣,香港似乎難實現。
包圍住香港海域嘅都係
南中國海,唔排除類似早前
中方向本港其中一間航空公司
施壓,因為始終涉及中方範圍。 |
|
|
|
|
用幾多錢向大陸買水﹐買水量又係幾多﹐這真係老問題。
這個老問題只有2個選擇方案 :
1. 用現時的方式﹐用固定金額買固定的水量﹐香港用唔晒就你的事﹐唔會退錢。
不過﹐大陸會保證一定有水供應﹐即使有旱情都一樣﹐照樣供水比香港。
2. 按用量收費﹐你用幾多就比幾多錢。
但係﹐相同的用水量收費水平比較貴。而且大陸唔會保證供水量﹐即係大陸有旱災就可以減少供水或暫停供水。
香港同係廣東省地區﹐大陸受旱﹐香港一樣受旱﹐即係香港自己都會無水用(水塘無水)。
成日講現時用方法1﹐經常買水太多﹐令到要 "倒" 。
但係成件事又係要睇個天的安排。
如果成年雨水充足﹐香港水塘儲得多水﹐就可以減少大陸水。
相反﹐成年雨水少﹐香港水塘儲水量就自然少﹐大陸水的需求自然多。
試問有誰人可準確預測每一天的降雨量﹐再加埋社會的用水量變化﹐準確計出每一水的買水量?
水係生活必須﹐寧可花多些少錢去確保源源不絕﹐總好過你需要時﹐你想買都買唔到。
未來十至廿年﹐都好難擺脫這個買水的苦惱。
寄望海水化淡廠真係投產﹐成本又係一個可接受的水平﹐成套系統又穩定可靠。
之後再增建更多海水化淡廠﹐令到產量有一定水平﹐就可以減少依賴大陸供水﹐就可考慮用「按量買水」。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