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7-1-17 22:40 發表
兩鐵合併後,無論是東鐵過海/馬鐵過海
出中環都係跟而家一樣 (當然減了轉乘費)
要轉車的話, 一樣會吸引唔到MOS的人.. |
|
殺雞焉用牛刀?!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7-1-17 22:27 發表
在「可加可減基制」內
己清楚列明以「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及「工資指數」去決定加價或減價幅度
若果在這個極具透明度的基制之上
又要加上行政會議、立法會通過這樣的 "mechanism"
那麼這個基制 ...
根本就係個CONSUMER SURPLUS 及PRODUCER SURPLUS的問題...
加快減慢, 唔單止油公司係咁, 根本就係市場的定理, 尤其
係當CONSUMER冇乜POWER的時候....
仲有, 而家D公司, 又要控制成本, 又要賺多D, 最後咪從人工著手LAW...
曾特首帶頭咁做, 其他商業集團點會唔跟?!
都係老問題: 貧富懸殊...
講多都無謂, 還是努力點去讀書, 力爭做上等人啦... |
|
殺雞焉用牛刀?!
|
|
|
原帖由 hkbw 於 2007-1-17 22:46 發表
要轉車的話, 一樣會吸引唔到MOS的人..
也許九鐵認為,吸引羅湖至沙田站的乘客用東鐵過海,比吸引馬鐵沿線乘客過海重要。
如果我住馬鞍山,出發點係馬鞍山市中心,
如果我的目的地是金鐘地鐵站,
如果681班次在15分鐘以內,
如果唔係太趕時間,
我都寧願早點出門口搭有位坐的681,
而唔想搭要企足咁耐的馬鐵(因為我不會過幾個站企滿人都唔讓座),不論要轉車與否
而我現在住鑽石山,
不論馬鐵是直接過海還是要轉東鐵,
我都傾向以「目的地」為選擇的首要條件,
假如我要搭往中西區的巴士,只有113(車程耐)或111(要行去新蒲崗),
兩者皆要塞紅隧,鐵路仍有相當吸引力。 |
|
|
|
|
原帖由 hkbw 於 2007-1-17 22:50 發表
加快減慢, 唔單止油公司係咁, 根本就係市場的定理, 尤其
係當CONSUMER冇乜POWER的時候....
可加可減基制下
規定在工資及物價指數加起來達到一定百分比
就要加價或減價
不存在舊有基制下「加快減慢」
或者根本係「只加不減」的問題
兩鐵從來有減過價嗎?
別跟我說地鐵十送一、九鐵回程九折、西鐵九折是「減價」吧
所以兩鐵合併即時減 $0.2 - 20%
絕對係史無前例
有人還大聲疾呼「減得不夠多,不如不合併、不減價」
小市民真係多得佢地唔少 |
|
|
|
|
最重要在於:政府保鐵的作風
若果保九鐵,因是政府全資,可以說是用市民的錢賺市民的錢
若果保地鐵,因有24%是公眾持有,只會肥了這24%的人,因設立鐵路用政府的錢,浪費了不少錢,但24%的人卻買了一定賺的時代。況且一般市民若果買得起地鐵,都有翻不少錢,但加價最大影響是大眾市民。
因而,期望沙中線由九鐵全資興建(即使合併都如此),另外就是不要發展私人物業,改為社區設施,從而不要輸了市民的車費,賺了股東、地產商的錢。 |
|
|
|
|
沙中線或斬件上馬,先建大圍至紅磡線(轉自某新聞)
按此新聞
如果先起先建大圍至紅磡線,九巴85C更快可能會摺 |
|
|
|
|
對, 要摺巴士, 先可以做到為藍天打氣
85, 85A, 85b, 85C , cut cut cut cut
環保d, 先係最主打 |
|
|
|
|
原帖由 cowcow926 於 2007-1-18 19:58 發表
對, 要摺巴士, 先可以做到為藍天打氣
85, 85A, 85b, 85C , cut cut cut cut
環保d, 先係最主打
唔一定Cut既, 可能整個85系大重組 |
|
|
|
|
原帖由 daiteioh 於 2007-1-18 19:15 發表
沙中線或斬件上馬,先建大圍至紅磡線(轉自某新聞)
按此新聞
如果先起先建大圍至紅磡線,九巴85C更快可能會摺
一早應該, 土瓜灣一帶冇鐵路真係唔方便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