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arolo 發表於 2021-8-9 11:46
之前有帖講港島嗰部
低地台小巴星期一至五載客
但周六日假期就曬太陽都唔開
好明顯係應該允許低地台小巴善用其較大車身,搭載較多乘客,從而抵償其成本較高的問題 |
|
|
|
|
kay 發表於 2021-8-9 14:36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10616/bkn-20210616010016907-0616_00822_001.html
車價貴到夠買兩部普通小巴、
內文仲提到維修頻繁……唔可能豪到
常需維修而設立備用車(PSL限制數目)
即使其他乘客話加票價、令低地台小巴
普及始終有個可接受嘅限度,加返30%甚至
更高嚟抵償,就變得過咗龍。
即使用另一形式政府資助
每張用傷健人士八達通拍卡
即是傷健者仍付兩元,但背後
營運商可憑此拿額外補貼。
銀碼大政府未必想孭
金額不高誘因亦不足 |
|
|
|
|
本身車價貴﹐真係只可以靠政府的政策幫手﹐例如免首次登記 / 有條件的額外補貼(eg. 部車用夠某一定年期後有 "政府回水")
至於維修﹐真係要靠2件事。
1. 真係搵到最合適的車款﹐減少 "水土不服" 問題。
2. 當有一定數量之後﹐坊間多左人識整/有足夠的(副廠)零件供應﹐維修時間自然會縮短。
政府唔肯提供額外誘因﹐後面2件事就更加難實現。
小巴低地台化就更難實現。
成日講 X田 霸權﹐倒不如想下點解一眾車主點解優先買 X田的車。
咪係D車可靠﹐坊間整車行全部識整﹐原廠及副廠零件供應充足﹐減少無車開工的情況。
|
|
|
|
|
唔應該係誘因,而係政策90AB 413 都係要求小巴佬提供,要其他人找數咁解
你搵到架平既Benz ,但TD 再慢慢驗,再比人左右為難
政策係可以變既
|
|
.
|
|
|
唔用政策利誘加以配合﹐想小巴低地台化就更加難行。
單靠招標時﹐要營辦商提供低地台車﹐營辦商一定超hea去處理﹐步伐一定係好慢。
至於你講部benz﹐我又唔幫政府講說話﹐又唔幫車行及營辦商講說話。
只係唔係太多資料引證係政府刻意去拖延。
部車政府話部車有野要改善﹐改善完再驗。
但係營辦商及車行﹐在處理問題之上﹐他們的工作有拖延?
在後期﹐政府在區議會都係以部車要有改善﹐車行未完成驗車作出回應﹐真係唔知是否雙方都係有拖延之處了。
唔好睇到車行/營運商唔想拖延﹐最想拖延應該係營辦商。
因為他們知道部車成本高﹐出牌之後就開始計部車的保養期﹐過了保養期後就自己負責維修開支。
這條路線又係新開﹐客量唔會一開始就好高﹐要守一段時間。
為了減輕守業期的開支﹐推遲部車的出牌﹐其實都唔難理解的。
註 : 我以青衣去瑪嘉烈醫院新線來討論
|
|
|
|
|
梗係高成本架
413 果架車載得 16 但車價又貴左
載到 19 人既話,一轉隨時多 $50 落袋
所以我先話一炮過放到 24 座比佢地搵多幾個客錢
一轉多 $100,當每日跑到 5 轉就 $500
一年就 18 萬,5 年 90 萬
抵銷到部分車價上升既成本
同埋 5 轉係好少既數字黎,
如果再跑多 2 轉其實會更快回本
|
|
.
|
|
|
其實413都唔係好好做
平日20分一班
星期6 30分一班
假期60分一班
焗人買SLF似乎都影響服務水平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