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次一有路線減班總會有人話會倒走客
巴士公司只會越來越少客
但事實又係什麼情況?
內文來源運輸資料月報至今年4月
懶人包唔想睇內文就直接講結論
2021年否
2022年有待驗證
特別以屎水為例(蝕錢呻窮擺明做佢)
去年都有一大堆路線借疫情永久減班
但其實2021年屎水平均每日客量
比2020年都要高
城巴2020年每日42萬人,2021年每日47萬人
新巴2020年每日34萬人,2021年每日40萬人
翻看資料
以2021年平均數為例
屎水主要在下半年表現出色
亦反映屎水可以用更少班次去做同一件事
去到今年
1月為第5波疫情爆發前數字是最佳
去到4月都還未追上1月水平
巴士公司稍為短視傾向就快快手又永久減班
基本上是買大細
如果減班後客量可以超越1月水平
基本上巴士公司超額完成
就算不能超越1月水平巴士公司都不會輸
因為班次都已經減走了
究竟係唔駛輸定超額完成
睇多排就知答案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善水2021都減班還是正常班次,比九巴好。2022年減到不正常班次,比九巴差好多。看2022年數據,就睇到問題啦 |
|
|
|
|
本帖最後由 nchmt 於 2022-7-10 09:52 編輯
第五波疫情之後客量係咪減唔重要 重點係佢減完有冇蝕得少過冇減 |
|
|
|
|
本帖最後由 12Lane 於 2022-7-10 11:07 編輯
減班後唔需要睇總客量,載客率不變甚至高左已經基本達成目的。
亦都係所謂做細個餅,縮減服務規模。
如果有條線30分一班係蝕錢,佢變60分一班都係一樣載客率,原則上已經確定巴士公司輸少當贏。
甚至60分鐘之後載客率再跌一半,都未必差過30分一班蝕嘅錢,
加班同理,仲要未計唔載客方向/私牌成本。
加價同理,如果趕客數仲大過加幅賺嘅,或者減價會客似雲來,巴士公司一早減晒價。
當然呢D數留番比巴士公司計。
但一間公司就算畫路線畫得幾差,計數都一定差唔過各位版友,
人地做唔掂,唔會大大聲講佢做唔掂想送客比其他公司,但事實上商業世界就係有能居之,比鐵打到殘仲死谷爛谷廢線都冇意思。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兩年疫情期間用成個盤既總客量做比較
簡直同四個從而有得fight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對於一D完全冇得改既線
輸少當贏當然係唯一目標
aka屍水76減到60絕大部分人都理解
對於有得重組/改既線
輸少當贏就未必係最佳解
同埋背後多一個重要問題
大型巴士公司其中一樣好重要係scale advantage
剩係做細自己個盤係唔係一定對盤數有幫助呢?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本帖最後由 S3bl430 於 2022-7-10 12:34 編輯
買多1架車每日運作的固定成本唔低(折舊,保險,維修等),都要1200至1500元。如果1日都搵唔到依條數,減班除笨有精 |
|
|
|
|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22-7-10 11:49
對於一D完全冇得改既線
輸少當贏當然係唯一目標
aka屍水76減到60絕大部分人都理解
重組當然係最佳解法之一
但實際上就係等得黎都蚊瞓
個病人都流緊血,仲同佢講要等個最好嘅醫生黎到先止血。
大型少少重組少則搞兩三年,更多係石沉大海。
所以最直接方法止血就係cut班。
呢個就係私營機構營運公共服務嘅缺點,邊樣好定唔好就留待大家評論。但贏又谷,輸又谷,應該唔係生意佬會做嘅野。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