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巴7000-7059.其中30部被運輸署要求暫時停駛
[複製鏈接]
|
1. **AD唔係11.3,得AL AV係
2. 而家路況好咗,啲山路冇20-30年前咁九曲十三彎,行到舊清、粉錦、林錦,甚至荃錦,都已經等於ATS ASV
3. 九巴所有車都泵大咗,以前12米最大而家12.8,以前11米嘅萬能打仗車就用12米頂,去到10米嗰啲,連64K呢啲都直接用E6M,基本上都係代表10.6加大去到11.3
|
|
IG: mhlam307_transport
|
|
|
係今日既兩軸車太大部,軸距成5.4-5.5米長
至令E6M好似同所謂短車無乜分別
其實E400/大七就同11米ME一樣
冷氣之後,真正叫短車只有ADS/33XX
但係都係三軸關係,橫刮馬路既維修成本
相信係每五年係以一至兩間九巴計
|
|
|
|
|
呢個係夾硬行,雪櫃size係fix,你塞條屍入去,冰格塞唔到就塞冷格
基本上呢個問題已經通天,希望佢過唔到100週年
|
|
|
|
|
豆腐渣車身+豆腐乾車陣輕到幾多
|
|
SWI Bus www.facebook.com/SWIBus
|
|
|
所以,咁多年話兩軸雙層上冷氣就超重 好可能只係當時九巴昆運吉放寬軸重既藉口
引入E400 (及/或其他公司的2軸雙層冷氣巴士)﹐未必係九巴單一公司向政府sell的。
好大機會係2間巴士公司 + 2間主要巴士製造商夾埋一齊向政府 "講數"。
回歸最初點解有 ADS 及後的ATS 這些短3軸(大約10米長度)﹐就係車廠知道原本2軸可以做到的長度﹐因為冷氣問題令到超出2軸的法例限制﹐所以就要製造3軸短車﹐以符合法例要求。
昔日﹐香港絕對係一個大市場﹐加上環球經濟亦唔差。
巴士公司開聲話要10米長的雙層冷氣車﹐車廠點都想辦理去攪出來。
但近十多年﹐不論係巴士公司的需求(路面情況改善﹐短車需求下降)﹐以至環球經濟都有改變。
2個因素結合起來﹐車廠已經唔係太樂意去特製短3軸車。
但係由現成的2軸車加以改造﹐開發成本上車廠可以控制到﹐所以就可以sell 2軸冷氣車。
於是﹐咪同巴士公司講﹐不如同政府溝通一下﹐睇下有無得放寬2軸車的車重問題﹐以便2軸冷氣車可以符合香港法例要求。
巴士公司聽完﹐對佢地本身都有直接的好處﹐最起碼少一條車軸﹐維修保養都少D﹐車輪亦慳2條。
政府見到無新車替代舊車﹐遲早會出現無車服務市民﹐無奈就只有開綠燈。
但政府放寬唔多﹐要符合巴士公司的載客數目(以前3軸短車都過百人﹐2軸車發牌時只係90人)﹐車廠唯有要盡量偷輕部車。
結果就係新車時無問題﹐用多幾年車陣就開始發功。
以現時的情況﹐巴士公司如果繼續要10米的雙層車﹐基本上係一個未解的困局。
車廠如果願意整短3軸﹐就唔會有港版的E400出現。(可能最大問題係當年 E500 無法cut短去到10米左右的長度)
E400 頂唔順﹐就只有再縮細部車並且加強車的結構﹐但係載客量就進一步減少。
而E400已經無歐六版本﹐2間巴士公司都「話」唔再買油車﹐過多幾年2間巴士公司真係要為極少數的路線去買短車時﹐真係有一場好戲睇。
|
|
|
|
|
KV8948 發表於 2024-8-3 10:35
E6M根本就係同AV AD一樣長既加五車黎,唔明點解有人當佢係短車
以前九巴的用車劃分
10米/11米/12米車
現在咪變成
10. 4米/11.3米/12米/12.8米車
25年前就係短車天下
單計雞/鴨/利蘭/都城/丹尼士巨龍9. 9米
都已經有500多架
係短車全盛時期的10%左右
現在得番53多架短車 |
|
|
|
|
有指部分38xx(3840- 3859)劃給原城巴一部管(同時安排5852
- 5865、52139-52146 出牌,1M、8、26、38 全線轉12m) |
|
|
|
|
本帖最後由 GA6072 於 2024-8-3 12:45 編輯
kei_hk 發表於 2024-8-3 12:24
引入E400 (及/或其他公司的2軸雙層冷氣巴士)﹐未必係九巴單一公司向政府sell的。
好大機會係2間巴士公 ...
其實Volvo bus B5L S charge DD副10米底盤
改配B8L副偈,相信好多人FF緊既事
再講
四款兩軸
E400,B9,VDL,Streetdecker
有兩款已經就過100人
代表左通用車款條橋係唔work
短雙層高載同短雙層爬山要分兩款車
好似以前SF唔會行9/14一樣
|
|
|
|
|
KG1428 發表於 2024-8-3 12:35
以前九巴的用車劃分
10米/11米/12米車
所以咪話九巴standard有問題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