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EX-TL 於 2024-10-25 20:35 編輯
據《經濟通》報道,深圳市政府昨正式印發《深圳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方案(2024-2035年)》,其中提到,順應深港「雙城三圈」融合發展需要,構建以陸路通道為主體、以水上客運和通用航空為補充的多樣化、個性化深港立體運輸服務體系,提升深港城市中心與組團通達效率,實現2035年深圳30分鐘可達香港北部都會區的人口比例提升至60%。
其中,水路方面,逐步開行深港東部水上客運航線,串聯鹽田、梅沙、大鵬、印洲塘、大埔、西貢等濱海節點,恢復大鵬南澳碼頭到香港吐露碼頭航線。開通深港郵輪(遊輪)旅遊航線,鼓勵企業積極拓展深港郵輪(遊輪)三日遊服務。打造水上旅遊服務體系,盤活優質濱海旅遊資源,賦能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
=============
重開如題航線, 是否意味大學站附近的馬料水碼頭在未來十年有機會被改建成為水路口岸, 以應付過境需要呢? 跨境碼頭至少要提供基本零售 餐飲 洗手間 通關設施等, 改善通往港鐵站等交通樞紐的行人設施, 狹窄的土地如何運用呢, 一切好像從來未聽聞過, 卻在深圳單方面提出, 以深方一向說到做到的大型項目發展進度, 港方恐怕未必跟得上. |
|
|
|
|
惠州夠話開番惠州<>中港城啦,
話喎 |
|
|
|
|
馬料水整出入境設施都還好,文中話往返深圳會中停印州塘、西貢等碼頭,係咪即係每個中途站都要搞出入境?
定係預料 2035 年中港邊界會有所模糊,可以自出自入而不受限制? |
|
|
|
|
理論上﹐在香港找一個合適的地方做出入境手續。
由國內來港﹐先去這個地方﹐全部人先辦理香港的入境手續。
辦理完手續﹐乘客可以自行離開﹐又或者重新登船去香港其他地方。
香港出發去國內﹐情況都一樣﹐只不過係兜完客之後﹐尾站就係出入境關口。
在此處才處理全船人的出境手續﹐完成後再重新登船北上。
2地政府/乘客是否接受這個玩法﹐就係另一回事了。
政府接受﹐但乘客覺得不便﹐就少人選用。
政府唔接受這個玩法﹐成個plan就唔駛再想下去。
|
|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4-11-6 09:59 編輯
假設2035年陸港邊界仍如今天
模式,船上「一地兩檢」是否可行?
或是船上分隔開出境區/無需
出境區,祗有落船點係另一管轄區
之乘客,才需在船上辨手續?
至於樓主尾段文字之意見
//跨境碼頭至少要提供基本零售 餐飲//
唔難睇到啟德遊輪碼頭嘅示範...
馬料水優點係南北都有車路或
鐵路,唔似啟德咁樣掘頭路,的士
都唔太願去、缺點係現條件難容大
船隻,可載乘客唔多,除非大規模改建
餐飲/零售可能夾埋鄰近科學園嚟做? |
|
|
|
|
呢條線講就天下無敵。現時海浪情況,搵快船行拋到阿媽都唔認得,近赤洲開會」始,正常天氣都1.5-2米浪,大風時過3米浪,翠華現時的船,啲浪係可以令上層船尾乘客濕的,唔係個個人頂得順 |
|
|
|
|
kitarolo 發表於 2024-11-6 09:39
假設2035年陸港邊界仍如今天
模式,船上「一地兩檢」是否可行?
或是船上分隔開出境區/無需
馬料水碼頭做出入境未必係太大問題,以前屯門碼頭都有船去澳門
我比較關注係,文中提及 “串聯鹽田(深圳)、梅沙(深圳)、大鵬(深圳)、印洲塘(香港)、大埔(香港)”,如果屬實,點樣處理中途站上落問題?
同一架船上可以有乘客分別搭 大埔 - 印洲塘 / 鹽田 - 大鵬(無須出入境)、鹽田 - 印洲塘(中途入境香港)、大埔 - 梅沙(中途入境大陸)等組合 |
|
|
|
|
本帖最後由 mak5052 於 2024-11-10 18:56 編輯
好像深圳灣一樣, 在大鵬, 梅沙做一地兩檢? (以東平洲, 荔枝窩線迴航分別延伸至大鵬, 梅沙實現)
|
|
|
|
|
喺第一個靠岸嘅大陸碼頭全世界落船過關就可以
回程亦然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