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R) Railway 鐵路討論區 香港鐵路 (R1) [明報]沙中線中環站擬延遲興建 及 鑽石山轉車安排 ...
開啟左側

[明報]沙中線中環站擬延遲興建 及 鑽石山轉車安排

[複製鏈接]
dennis28a 發表於 2007-7-18 21:1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307 於 2007-7-18 11:09 發表
但係我又覺得應該俾個站慈雲山呀...
難得依家有條鐵路經慈雲山下邊,
點解唔試下有無辦法加個站出來?

地鐵的例牌回應就當然係成本問題,
但如果政府逼都唔逼地鐵,
咁樣又點得先,
尤其當日九鐵個plan真係好(睇)好多。 ...


小弟想說,當初的慈雲山站是由九鐵自行取消,由 APM 取締。
而一套 APM 要成 $3 一程(小巴落黃大仙只是 $2.4,落鑽石山是 $3.0),成本仲要 15 億,
當時報導及文章同時暗示,APM 將不會有免費轉乘沙中線服務

試問以九鐵的收費水平及興建成本,APM 系統又有多好?
JX9097 發表於 2007-7-18 22:1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7-7-18 21:13 發表
而一套 APM 要成 $3 一程(小巴落黃大仙只是 $2.4,落鑽石山是 $3.0),成本仲要 15 億,


37M唔係收$2.9咩??
barking 發表於 2007-7-18 22:1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Megabus 於 2007-7-18 04:52 發表



重生的只會係轉車的idea,但一定唔會係廿年前的預留位…


梅花間竹做車站, 咁現在地鐵某一個車坑就要挖高樓底給九鐵, 好大工程
barking 發表於 2007-7-18 22:2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eg9515 於 2007-7-18 13:35 發表
明顯地,慈雲山不過是一堆公屋居屋,益你都傻,與顯徑站同理。反而黃埔、何文田呢d……


如果慈雲山設站, 咁駁番上地面條扶手梯咪要好高(好深)?
別忘記慈雲山一段要比鑽石山MTR做得更深以便九鐵路軌(最起碼是其中一條軌) "從下面攻上去" 鑽石山現有月台層

[ 本帖最後由 barking 於 2007-7-18 22:23 編輯 ]
 樓主| DIH 發表於 2007-7-18 22:59 | 顯示全部樓層
慈雲山如果要設站,除了深度問題外,亦要將原本可以筆直的路線加多兩個彎,
全程行車時間可能因此增加3分鐘甚至更多,而且會令施工變得複雜及拖慢進度。
上慈雲山有兩條路,APM只能照顧一邊,而且只能去到慈中,
慈北有302去中上環,有小巴去鑽石山黃大仙九龍塘,慈南也不能受惠,唔起好過。

講返鑽石山站,尋晚太累說不下去,
從圖中看應該係沙中線往紅磡夾在兩條觀塘線之間,往大圍則與往調景嶺相鄰,
又係那種「只能方便南下返工不能方便北上放工」的例子。
資料來源係「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我唔知張圖係照抄定係由文字轉變而成,
如果政府張圖係咁,可能真係用返預留月台喎,我住鑽石山,難免有點興奮過度

因為要在鑽石山建車廠嘛,沙中線的月台就不能太南,所以用舊位是可以理解的,
幅圖唔知係咪淺色代表現有結構,深色代表新建?
問題係觀塘線在鑽石山兩邊的隧道間有沒有足夠位置讓沙中線出入。
而且至少一條觀塘線隧道要加高,可行性成疑。

至於個車廠,令我諗起另一個問題,就係現在保持「頹勢」的喬宏故居及飛機庫(?),
到時係會拆毁、原狀保留(都幾核突)定翻新後向公眾開放?
JX9097 發表於 2007-7-18 23:0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07-7-18 22:22 發表
如果慈雲山設站, 咁駁番上地面條扶手梯咪要好高(好深)?
別忘記慈雲山一段要比鑽石山MTR做得更深以便九鐵路軌(最起碼是其中一條軌) "從下面攻上去" 鑽石山現有月台層 ...


冇錯...APM出口好難照顧到全線慈雲山居民
而且萬一有事之時,逃生都係一個難題
limited 發表於 2007-7-19 00:4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DIH 於 2007-7-18 22:59 發表
講返鑽石山站,尋晚太累說不下去,
從圖中看應該係沙中線往紅磡夾在兩條觀塘線之間,往大圍則與往調景嶺相鄰,
又係那種「只能方便南下返工不能方便北上放工」的例子。
資料來源係「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我唔知張圖係照抄定係由文字轉變而成,
如果政府張圖係咁,可能真係用返預留月台喎,我住鑽石山,難免有點興奮過度


如果睇圖理解,沙中線往紅磡方向會用而家觀塘線往油麻地方向月台
另外再建月台俾觀塘線往油麻地及沙中線往沙田

理論上沙中線往紅磡方向o係鑽石山站可以做到開晒兩邊車門
方便轉乘
waichiu 發表於 2007-7-19 00:5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IH 於 2007-7-18 22:59 發表
講返鑽石山站,尋晚太累說不下去,
從圖中看應該係沙中線往紅磡夾在兩條觀塘線之間,往大圍則與往調景嶺相鄰,
又係那種「只能方便南下返工不能方便北上放工」的例子。
資料來源係「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我唔知張圖係照抄定係由文字轉變而成,

我估計地鐵會好像荔景、旺角的設計(同方向), 沙中線下行會對面月台會是往調景嶺,
而觀塘線往油麻地或黃埔對面月台往烏溪沙.因為沙田往東九龍人數會多過往油麻地的人好多.

而月台位置方面:
我估計月台由舊大磡村   [往油麻地] ---月台----[往烏溪沙]---月台---[往調景嶺]---月台---[往屯門]  至大磡道.
因為以建荔景的經驗及以減少改動現有鐵路為先, 先建往油麻地新月台, 然後改建往油麻地舊月台為沙中線往烏溪沙新月台(或因沙中線高度問題而填平舊往油麻地月台, 在隔離建往烏溪沙月台, 像荔景往香港例子一樣), 最後在大磡道建往屯門月台.

以上的建議, 沙中線路軌只要在大圍與鑽石山之間及啟德與鑽石山之間左右對調就OK, 而觀塘線路軌就唔使在黃大仙及彩紅對調.

[ 本帖最後由 waichiu 於 2007-7-19 01:33 編輯 ]
waichiu 發表於 2007-7-19 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下圖中鑽石山與啟德站之間的上下行路軌是左右對調的.
http://www.legco.gov.hk/yr06-07/chinese/panels/tp/tp_rdp/papers/tp_rdp0716cb1-2124-1-c.pdf
kaitak.jpg

[ 本帖最後由 waichiu 於 2007-7-19 01:32 編輯 ]
epsilon 發表於 2007-7-19 01:4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DIH 於 2007-7-17 23:45 發表
報導的重點我無話可說,我有興趣的係插圖指鑽石山站將會係cross-platform interchange,
即係廿多年前留下的預留位有機會重生!
過月台當然比走上大堂再落月台方便,但唔知馬鐵出到鑽石山係行車方向係點?


相信會繼續係右上左落,按報導中的剖面圖,
較南面(近大磡村車廠)的一條沙中線路軌左右均有月台,
可讓觀塘線來回方向的乘客直接橫過月台轉車,
以方便南行(往尖沙咀/中環)乘客為原則,
此路軌及月台用作馬鐵南行較為合理,
而且這樣安排便無需於大圍和鑽石山之間建立體交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17: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