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4-12-31 12:57
其實城巴早年訂單門方向係正確
北大嶼出市區線,西隧長途線,唔係剩上就係剩落
別忘記城巴2Xx, 7XX係單門
買黎比赤柱線
因為赤柱線實行現金雙向分段模式
單門係方便車長監察乘客有無比少左錢 |
|
|
|
|
現實係,2xx 7xx 係市區上落咪知出事,對家MC 都只可主力用 63
結果 2 頭七頭咪去到買大七果陣變返雙門,無理由要成個南區都單門
或者好似 7 仔 71 換細九 15 果陣變相用返雙門車
|
|
.
|
|
|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5-1-4 11:38
現實係,2xx 7xx 係市區上落咪知出事,對家MC 都只可主力用 63
結果 2 頭七頭咪去到買大七果陣變返雙門 ...
運輸署後來禁止了單門雙層巴士出牌 |
|
|
|
|
James116 發表於 2024-12-30 13:33
畀乘客睇嘅指引
應該講求越簡單、清晰 、易明越好
如果係呢種指引
170算易明,只係扮唔明多
0.1m3就真係難明,之前自己計過大概等於28吋篋,但係邊鬼個會專登走去計 |
|
|
|
|
Man@MFHK 發表於 2025-1-5 18:44
因為少咗隻逃生門?
可能係,只知46座位或以上既旅遊客車比45座位既要多一隻太平門,所以之後或者只有單層巴士才用單門設計(AAS同HAS既E200 MMC) |
|
|
|
|
我的理解﹐45座(or 載客人數) 就係分界線。
條例就係這樣寫﹐大家自行理解。
66.巴士的入口及出口
(1)除第(2)及(3)款另有規定外,不超過45個座位的巴士須設有2個出口,而該2個出口不得位於巴士的同一邊。其中一個出口可以是主要緊急出口,但該2個出口均不得是備用緊急出口。
(2)如巴士的座位數目超過23個,並靠其車尾平台透過一個無門的開口與某層貫通(如屬雙層巴士,則指與下層貫通)而提供一個出口,且該巴士的左側有一個無門的開口,一直伸展至與該巴士尾部的無門開口連接在一起,作為進出該巴士之用,則第(1)款不適用。
(3)凡因按照第(1)款而設的2個出口的所在位置,使該2個出口中心之間有下述的距離 ——
(a)如屬超過23個座位的巴士,距離少於3米;
(b)如屬不超過23個座位的巴士,距離少於2.4米,
則須設有主要緊急出口或備用緊急出口,而其所在位置須使該出口的開口與第(1)款所規定的2個出口之一的最接近2點之間,有下述的距離 ——
(i)如屬超過23個座位的巴士,則距離不少於3米;及
(ii)如屬不超過23個座位的巴士,則距離不少於2.4米。
(4)超過45個座位的巴士須設有3個出口,而該等出口須符合下述規定 ——
(a)其中一個出口可屬備用緊急出口;
(b)其中2個出口(兩者均不是備用緊急出口)不得位於該巴士的同一邊;
(c)凡有2個出口位於巴士的同一邊,則該等出口的中心之間的距離不得少於3米;及
(d)其中一個出口(並非備用緊急出口)須位於該巴士的前端,而其中心與該巴士最前部分之間的距離不得超過3米;另一個出口(並非備用緊急出口)則位於該巴士的尾部,而其中心與該巴士最後部分之間的距離不得超過3米。
(5)如屬一層半式巴士,則須在該巴士的車頂設有一個不少於1 500毫米乘450毫米的緊急出口,而其所在位置,須能使到該出口的橫向中心綫,位於該巴士最前面座位前邊緣與最後面座位前邊緣之間的中點的600毫米範圍之內。
(6)如屬有固定車頂的雙層巴士,而利用封閉式樓梯通往上層,則須在該層設有不少於1 500毫米乘450毫米的緊急出口,而位置在不屬於該車輛左側的地方。
(7)巴士的每個入口均須位於該巴士的左側,但如屬以下情況,則可以在該巴士的右側設有一個或多個入口 ——
(a)就上述提供的任何入口而言,該等入口並非同時是按照本條內上述任何條文而設的出口;
(b)每個上述的入口均裝配了車門,而該等車門只可以由司機坐在其座椅時控制;及
(c)供司機用作開關該門的設備,是獨立的設備,與供司機用作開關裝配在該巴士左側任何車門的設備可輕易區別︰
但本款不適用於第(2)款所提述的巴士。
(8)巴士的每個入口及出口(緊急出口除外)的每一邊,均須裝配扶手,以協助乘客上車或下車。
(9)巴士的每個入口及出口(備用緊急出口或按照第(5)及(6)款而設的緊急出口除外)的寬度須如下 ——
(a)不得少於500毫米;及
(b)如屬雙層巴士兩層共用的出口(不計任何柱子),不論是 ——
(i)該巴士唯一的該種出口;或
(ii)最輕易及直接地與通往上層樓梯連接的出口,
其寬度均不得少於900毫米︰
但如第(2)款所提述的出口,沿著該巴士旁邊量度,其寬度不少於500毫米,而沿著該巴士尾部量度,其寬度不少於450毫米,則本款不適用於該等出口。
(10)就本條而言 ——
(a)如屬雙層巴士,凡提述車輛的座位數目,須視為提述其下層的座位數目;
(b)凡提述巴士2個出口的開口的中心之間,或最接近2點之間的距離,即是指與該巴士縱軸綫成直角,並通過該等出口的開口在過道水平的中心的2條直綫之間的距離,或通過該等出口的開口在過道水平的最接近點的2條直綫之間的距離(視屬何情況而定);及
(c)凡提述位於巴士前端的出口的中心,與巴士最前部分的距離,即指與該巴士的縱軸綫成直角,並通過該出口的中心及上述最前部分的2條直綫之間的距離;而凡提述位於巴士尾部的出口的中心,與巴士最後部分的距離,即指如前述劃出並通過該出口的中心及上述的最後部分的2條直綫之間的距離。
(11)不得只因巴士設有超過本條所指明數目的出口,而將該巴士視為不符合本條的規定。
我自己就唔係太明4(b) : 其中2個出口(兩者均不是備用緊急出口)不得位於該巴士的同一邊;
不是備用緊急出口﹐即係平時上落的車門?
如果係平時上落的車門﹐又不能位於同一邊﹐即係點?
|
|
|
|
|
本帖最後由 expertuser2004 於 2025-1-10 14:25 編輯
concept 不能拿來食的, 用二個行季架比較, 完全不 make sense
0.1 立方米 = 28喼, 倒不如直接說成 0.1 立方米 = 三邊總和28吋更好 = 28吋也等於單邊71.12cm
正式寫明長闊高 / 單邊總長是多少, 會否更好? (28喼 = 76 x 51 x 32cm = 0.76 x 0.51 x 0.32 = 0.124032 cbm)
google 並不困難, 二頭蛇先是好問題, 指引是否有出錯嗎?
1. 現實是不需要體積限制
2. 超載 = 超重, 相比超體積危險性更高, 誰聽過超體積會出意外嗎?
>>>> 聯想到電視節目 "空中浩劫" 要不要變成 "巴士浩劫" 應非常有趣
https://www.legco.gov.hk/yr11-12/chinese/panels/tp/papers/tp1107cb1-232-2-c.pdf
看到立法會討論文件有點好奇, 人+單車 = 上不到巴士, 眼明人可看出魔鬼細節
方程式個二段, 已能完全看懂立方米是計算方式(文件表明: 精確至小數點後二位數字)
(1m = 100cm, 71cm = 71/100 = 0.71), 拿起計算機按幾下長闊高得到 cbm (立方米), 不會很困難
另一角度理解: 完全的灰色地帶, 車長要二邊硬食 or 要二頭蛇清一色不給行李上車, 以下答案 1,2,3,4 (最下指引1-5) 顯而易見
1. 正確答案: 0.47 x 0.47 x 0.47 = 0.103823cbm (47x47x47cm 的正方形 = 5kg)
2. N11 = 城巴 = 機場車 = A線 (凌晨時段沒A車只有N車, 可視為同一機場線, A For Airport)
3. A 線 = 可帶2件行李 = 0.14CBM = 0.1立方米 + 0.04立方米(2件) = 71x56x26cm(0.71x0.56x0.26) and 56x36x23cm(0.56x0.36x0.23)
4. 指引不是正式法例, 車長有最終決定權
但是輕carry 喼已經可以7kg MAX(什至更重, 巴士可支持去到機場分拆), 二隻架 14kg = 0.1立方米, 可理解成是否仲輕過一隻28喼?!
(28喼寄倉可達到 22-32kg 一隻, #1 堆喼點看每隻也重過 5kg 吧)
看個行季架完全沒意思, 不代表緊什麼; 試問那裡會有人拿滿二隻行刑架高的貨去搭巴士
用一袋米去比較手掌大小(好強調是 10x10x10cm 的正方形 = 5kg) = 根本不可能 28 喼(28吋)只有5kg only
帶出可修正指引信息如下:
1. 澈底寫明 CBM = 長闊高幾多(三邊相乘就是立方米)
2. 澈底寫明每件行季的最大重量上限
3. 限制每件貨物, 單邊最大長度(米M/厘米CM 表示方式, 非立方米)
4. 清楚標示巴士總重量, 令車長有權力衡量巴士是否超載, 是否禁止乘客/行季塞上車
(以28喼每個 32kg 計算, 放滿三層行季架, 放滿30個 = 32*30 = 960kg = 接近1吨)
5. 清楚標示每個座位的重量總和, 令車長有權力衡量巴士是否超載, 是否禁止乘客/行季塞上車
(以70個坐位也坐滿, 每位 100kg 的乘客計 = 7000kg = 7吨), 以標準 12米車 130人上限計算(有132 ~ 143人) = 剩 60 個企位
google 幫到手: 巴士12米車總重量
2014年9月, 運輸處正式批準 B9TL 12米提升至 23.7t, 實際批車只有總重 22t (22t = 22000kg)(t = tonne = 公吨)
22000kg - 7000kg - 960kg - 車輛本身機器+固定裝置重量總和 = 剩下重量先是企位 + 輪椅位空間(餘下重量) = 14t
只剩下 14t (14000kg) <-- 未減本身機器+固定裝置重量總和 = 最高機密 (當用了 4000kg, 4吨), 剩返 10000kg (10吨可用)
企位 + 輪椅位可用 = 10000kg / 60個乘客 = 166kg 一位, 剩下的自己諗 (歡迎找彩蛋)答案已清楚表明 #1 N11 極大可能已超載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