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強烈抗議政府補貼港鐵打壓西區巴士服務 ...
開啟左側

強烈抗議政府補貼港鐵打壓西區巴士服務

[複製鏈接]
n281 發表於 2007-10-24 02:2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恕我得罪,部份板友缺乏宏觀角度分析...

如果三十年來
香港沒有鐵路發展
社會如何進步,經濟如何起飛

就港島區而言
本人過往都在港島區的巴士公司任職
有些數據及個人觀察可分享一下
1。港島區內巴士線的最大競爭者---專線小巴
  港島區的專線小巴線,是非常有競爭性
  如GMB 4A,4B...35M,69 vs BUS 72,N72,76
  GMB 52 vs BUS 73
  GMB 1 vs BUS 15
  GMB 40 vs BUS 63
  GMB 8,16M,28,25,50M,44M,63亦搶去巴士不少乘客
2。短途客多數搭電車,$2,好抵(我都係電車常客)
3。搭得地鐵港島線,多數是過海客,較少港島線沿線去港島線沿線
  或者係東區/灣仔<>荃灣/美孚/將軍澳.......

從最新的西港島線三個車站位置
未必會搶到大量巴士,專線小巴或電車客
西港島線沿途亦非新巴及城巴主要收入及營利來源
西港島線會加快西區(老化區域)及青洲發展
對巴士亦有利
ronaldlau 發表於 2007-10-24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2A_DL13 於 2007-10-23 23:22 發表


政府簡接以不收取地鐵七億現金派息以資助迪士尼線的興建。

至於南區鐵路,地鐵亦要求政府以現金補貼南區鐵路的興建。

如果 MTR 可以在黃竹坑上蓋發展,
咁就未必要咁多現金補貼

[ 本帖最後由 ronaldlau 於 2007-10-24 08:05 編輯 ]
superay 發表於 2007-10-24 11:3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n281 於 2007-10-24 02:23 AM 發表
恕我得罪,部份板友缺乏宏觀角度分析...

如果三十年來
香港沒有鐵路發展
社會如何進步,經濟如何起飛

就港島區而言
本人過往都在港島區的巴士公司任職
有些數據及個人觀察可分享一下
1。港島區內巴士線的最大競爭者---專線 ...


最大的問題在於,在鐵路建成後,巴士和其它陸上交通,並不是在同一個限制下競爭。
巴士公司會受制於限額問題,被迫減班。
即使與鐵路客源不重壘的路線,多客也因鐵路落成被迫減班,然後乘客因疏車卻步,就再用乘客不足來減班。
另外最大問題是地鐵非政府全資,用上述方法來「幫助」地鐵並不合理,除非政府也擁有巴士公司吧。

[ 本帖最後由 superay 於 2007-10-24 11:41 編輯 ]
n281 發表於 2007-10-24 12:5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superay 於 2007-10-24 11:37 發表


最大的問題在於,在鐵路建成後,巴士和其它陸上交通,並不是在同一個限制下競爭。
巴士公司會受制於限額問題,被迫減班。
即使與鐵路客源不重壘的路線,多客也因鐵路落成被迫減班,然後乘客因疏車卻步,就再用乘客不足來減班。
...


巴士公司使用的道路及總站,不須自行興建
鐵路公司使用的隧道及路軌,是自行興建的
硬件成本方面,香港經營巴士比經營鐵路低
政府資助鐵路興建並非沒有道理

軟件成本方面,人力成本上,經營鐵路比經營巴士低
而香港政府免專利巴士燃料稅,
鐵路公司電費交到足

八十年代時,港英政府都曾經
資助九巴及中巴(好似四百萬)改善服務

過去三十年,新鐵路投入服務
整體巴士數目並沒有減少,只是調往其他新地區服務

全世界城市有新鐵路投入服務,必然會影響巴士
現時香港已經算好,不會完全取消巴士線
以新加坡或內地城市為例,巴士線硬要取消
但新鐵路投入服務定會加速經濟發展
亦沒有影響巴士公司收入

相信澳門輕鐵投入服務後
影響巴士的程度是非同小可


[ 本帖最後由 n281 於 2007-10-24 14:39 編輯 ]
AVW56 發表於 2007-10-24 16:49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同意 n281 的講法

無錯, 府大拿拿將60億交比地鐵
聽落去, 好似好無理, 好離譜咁

但如果係平時有留意新聞的板友
就應該知道, 香港的鐵路一向都係虧損的 (其他國家亦是)
地鐵之所以有利潤, 全因為旗下有買賣物業收益作補貼

蝕本生意無人做的
所以, 政府向來都會將車站上蓋交予地鐵自行發展
以換取地鐵建造及負責營運日常路線

香港地少人多, 鐵路發展既環保又高效率, 且通勤力高
發展鐵路是必然的事,
就算我身為巴士迷, 我亦認同鐵路的好處

部分板友的確係欠缺 "宏觀"
只懂得憂慮西線開通後巴士線被削
卻不懂得鐵路於長久間將帶來的好處
實在令人感到惋惜...
komodo 發表於 2007-10-24 19:1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n281 於 2007-10-24 02:23 發表
西港島線會加快西區(老化區域)及青洲發展


青洲位於維港之內,有《保護海港條例》,恐怕難以填海發展。

維港界限

[ 本帖最後由 komodo 於 2007-10-24 21:48 編輯 ]
傘外的世界有一片蔚藍
edhong 發表於 2007-10-24 20:4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vilo 發表於 2007-10-24 21:2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VW56 於 2007-10-24 16:49 發表
我同意 n281 的講法

無錯, 府大拿拿將60億交比地鐵
聽落去, 好似好無理, 好離譜咁

但如果係平時有留意新聞的板友
就應該知道, 香港的鐵路一向都係虧損的 (其他國家亦是)
地鐵之所以有利潤, 全因為旗下有買賣物業收 ...


如果地鐵而家唔係上左市
樓主都應該唔會出呢個post
 樓主| PB602 發表於 2007-10-24 22:17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既文章一直都係反對政府俾錢港鐵呢間上市公司去起西港島線, 從而造成不公平競
爭局面, 而唔係單純去"保巴"反對起地鐵. 似乎上面既板友應該理智一D去睇問題.

其實政府要資助興建鐵路網, 本身有好多方法, 例如:

1) 政府出左六十億之後, 可以取回等值港鐵股票
2) 政府出錢興建西港島線, 然後由港鐵租用及負責維修, 鐵路擁有權仍然由政府所有.
3) 政府低息向港鐵貸款, 港鐵可分期攤還

以上各種方法都唔會將納稅人既錢直接轉到私人手上.

但而且政府同港鐵私相授受, 一筆過付出六十億公帑俾地鐵, 呢D係直接過水, 咁對巴
士業界完全唔公平.

有人話政府都有出錢起路, 所以同政府出錢起地鐵道理一樣, 呢點大錯特錯. 政府出錢
起條路之後, 係開放俾公眾使用, 巴士公司只係其中一個使用者, 更加無道路擁有權. 但
政府俾錢地鐵之後, 條地鐵隧道, 路軌同車站係屬港鐵財產而非政府產業. 線路同車站
由港鐵專營, 唔會開放俾其他經營者, 而港鐵更可以用政府錢起完車站之後響入面開商
店出租, 巴士公司可唔可以響馬路邊開間舖租俾人? 最多咪響巴士站度整幾個燈箱, 收
入同MTR Shop差天共地.

另外, 地鐵成日話車務蝕錢, 呢點根本取巧. 地鐵既重要收入來源 - 地產 - 根本就同車務
分唔開, 點可能只係拆一番生意出黎話自己蝕? 如果無列車服務, 咁MTR Shop, 地鐵商
場同車站廣告根本就無人流, 佢又點會有豐厚既租金收入? 如果無列車服務, 搵鬼去"圓
方"? 佢用車務帶動人流, 賺取豐厚地產收入, 之後反過來歸究列車服務虧損, 點會係咁
既道理?

如果地鐵車務做得咁辛苦, 不如考慮俾新鴻基或新世界做啦. 如果巴士公司可以響巴士
站上蓋搞商場, 可以響車站起KMB Shop, 可以由政府俾錢起一條專用巴士線而擁有權
屬於巴士公司的話, 睇怕沙頭角巴總分分鐘會大過IFC (有跨境概念嗎).
n281 發表於 2007-10-24 22:5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PB602 於 2007-10-24 22:17 發表
有人話政府都有出錢起路, 所以同政府出錢起地鐵道理一樣, 呢點大錯特錯. 政府出錢
起條路之後, 係開放俾公眾使用, 巴士公司只係其中一個使用者, 更加無道路擁有權. 但
政府俾錢地鐵之後, 條地鐵隧道, 路軌同車站係屬港鐵財產而非政府產業. 線路同車站
由港鐵專營, 唔會開放俾其他經營者, 而港鐵更可以用政府錢起完車站之後響入面開商
店出租, 巴士公司可唔可以響馬路邊開間舖租俾人? 最多咪響巴士站度整幾個燈箱, 收
入同MTR Shop差天共地


巴士公司用路面,係一毫子都唔使比
但地鐵要自己比錢起鐵路,又要收地賠錢,硬件成本高昂
雖然條路人人都用得,巴士用條路點都係免費
總站又係政府免費給巴士用
三十年來,地鐵係欠落很多債,皆因建做成本重

同樣巴士公司都是上市公司
八十年代又收過政府的奉獻
九巴當年已有自己的地產發展商--美居集團
模式與地鐵公司沒有大分別

假若公交公司覺得經營前景惡劣
大可以學香港小輪,中華汽車及北海集團
政府唔會用搶指著幹
六十年代,港英政府策劃地鐵早期系統
政府是想將部份地鐵股份給油麻地小輪(劉氏家族)
油麻地小輪卻不領情,計劃發展碼頭上蓋
之後劉氏家族放棄小輪,向國內發展

[ 本帖最後由 n281 於 2007-10-24 23:04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2 18: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