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08-09年度沙田巴士發展計劃文件內容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cheungtszfung 於 2008-5-8 21:40 發表 
我覺得82K最致命就係經得太多地區,行大運行到無人肯坐,同時直接令佢行車里數太高,收費高過其替代品(假設82K可以頂到佢加冷/全冷果日),冷氣價錢好大機會係$4.7-4.9,比804/馬鐵/80K都要貴,只係比82M/85A平,雖然82M/85A班次都 ...
我反而覺得車費高係一個因素,但沙田市民的消費娛樂多在沙田市中心,
區內線去市中心上落客幅度極大。
如果80K, 81K, 88K全部都唔經沙田市中心,我唔會相信班次會好得過82K。
但82K根本無理由要經市中心,呢樣係路線的先天不足,尤其是遇到舊式屋村住客不斷下降,
及香港工業息微,呢條屋村聯繫為主及區內返工廠為次的巴士路線,自自然然客量有跌無升。 |
|
七擒孟獲尚知廉恥,但某相....
|
|
|
原帖由 ~誰@359~ 於 2008-5-8 10:48 發表 
o係大圍開條301式既東西過海,最大壞處係路線長回車慢
當然,該條大圍至港島的巴士線之哩數很明顯是長過現有的 301 號隧巴,因此巴士費用會較高,理論上應可用較短和較平的東鐵車程去彌補,但事實上不是如此!例如由大埔墟站往灣仔/中區,以下可以比較兩種不同路綫的八達通總收費:
東鐵至紅磡 => 104(已不是最平的 301)= $7.1 + $9.3 = $16.4
東鐵至大圍 => 往港島市區之專利巴士 = $4.7 + $16.0 = $20.7
所以由大圍站轉巴士過海的總車費會較高,舉例以大埔為起點,雖然與 307 的 $21.2 很接近,但收費遠超過紅磡轉車,不容易吸引原本於紅磡轉車的乘客。要解決有以下兩個方案:
- 以港鐵巴士行駛大圍至港島(經 8 幹及西隧)的路線,路線號為 P01。註:P 代表繁時紓緩線,有別於一般港鐵巴士用作 feeder 的角色。這樣收費便照足港鐵的收費模式,例如由大埔墟站用八達通入閘,大圍站出閘,然後於指定時間內用同一張八達通登上這港鐵巴士,總收費將會同搭港鐵由大埔墟至中環的收費(即 $14.6)看齊,仲平過紅磡轉隧巴!
- 以專利巴士行走該路線,但收費由 $16.0 減至 $13.4(和隧巴 690 看齊),雖然乃然貴過於紅磡轉車,但差額拉近,同時往中上環會較省時,應該會有一定乘客支持。
不過因西隧的隧道費很貴,以及為了善用資源及減少污染,該路線只能在繁忙時間行駛。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8-8-8 16:00 編輯 ] |
|
想社會和諧?請還政於民!
|
|
|
原帖由 Ka-Lun 於 2008-5-9 11:58 發表 
當然,該條大圍至港島的巴士線之哩數很明顯是長過現有的 301 號隧巴,因此巴士費用會較高,理論上應可用較短和較平的東鐵車程去彌補,但事實上不是如此!例如由大埔墟站往灣仔/中區,以下可以比較兩種不同路綫的八達通總收費:
...
你唔明我重點,條線咁長,又要做咁多既轉車客
佢要開幾多架車先掂?而家用紅隧轉車真係四通八達
堅城西環上環中環金鐘灣仔內街灣仔北銅鑼灣天后香港仔數碼港全部去到
大圍做唔做到咁先…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
|
|
原帖由 ~誰@359~ 於 2008-5-8 23:30 發表 
你唔明我重點,條線咁長,又要做咁多既轉車客
佢要開幾多架車先掂?而家用紅隧轉車真係四通八達
堅城西環上環中環金鐘灣仔內街灣仔北銅鑼灣天后香港仔數碼港全部去到
大圍做唔做到咁先… ...
OK...本人最初是以乘客的角度來回應~誰@359~最初的評語,但他/她的原意是以巴士公司的角度來出發。當然,要巴士公司能健康地運作,這兩種角度都同時要兼顧。而今次回覆會以巴士公司的角度來出發。
當然,路線長度和客量是會大大影響所需巴士數目,但精確點來說,以下兩點才是真正決定巴士數目的因素:
先講第 1 點,很明顯,路線越長,行車時間也應越長,以這角度來看,大圍開的巴士的確是較 301 輸蝕得多。不過行車速度(當然包括交通情況)也會影響行車時間,例如繁忙時間的紅隧,即使有巴士專線,巴士平均仍要排十分鐘隊才抵達紅隧入口,這自然會拖長行車時間,令到要用更多巴士才能保持同樣的班次,就算是空車如 301 也要和其它入紅隧的車輛排隊才能埋站。另一邊箱,自從 8 幹通車後,由大圍到西隧口甚至上環也只不過是十多分鐘,但巴士在紅隧塞也差不多要咁多時間,再加上港島的商業中心大致上都是夾在紅隧和西隧之間,唯一分別是紅隧車先到灣仔才到上環,西隧車就剛好倒轉,所以論全程行車時間,大圍開的西隧巴士只會輕微輸給 301!如果覺得大圍至港島的車程長,其實 307 的車程仲長!以前它也要早上及傍晚單向服務,又要以頻密的班次來應付高需求(雖然不是東鐵轉車客,但大埔街坊對過海需求都相當厲害),如果當時單向的 307 都能辦得成功,為何大圍開的不能?
至於第 2 點,巴士班次就視乎於乘客流量和所用的車型,除非有特別斜的路或很急的彎,通常需求龐大的路線都會用十二米巴士行走。不論是 301 或大圍開的路線用十二米車都應無問題。
無可否認,紅隧轉車站絕對是四通八達,所以我的意思唔係將大圍站完全取代紅磡站,只不過是把部分原本於紅磡站轉隧巴的東鐵客分流至大圍轉,紓緩紅磡隧巴站的壓力,但仍然會有批照舊於紅磡站轉隧巴。關於由大圍經西隧可到的港島目的地,請先看以下顏色所代表的意思:
綠色 = 可直達的港島心臟地帶,下車後可步行到目的地。
紫色 = 可考慮早上開兩三班車由大圍直達這些地方,但因班次太少,吸引力恐怕有限。若要增加時間的彈性,東鐵乘客也可以於旺角東站下車,然後轉乘小巴、904、905 或 970(X) 等巴士到這些地區。若 901 成功開辦(詳情請按此處),東鐵乘客也可於紅磡站轉 901 往西環,直至沙中線和西港島線全面通車為止。當南環線通車後,東鐵乘客若往數碼港或香港仔也可轉西鐵至西九站,再駁 970(X) 到目的地。
Olive 色 = 新界東經西隧過海的極限,因經紅隧過海(特別是往港島方向)仍有優勢。
紅色 = 因地理位置關係,經 8 幹及西隧反而會更費時,往這些地方應照舊於紅磡站轉車,或善用 307P、671、680 或 682 等路線。
堅城西環上環中環金鐘灣仔內街灣仔北銅鑼灣天后(仲有港島東)香港仔數碼港(仲有黃竹坑鴨脷洲)
雖然大圍站並不是四通八達,但東鐵乘客起程時應一早知道他們的目的地,通常不會臨時改變主意,他們應能按目的地來決定用邊個站轉車。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8-8-18 12:20 編輯 ] |
|
想社會和諧?請還政於民!
|
|
|
基本上305X(當住先)其實唔係唔可行,始終行八幹+西隧都唔算慢,
而且去上環中環金鐘係一大部份人o既目的地,
之但係最大個問題係,就算條線只係去金鐘,回車幾快都好,
運吉現階段點都唔會畀呢條平行線開去搶東鐵客 |
|
康城、啟德、皇后、屯門,冇一個唔係錯誤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08-5-8 11:45 發表 
中途站取消是小事,八幹南行落地配套差劣才是大事。
北行有青山道一路,還可以做好覆蓋,南行幾乎一定要落昂船洲填海區,
又唔係直駁三幹,而且有城隧、大埔道同獅隧等較直接的路,
8 幹(沙田至西九段)的出入口資料可參考:
http://www.td.gov.hk/transport_in_hong_kong/driving_along_tsing_sha_highway/index_tc.htm
由以上運輸署的資料,由沙田出 3 幹南行尚算直接,但是由 3 幹北上入沙田就要繞經昂船洲填海區的內街及多個迴旋處!至於長沙灣道或美孚方面,入沙田尚算方便,但 8 幹出長沙灣道或美孚就要繞經一段 3 幹才能出到目的地!
所以 8 幹於西九的出入口確實有地方需要改善,例如 3 幹北行線應有直接通道往 8 幹沙田方向,至於 8 幹沙田出長沙灣也應接駁蝴蝶谷道,這才能吸引駕駛者及一些巴士路線改用 8 幹。
原帖由 238X 於 2008-5-8 11:45 發表 
暫時諗到得 46S, 81S, 86A, 87A, 280P 五條線有可能,
同埋 305, 680/1 系可能可以學 373 系模式分拆,
其他真係改來哂氣。
我都同意把 86A 改行 8 幹,這也是我的首選,因 86A 和 87A 的沙田區服務範圍都很相似,就算 86A 因改行 8 幹而不再經石硤尾和畢架山也無問題,只要 87A 繼績行獅隧,大圍及沙田圍仍然有巴士直達石硤尾和畢架山。改行 8 幹的 86A 將會往返沙田圍和深水埗鐵路站之間。
過海巴士方面,我也同意 305 應改行 8 幹及西隧。我也曾建議給運輸署把 681 變成循環線(改道後編號為 381),即:馬鞍山→ 8 幹→西隧→上環至維園→東區走廊→東隧→大老山→馬鞍山,但不成功。也可考慮把 182P 改行 8 幹及西隧變成 982P,但 182 因要於九龍塘及愛民停站而不能改道。
還有,我也聽聞當 8 幹全面貫通後,行經沙田、馬鞍山和大埔的龍運巴士便會改行尖山隧道。
其它路線改道會影響服務範圍,所以現時最好維持原狀。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8-5-19 22:25 編輯 ] |
|
想社會和諧?請還政於民!
|
|
|
長沙灣的出口是連翔道,於興華街西出口直行,但不知能否轉入荔枝角道及長沙灣道。
往沙田方向經青沙公路,請經連翔道。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