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3ASV196 於 2009-3-1 23:33 發表 
因為以前英國軍艦船塢, 船塢之內有個金色的鐘, 所以叫金鐘... 係有關係的
地名, 好多都有歷史因素...無話什麼正確唔正確的譯法
(金鐘, 唔係有地鐵先改)
有錯請指正....
(而銅鑼灣, 因為個海灣形狀似銅鑼) ...
我就聽過因為個度以前有個金鐘兵房
所以個度就叫金鐘 |
|
|
|
|
原帖由 sg 於 2009-3-2 13:31 發表 
過海車費貴,加上港島區差唔多乜都有,無乜必要都唔過海啦,
衰在乜都貴過九龍,新界.離島。
雖然港島區吃,喝,玩,樂乜野都貴,
但係港島區有一個好處勝在車費平,
搭電車只須$2.0,兼且部份地方又有
港鐵特惠站.
至於搭巴士方面就算搭城巴10咁長程既巴士
由堅尼地城去到北角只須$3.4,反而九巴6
由美孚去到尖沙咀都要收$4.4(冷)既價錢,
至於特快線方面搭城巴788由上環去柴灣
都係收$6.2既價錢,反而九巴296D呢類
特快線由尚德去尖沙咀都要收$8.2咁既價錢,
故此,我有陣時都覺得係九龍區既車費真係
貴過港島區果面,唔怪之得好多九龍區既人仕
寧願搭港鐵都唔搭九巴出入.
[ 本帖最後由 3AD60 於 2009-3-2 22:42 編輯 ] |
|
|
|
|
原帖由 sg 於 2009-3-1 23:29 發表 
小時候常覺得地鐵公司譯錯站名,
香港地鐵和新加坡地鐵也有Admiralty Station - 香港 譯作金鐘站, 新加坡則 譯作海軍部站(正確譯法),
為什麼譯作金鐘?到現在也想不通,Admiralty和金鐘有啥關系 ?
還有,Causeway (石子 ...
香港是個雙語社會,所以英文和中文名稱是分開命名的(就像以上例子),其他的,由於不少地方未有由殖民者所加上的名字,所以就以中文音譯作英文名稱。
但版友也說過,"銅鑼灣"和"海堤灣/高士威灣"原是指現時高士威道的海灣及以東的土地,其實天后站比銅鑼灣更接近原來的銅鑼灣,而怡和街一帶其實是叫"東角",但這又是一個不準確的鐵路站名帶動地名變遷的例子!
另外,印象中"採石灣"和"鰂魚涌"其實是指不同的地方,但詳情還請其他版友指點了! |
|
|
|
|
香港青年對地鐵的認識也頗為薄弱, 其實一dd啦~
主要睇返本身佢有無觀察力...
我識得好多fd (teenager), 同我一樣, 喜歡對身邊事物多加留意,
於是符傾開計時會發現對方識好多書本以外既野~
但亦有一d teenager, 即使唔係足不出户, 但很少留意身邊既事物,
例如佢成日去九龍灣補習既, 就會知道點樣去九龍灣, 但就從來唔會留意下個站係咩,
唔知九龍灣同觀塘之間有牛頭角之類~
所以總的來說,
香港有兩種青年, 一種是喜歡事事留意, 具有觀察力;
另一種是"煮到黎先食", 平時唔會留意下周圍既事物
p.s. 在我既圈子入面, 多數男仔都比較識搭車, 一來喜歡成日周圍去, 二來驚響女仔面前唔識路.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09-3-1 18:49 發表 
我諗有好多人,讀到大學都唔知香港有乜重鐵車站,對這個城市的認識,隨時比一個遊客更少。
香港青年係對一切認識也薄弱,缺乏觀察力,也沒有留意四周事物的習慣,
即使讀到大學甚至在大機構做管理層,都只係識得自己學識範圍 ...
我80年代讀小學, 最少讀社會科都要你默返晒個 MTR Map + KCR Map...
冇計呀, 你埋怨的, 埋怨呢個垃圾教育局吧!! |
|
|
|
|
原帖由 krausssammy 於 2009-3-3 16:09 發表 
我80年代讀小學, 最少讀社會科都要你默返晒個 MTR Map + KCR Map...
冇計呀, 你埋怨的, 埋怨呢個垃圾教育局吧!!
就算係90年代頭讀小學的我,唔記得小二定小三都有係社會科教過 |
|
|
|
|
原帖由 krausssammy 於 2009-3-3 16:09 發表 
我80年代讀小學, 最少讀社會科都要你默返晒個 MTR Map + KCR Map...
冇計呀, 你埋怨的, 埋怨呢個垃圾教育局吧!!
咁都有位鬧政府?!
咩年代, 呢d野都會教ga la, 睇下d人有無心記得 gei jei.... |
|
3ASV196.KE7270
|
|
|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09-3-3 19:01 發表 
咁都有位鬧政府?!
咩年代, 呢d野都會教ga la, 睇下d人有無心記得 gei jei....
你邊個年代架? 你又咁肯定咩年代都會教?
我係末代高考生, 不過讀左十幾年書都未上過一堂要默MTR/KCR路線圖 |
|
DZ483 ET7360 ET7856 FU6538 HD6859 KL5210
|
|
|
原帖由 AL37 於 2009-3-3 20:33 發表 
你邊個年代架? 你又咁肯定咩年代都會教?
我係末代高考生, 不過讀左十幾年書都未上過一堂要默MTR/KCR路線圖
從前小學社會科係有教香港交通既
我都仲記得當時教地下鐵路有38個站
十幾年前, 小學既社科健(社會, 科學, 健教)三科合併為常識科
內容應該有所增減
有關地鐵同九廣鐵路既內容可能就咁被cut走
就算有D內容無cut走, 都可能因為syllabus修改而調過位
所以有部份學生可能會因syllabus執位而無學過某D topic |
|
不明白 到底辱了你哪裡 總覺得世界與你為敵
|
|
|
原帖由 HV7025 於 2009-3-3 21:18 發表 
從前小學社會科係有教香港交通既
我都仲記得當時教地下鐵路有38個站
十幾年前, 小學既社科健(社會, 科學, 健教)三科合併為常識科
內容應該有所增減
有關地鐵同九廣鐵路既內容可能就咁被cut走
就算有D內容無cut走, 都可能因為syllabus修改而調過位
所以有部份學生可能會因syllabus執位而無學過某D topic
作為首批 TOC 的學生,由小一起的常識科,
在介紹香港交通一課中,只有介紹地下鐵路有多少個車站,
而未有背默路線圖一事(因學校而異,不過連常識書本也沒有路線圖,可況是「背默」路線圖)。
而在中學 EPA 課程中,更因為上課時間不足,
只有教學其中一部份的課程內容。
現今中一生更因三三四學制,而新增通識一科,其他人文學科的時間更大幅減少,
在每年 EPA、中史、歷史、地理授課時間大減前提下,有不少學校直接刪去 EPA 的交通內容。
不過現實上,EPA 的 syllabus 仍有香港交通一課。
不過,這些基本常識問題,不應等候課程內容教授,
背不完路線圖並非問題,可是未至於對車站名稱完全不理解。
(當考地理時,有不少考生連地圖閱讀/舉例,也未能正確引用現實中交通設施反證可達度高低,對小弟來說,只能一笑置之(原則上對小弟是一件好事))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9-3-3 22:05 編輯 ]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