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港鐵拉近東西貫全城」和「Where East Meets West」等字眼來代表東西鐵將於 8 月 16 日於紅磡站匯合。對於南環綫啟用,筆者當然看得出它以下的優點:
- 有助減輕荃灣綫(美孚至尖沙咀段)的擠迫情況;
- 新界西居民可用鐵路直達尖沙咀和理工等地;
- 新界東的也可以更直接地往返九龍站一帶(如 ICC 及圓方);
- 搭 MTR 由「尖沙咀→柯士甸站/九龍站」(或相反方向)無需要再過兩次海。
不過,西鐵綫延長至紅磡也有一些後遺症是不能忽視的。除了令尖東站由密車換疏車兼服務時間縮短外,早繁時於紅磡站駁隧巴的人龍也不能忽視。就算現時紅磡站只有東鐵綫的客源,早繁駁隧巴的人龍已經排到出閘口,不過聽 KC3555 話人流疏導速度都算幾快(因為用埋後門上巴士),通常由出閘排隊至上巴士都可以五分鐘內攪掂。但當下星期紅磡站加埋西綫的客源,隧巴的人龍分分鐘會排到月台的樓梯/自動電梯口,到時可能要等 7-10分鐘才上到巴士(不過都未必耐得過於東涌綫轉港島綫的時間,所以西鐵駁隧巴乃有吸引力)!仲有,以紅隧繁時的交通情況來講,要進一步加強隧巴服務來配合額外需求簡直是難上加難,因紅隧巴士 quota已經好爆柵!雖然現時紅隧口源源不絕的巴士可以應付到東鐵客的需求,但能唔能夠應付以下額外的需求(用 橙色字顥示)就很難保證了!
- 由西鐵來的客(預計這批駁隧巴客大多是往銅鑼灣/港島東)。話唔埋因中上環早繁的塞車令由元朗出銅鑼灣天后搭西鐵駁隧巴仲快過搭 968;同樣可能因中上環朝早塞車問題令 960B 同 969C 只能於下午開辦,話唔埋放工搭 960B 或 969C 的乘客,返工可能會搭西鐵至紅磡站駁 102、106 或 110 等路線(因轉車次數少過用東涌綫過海,且聽聞南昌站早繁南下也有擠唔上車的情況),這種新的通勤方式也形成 East(經港島東的隧巴)Meets West(西鐵綫)的另一意思。
- 就算新界西居民已習慣使用西隧巴士、邨巴和東涌綫過海,南環綫通車後當他們唔改變過海習慣。仍然會有原本於尖東站轉荃灣綫的東鐵過海客因新安排而改用紅磡站駁隧巴的客,幾日前聽香港新聞時,記者訪問一位習慣於尖東站轉荃灣綫過海的東鐵客,他說:「南環綫通車後過海至少要轉兩次車,首先要於紅磡站轉西鐵到尖東,之後又要行到尖沙咀駁荃灣綫,咁樣攪法就不如搭隧巴過海仲好過。」
一旦東鐵和西鐵駁隧巴客到站的速度快過巴士清客的速度,人龍只會越來越長,直至繁時完結為止。一旦紅隧早繁南下有 accident 影響隧巴埋站,恐怕隧巴人龍更會填滿東鐵月台大部分(即是整個西鐵月台),令紅磡站需要間歇性封閉,影響東鐵和西鐵列車服務,這樣就暫時不能 East Meets West 了!
沙中綫過海段一日未通車,這個鐵路網絡漏洞只會令 MTR 白白送走很多過海客給隧巴,使到紅磡站駁隧巴客只會居高不下甚至有增無減。鑑於沙中綫過海段工程遠遠落後於南環綫的通車,小弟以下的建議只不過為 2009 - 2019 這十年的空檔期「補鑊」,即是疏導/分流紅磡站駁隧巴客來「中和」南環綫通車對隧巴的額外需求,以免每朝早紅磡站都要實施人流官制措施。假如沙中綫過海段能夠於南環綫通車前啟用,樓主就肯定唔會寫本主題。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怎樣分流紅隧口往中西區方向的乘客?(二之一)
其實去年夏季(北半球為準)我已經 foresee到以上所講的問題,所以小弟當時已經於 hkitalk 提出一系列路線建議來疏導紅隧口巴士站的壓力,同時也減少進出中環及旺角的巴士數目來減少重疊。以下就是當時建議的 summary,本帖主要講西九往返港島西的路線重組,之後講東九/中九往返港島西的路線重組,最後就講去年未提過的港島東過海巴士新建議。紅色代表只限繁忙時間的路線。這些建議包括:
油尖旺及深水埗區←→灣仔/中西區:
104:白田←→金鐘( 早上特車:紅隧口→金鐘;下繁特車:告士打道→白田)
104:澤安→金鐘(早上)
304:白田←→中環大會堂(經佐敦北、西隧及西營盤)
304:澤安→中環大會堂(早上)
905:荔枝角←→灣仔碼頭(不經彌敦道,即深水埗直接出入大角咀)
301 也會被分拆成:
104 早上特車:紅隧口→金鐘
981(專利巴士)或 P1(港鐵巴士):大圍鐵路站→金鐘(經 8 幹及西隧)
新開辦 981 或 P1 的最初兩星期,301 仍會繼績運作,不過會把 301 班次逐步減少,令原本於紅隧口轉 301 往中上環的東鐵客有兩星期來熟習/習慣於大圍站駁新路線往中區,要 981 或 P1 第三星期運作才取消 301。這樣就能於早繁把部分東鐵駁隧巴客由紅磡站分流至大圍站,可減經紅磡站的壓力,亦能紓緩東鐵早繁時由大圍南下的擠迫情況。為彌補因 104 的縮短而同時方便中上環放工客接駁東鐵綫返家,981 或 P1 也設有下繁回程服務。
新八達通免費轉乘計劃
用於路線 104 和 904來填補「堅城/石塘咀←→花墟/石硤尾」的空白:
南行方向轉車站:彌敦道(聯合廣場);
北行方向轉車站:荔枝角道(基榮小學)。
重組後的路線會變成(註:藍字代表現有路線改動,或新路線要特別留意的地方 ,灰色代表原本路線,但被橙色的新路線取代):
路線 | 往港島方向 | 往九龍方向 | 104 | 白田→現時 104 路線→內告士打道(六國中心、東亞銀行港灣中心)→夏愨道→添馬街→金鐘(德立街) | 金鐘(德立街)→樂禮街→夏愨道→紅棉路→金鐘道→現時 104 路線→彌敦道→荔枝角道→太子道西→砵蘭街→汝州街→界限街→返回原本 104 路線→白田 | 304 | 白田→現時 104 路線→彌敦道→眾坊街→上海街→甘蕭街→欣翔道→ 3 幹→跟 905 路線入西營盤至中環→干諾道中→愛丁堡廣場→中環大會堂 | 中環大會堂→愛丁堡廣場→干諾道中→夏愨道→紅棉路→金鐘道→德輔道中→跟 905路線入西營盤→西隧→ 天橋→佐敦道→ 麗翔道→窩打老道→上海街→永星里→ 彌敦道→跟舊 104 路線(即經洗衣街)→白田 | 904 | 維持不變 | 堅城→跟現時 904 路線至彌敦道→荔枝角道→太子道西→砵蘭街→汝州街→楓樹街→長沙灣道→返回原本 904 路線→荔枝角 | 905 | 荔枝角→現時 905 路線→長沙灣道→南昌街→通州街→聚魚道→深旺道→博文街→櫻桃街→返回現時 905 路線→灣仔 | 灣仔→現時 905 路線→連翔道→櫻桃街→海暉道→深旺道→聚魚道→通州街→南昌街→長沙灣道→返回現時 905 路線→荔枝角 | 981 或
P1 | 大圍巴士總站→直入 8 幹→跟足 373A 路線→金鐘中信大廈對面為終站 | 金鐘(西)→跟 962X 路線入西隧→連翔道→ 8 幹→大圍站 |
路線重組後,以後應該點搭車呢?請參考以下的圖表:
| 美孚至
深水埗 | 石硤尾
花墟 | 太子站
旺角 | 大角咀
九龍站 | 油麻地 | 佐敦北 | 紅磡站 | 灣仔 | 905 | 104 | 104 | 905、
914(X) | 104 | 104 | 104、101、109 或 115 等 | 金鐘 | 905 | 104 | 104 | 905、914 | 104 | 104 | 104、101 或 109 等 | 中環 | 905 | 304 | 304 | 905、
914(X) | 304 | 304 | 101、111或 115 等 | 上環 | 905 | 304 | 304 | 905、
914(X) | 304 | 304 | 101、111或 115 等 | 西營盤 | 905 | 304 | 304 | 905 | 304 | 304、913 | 901 | 石塘咀
堅城 | 904 | 104互轉904 | 904 | 904 | 971 | 913、971 | 901 |
以上所顯示的 table 就證明路線重組後絕大部分的情況下都仍可以點到點直達目的地,不但無構成不便,反而會令搭車時間縮短。
關於建議 901(全日)和 913(繁時)之路線,請參閱下一個帖子。
班次及收費方面,請見下表:
路線 | (星期一至六)
繁時班次(分鐘) | 非繁時班次
(分鐘) | 過海車費 | 104(主線) | 5 - 6 | 12 - 15 | $9.3(包括下繁特車) | 104P(澤安特車) | 7:45 am 及 8:05 am | 暫停服務 | $9.3 | 104(P)(早上紅隧口特車) | 3 - 4 | $8.4(跟 301 收費) | 104(下繁告士打道特車) | 5 - 10 | $9.3 | 304 | 5 - 6 | 12 - 15 | $9.3 | 304(澤安特車) | 7:50 am 及 8:10 am | 暫停服務 | $9.3 | 904 | 6 - 10 | 10 - 20 | $9.3(新全程收費) | 905 | 5 - 6 | 12 - 15 | $9.8(全程)
$9.3(南昌街→灣仔)
$9.3(金鐘→荔枝角) | 981 | 4 - 6(早上南下)
8 - 15(下繁北上) | 暫停服務 | $16.0(跟 305) | P1 | $12.4(MTR 八達通收費)
$14.0(MTR 現金收費) |
註:若東鐵乘客用八達通於大圍站出閘,然後於指定時間內登上 P1,就 undo 於大圍站出閘所扣的費用,同時當該乘客搭 MTR 至中區來扣錢,下午回程搭 P1 駁東鐵收費模式也是類似。
若果閣下想知重組的背後原因,又或者對以上建議有保留,甚至懷疑它們的成效,請先看(或重溫)小弟去年的詳細解釋,並包括 quote 其他網友的看法和建議, 詳細內容(關於 104 同 905 重組)請按此處。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9-8-16 20:50 編輯 ] |
|
|
|
|
怎樣分流紅隧口往中西區方向的乘客?(二之二)
九龍城、黃大仙或觀塘區←→灣仔/中西區
註:紅色代表只限繁忙時間的路線,藍色代表只限非繁忙時間的路線。
101 全日分拆成:
101:上環港澳碼頭←→牛頭角
901:堅尼地城←→觀塘(裕民坊)
其中 901 來回會停紅磡鐵路站來方便西環客接駁東鐵。
113 於繁時分拆成:
113P:上環港澳碼頭←→彩虹
913:堅尼地城←→彩虹
非繁時打回原形至113:堅尼地城←→彩虹
619 同 641 方面,當到達金鐘時,建議它們往上環方向的路線對調,即 619 往上環加停海富中心入德輔道中,但 641 於夏愨道不停站上橋直駛干諾道中。
路線重組後,以後應該點搭車呢?請參考以下的圖表:
| 紅磡站 | 何文田 | 太子道西
界限街 | 馬頭圍
土瓜灣 | 聯合道
美東 | 太子道東 | 東頭
黃大仙
彩虹道 | 彩虹站 | 啟業
九龍灣站 | 牛頭角站
觀塘站 | 灣仔 | 101、113 或 115 等 | 103、109 或113 等 | 113(P) | 101、111或 115 | 113(P) | 101 | 111 或 113(P) | 101、111或 113(P) | 101、619 或 641 | 619 或 641
等 | 金鐘 | 101、104 或113等 | 109、113 等 | 113(P) | 101 或 111 | 113(P) | 101 | 111 或 113(P) | 101、111或 113(P) | 101 或 619 | 619 等 | 中上環 | 101、113或 115 等 | 109、113 等 | 113(P) | 101、111或 115 | 113(P) | 101 | 111 或 113(P) | 101、111或 113(P) | 101、619 或 641 | 619 或 641
等 | 西區 | 901 | 113
913 | 113
913 | 901 | 113
913 | 901 | 113
913 | 901 或 913 | 901 | 901 |
班次及收費方面,請見下表:
路線 | (星期一至六)
繁時班次(分鐘) | 非繁時班次
(分鐘) | 過海車費 | 101 | 3 - 4 | 6 | $9.3 | 901 | 7 - 8 | 15 | $9.8(全程)
$9.3(馬頭涌道→堅城) | 113 | 暫停服務
請搭 113P 或 913 | 10 - 15 | $9.8(全程)
$9.3(上環→彩虹)
$9.3(窩打老道→堅城) | 113P | 7 - 8(用 113 車隊) | 暫停服務
請搭 113 | $9.3 | 913 | 10 - 15
(用單層巴士) | $9.8(全程)
$9.3(窩打老道→堅城) |
重組後的路線會變成:
路線號碼 | 往九龍方向 | 往港島方向 | 101 | 照 N121 路線行駛,但只經太子道東直入觀塘道而不入彩虹道。 | 牛頭角巴士總站→佐敦谷北道→牛頭角道→返回原本 101 路線→德輔道中→禧利街→干諾道中→港澳碼頭通道→上環港澳碼頭 | 901 | 堅尼地城總站→原本 101 於西區路線→德輔道西→干諾道西(西行)→西隧→連翔道(南行)→匯翔道→廣東道→柯士甸道→暢運道→安運道→紅磡鐵道站(近 A3 出口)→暢運道→必嘉街→老龍坑街→溫思勞街→隧道→漆咸道北→返回原本 101 路線→觀塘(裕民坊) | 觀塘(裕民坊)→原本 101 路線→馬頭圍道 →浙江街→土瓜灣道→馬頭圍道→大沽街→寶其利街→機利士南路→暢運道→安運道→紅館巴士總站→暢運道→柯士甸道→連翔道→西隧→干諾道西→東邊街→皇后大道西→返回原本 101 路線→堅尼地城總站 | 113P | 上環港澳碼頭→港澳碼頭通道→干諾道中→原本 113 路線→彩虹 | 彩虹→原本 113 路線→德輔道中→禧利街→干諾道中→港澳碼頭通道→上環港澳碼頭 | 913 | 堅尼地城(卑路乍灣)→原本 113 於西區路線→德輔道西→干諾道西(西行)→西隧→連翔道→佐敦道→加士居道→衛理道→公主道→返回原本 113 路線→界限街→太子道西→聯合道→返回原本 113 路線→彩虹 | 彩虹→原本 113 路線→窩打老道→衛理道→加士居道→甘肅街→欣翔道→海泓道→西九公路→西隧→干諾道西→東邊街→德輔道西→返回原本 113 路線→堅尼地城(卑路乍灣) |
以上 901 行車路線可看到東鐵駁隧巴不一定要在紅隧口收費廣場上落客,往返港島西區的東鐵客也可於紅磡站的 concourse level 外面接駁 901,再加埋上個帖子所提的早繁「東鐵→中區」同下繁「中區→東鐵」可用大圍站接駁,這樣就能雙管齊下來疏導紅隧口的巴士人龍,也製造出 East(東鐵綫)Meets West(西隧巴 901)的另一意思!
若果閣下想知重組的背後原因,又或者對以上建議有保留,甚至懷疑它們的成效,請先看(或重溫)小弟去年的詳細解釋,並包括 quote 其他網友的看法和建議, 詳細內容(關於 101 同 113 重組)請按此處。
其實以上不論是 104 及 905 重組、301 分拆、同 101 及 113 重組,樓主去年已經反映給運輸署、相關區議會、甚至立法會之交通事務委員會聽,最初運輸署話因我的重組建議會影響太多市民的搭車習慣而 say no,不過經小弟的說服後,運輸署今年 2 月初終於唔再否決,只不過對小弟的以上建議採取「觀望」態度,即是他們會監察乘客需求才決定會不會採用以上建議。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9-10-30 22:30 編輯 ] |
|
|
|
|
Last But Not Least,港島東的隧巴
要紓緩往港島東方向的隧巴人龍,除了去年 5 月開辦的 307P 外,於最近幾個月內 C1 版發現有幾條早繁路線也可以做到這效果,但並唔代表全部都要開,你們可建議開辦其中一至兩條客量較有 potential 的路線,它們是:
- 316:慈雲山→天后鐵路站(路線由樓主於 7 月 24 日建議,不過後來跟網友的意見把港島區服務範圍調整)
- 606X:黃大仙→小西灣藍灣半島(小弟之前已有構思,但之前未有空詳細 describe)
- 678P:上水→天后/銅鑼灣(路線最初由3AD60 於 3 月 16 日建議,不過小弟的北區路線唔係跟足他/她的)
- 683:大圍鐵路站← →小西灣邨(路線最初由volvo_chan 於 5 月 11 日建議,不過小弟覺得只做早繁南下已經足夠 serve到 purpose,和本人 prefer 由沙田市中心開,同埋去到柴灣東工業區已經好足夠,冇需入小西灣),變成「沙田鐵路站→柴灣東」。
- P2:同修改後的 683 路線一樣,只不過是港鐵巴士繁時紓緩線。
它們的服務範圍如下:
路線 | 九龍/新界區經 | Express Zone | 港島區經 | 全程收 | 備註 | 316 | 慈雲山、富山、彩虹道、新蒲崗內街出太子道東(東行) | 觀塘繞道、東隧 | 西灣河至天后 | $ 9.8
(跟 116) | 雖然不會減少紅磡站駁隧巴的人流,但可吸引106 同 116 的上游客分別改搭 606X 或316,令 106 及 116 騰出多些空間給下游客,包括紅隧口那一批。 | 606X | 黃大仙、彩虹道、太子道東(西行暫時不停站直至於世運公園 U-turn)、太子道東(東行繼續停站) | 觀塘繞道、東隧 | 北角東至小西灣藍灣半島 | $ 9.8
(跟 106) | 678(P) | 新運路(上水站至粉嶺站)、沙頭角公路(近祥華)、馬會道、繞經華明 | 粉嶺公路至東隧 | 西灣河至天后或銅鑼灣 | $ 21.6
(跟 373A) | 鑑於沙田及大埔區已有巴士直達港島東,北區也可考慮開類似路線來吸納部分東鐵駁隧巴往東區的北區居民。 | 683 | 沙田鐵路站、鄉事會路(瀝源)、沙田圍路 | 威爾斯醫院上橋直入 2 幹南下 | 北角東至柴灣東 | $ 16.0
(跟 182) | 東鐵乘客可以於沙田站接駁 683 往港島東,減輕紅磡站的壓力。 | P2 | 大致上同 683 一樣, 不過唔停任何隧道收費廣場, 新界區只限上車, 港島區只限落車。 | $ 14.2(跟 MTR 八達通收費)
$ 16.0(MTR現金收費) | 若東鐵乘客用八達通於沙田站出閘,然後於指定時間內登上 P2,就 undo 於沙田站出閘所扣的費用,同時當該乘客搭 MTR 至港島東來扣錢。 |
坦白講,這些早繁南下路線的班次一定比不上 102 或 116 等老牌隧巴線,不過希望能選以上其中一至兩條客量較有保證的路線,這樣才能用較「似樣」的班次運作(如大約 8-10分鐘一班,像 934/935早上的班次),令這些東隧線能夠吸引原本搭紅隧巴士的乘客改搭,這樣才能起到顯著的分流作用。
不知你們 prefer哪一兩條呢?歡迎你們討論,同時請解釋你的看法。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9-8-11 23:07 編輯 ] |
|
|
|
|
係#1度有個好minor既問題證清番先,其實去東區果組既路線,係排左上橋之後,係再U-trun番去尖沙咀方向;而清人流果度,通常有時都有吉車係紅隧起載(eg 118)。
#2裡面d西隧線,能否簡化九龍區的行車路線?如901可否行加士居道及佐敦道入西隧?而913亦可否不經何文田區?
#3的我冇意見。 |
|
LL3850
|
|
|
唔停紅隧,全日唔停定係特定時間唔停?
現有部分紅隧線是否有不停紅隧的特車?
至於104果度,佢應該係繁時拆,但大大個港鐵站係隔離的話........
而913果度,我咪話唔主張兜入何文田的中心地帶,一係原有113路線去到窩打老道,右轉直行亞皆老街,去到旺角街市跟905入西隧,但九龍區頭/尾站係九龍醫院(唔計西隧巴士站)。901果度我係#4比左意見。
不過綜觀樓主的建議,佢原意係想分流部分路線和乘客落西隧,但係規劃上可以做得好d,西隧果批路線做得直接少少。 |
|
LL3850
|
|
|
原帖由 Ka-Lun 於 2009-8-12 11:4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由西鐵來的客(預計這批駁隧巴客大多是往銅鑼灣/港島東)。話唔埋因中上環早繁的塞車令由元朗出銅鑼灣天后搭西鐵駁隧巴仲快過搭 968;同樣可能因中上環朝早塞車問題令 960B 同 969C 只能於下午開辦,話唔埋放工搭 960B 或 969C 的乘客,返工可能會搭西鐵至紅磡站駁 102、106 或 110 等路線(因轉車次數少過用東涌綫過海,且聽聞南昌站早繁南下也有擠唔上車的情況),這種新的通勤方式也形成 East(經港島東的隧巴)Meets West(西鐵綫)的另一意思。
正正就係小弟既用家想法
收工可以搭 960B,但開工就一定要轉車
一係 960 上環轉港鐵,一係就全程港鐵轉轉轉
但兩個方法都要一小時,甚至以上
如果 38 分鐘去到紅磡 + 102/106/110 三飛
時間唔差得遠的話都幾吸引
不過 102/106/110 叫三飛但都係慢車
如果睇準港島東商業區既客源
開辦經紅隧既晨早特別線特快往港島東
經東區走廊,跟 307P 停站就一流喇
[ 本帖最後由 asv2 於 2009-8-12 20:22 編輯 ] |
|
|
|
|
應該話,早繁的班次應該比特車做...(呢個樓主都講左...)
其實紅隧塞車其中一個原因就係巴士太多,將一D線唔停紅隧轉車站雖然只係解決左少少問題,不過起碼好過唔做先....
仲有,我的字眼就係話左唔贊成將條線入埋何文田...其實有條109,暫時唔見得條109有好多人上....
[ 本帖最後由 brianso 於 2009-8-12 20:41 編輯 ] |
|
|
|
|
謝謝你們的回應,小弟都承認 901 的路線是復雜了 D,不過咁行的目的有兩個原因:
- 若 104 縮至金鐘後,西營盤至堅尼地城的居民想往返紅磡站駁東鐵就要依賴 901,他們也可以搭 901 於柯士甸站駁西鐵。若果行加士居道及佐敦道,往港島方向離開紅磡站後可經暢運道及漆咸道南入加士居道,但相反方向經加士居道入紅磡站的話就要同紅隧車龍一齊排隊
!
- 要避開最繁忙的道路,盡量以最短時間往返西環同紅磡站之間。當然柯士甸道都一樣有機會塞,但比起加士居道的紅隧車龍同埋上環至灣仔一帶的交通情況應該會好一點。
一旦 113 於繁時分拆成 113P 同 913,113P 的總站將設於港澳碼頭,繁時就要依賴 913 來服務「整個西環←→原本 113 所經的九龍區」之間,若果 913 唔經何文田的話,即是繁時變相取消「西環←→何文田」之間的巴士服務,雖然往返兩地之間的乘客稀少,但要取消此類服務都要過得附近居民同區議會這些關卡,例如運輸署曾經想取消 110 同 694 等路線都遇到反對聲音。只不過 913 無需經紅磡站,因 901 已服務「西環←→紅磡站」之間。若果真是想 913 快 D,不如用窩打老道(油痲地段)直接出入西隧好過。
[ 本帖最後由 Ka-Lun 於 2009-8-12 08:27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