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UCR683 於 2009-12-26 22:23 發表 
我只能夠說,將來要獲得港鐵路線系統的詳細技術資訊,只會難上加難—
除非鐵路公司能夠公開更多被鐵路迷所謂的「獨家及內部資訊」。
冇法la,而家MTR以商業原則運作ma
所謂的「獨家及內部資訊」都變成機密ma
變成私人機構咁
邊可以同公營機構咁可以公開部份技術資訊呢...
似乎吞併左之後公司的問題比以前多多
前線員工態度差左
MTR成立30週年也冇咩活動搞 (擔心鐵膠形象問題?!)
佔得最重的業務:物業管理
也被前線員工及小業主鬧到翻天覆地
被批評為太專制、太黑喑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9-12-27 01:29 發表 
港鐵九鐵其實都係政府有股權, 未合併前可以做到世仇咁
車票聯程優惠, 或者一票制根本唔係要合併先有
一間係全資公司,一間係上市公司,要顧慮既野分別好大
而兩鐵未合併前係冇港鐵呢樣野 |
|
今期流行:690是原罪
|
|
|
其實九十年代時已合併的話對香港的鐵路發展可能會更好 |
|
零容忍小巴不公平違規的問題
|
|
|
原帖由 AL_71 於 2009-12-27 13:28 發表 
似乎吞併左之後公司的問題比以前多多
前線員工態度差左
我覺得合併後,前線員工態度變得比以前更好。
好似八月時推出 $370 / $470 全月通,我到西鐵客務中心詢問有關安排、問左好幾條問題,職員都滿面笑容,好耐心地回答。 |
|
|
|
|
原帖由 cat666 於 2009-12-27 00:00 發表 
教訓是:1.太籠斷市場。無歒不是最寂寞是無比較。
2.不要太信政府、給大家平一点就舉手支持合併。(其實透過八達通大可做到今日減價的效果)
3.鐡路公司成為全港最大地産公司、而控制資産在於一小撮人身上。
4.一個長官意志加 ...
政府信唔過呢個教訓教左十年多架啦 |
|
咪打咁多有色飛機文啦,工程師
|
|
|
原帖由 hkstudent 於 2009-12-27 18:57 發表 
其實九十年代時已合併的話對香港的鐵路發展可能會更好
其實有一點我十分費解,當時地鐵和九鐵同樣是政府全資擁有,為甚麼當年政府要成立地鐵,而不是九鐵經營前地鐵路線呢?
如果當年政府不成立地鐵,根本不用搞合併。 |
|
愛車:九巴ATE189(LN9267)、新巴5787(VX1817)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9-12-27 19:58 發表 
我覺得合併後,前線員工態度變得比以前更好。
好似八月時推出 $370 / $470 全月通,我到西鐵客務中心詢問有關安排、問左好幾條問題,職員都滿面笑容,好耐心地回答。 ...
不過前地鐵線既員工一樣係無咩笑容,態度一般.. |
|
鄉趕鐵路 用錢鋪出新里程
|
|
|
原帖由 LN9267 於 2009-12-27 21:36 發表 
其實有一點我十分費解,當時地鐵和九鐵同樣是政府全資擁有,為甚麼當年政府要成立地鐵,而不是九鐵經營前地鐵路線呢?
如果當年政府不成立地鐵,根本不用搞合併。 ...
城際鐵路和市內集體運輸系統由兩間不同公司經營,看來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
|
|
|
|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9-12-27 22:26 發表 
城際鐵路和市內集體運輸系統由兩間不同公司經營,看來是最正常不過的事。
可是九廣鐵路不務正業,當時興建西鐵,與政府提出九鐵也有能力興建,要與地鐵公司公平競爭,結果導致現在的結果。 |
|
|
|
|
原帖由 himchan 於 2009-12-27 22:39 發表 
可是九廣鐵路不務正業,當時興建西鐵,與政府提出九鐵也有能力興建,要與地鐵公司公平競爭,結果導致現在的結果。
咁當時又有另一個原因,
就係地鐵起緊機場鐵路, 個資本支出同埋負債有番咁上下
由九鐵去起西鐵的話, 財務負擔方面會好 d
再加上北環線、南環線等會將東西鐵連埋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