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053h4 於 2010-1-20 17:47 發表 
直通車190, 高鐵180, 如果乘客不選擇, 減少班次是必然
你不會認為, 現時巳被廣為批評又舊又慢的直通車, 是選客首選罷
我不知直通車常客,也沒有甚麼渠道知道客量數據,
只是有興趣想知,究竟每日有多少比例乘客是在常平上落車,
而佛山、肇慶既班次又有多少乘客?
直通車會取得不足為期,我只是想這些乘客會否有"處置"? |
|
Your global lifestyle partner..
|
|
|
想問下,國內代售點可否出售直通車?
另外而家是否在個別優質代售點可以出售學生票? |
|
Your global lifestyle partner..
|
|
|
回復 20# 的帖子
再三強調一遍,分析問題只有條件前提一樣才有意義,要討論武廣就只看武廣區間的臨客,否則給你加一趟直達哈爾濱的臨客有意思嗎?那武廣區間的臨客是怎么樣的呢?減少6對。
滬九直通車。是因為打折?對不起旅客才不管你打幾折,他只管我要付多少錢?您買東西的時候是看價錢還是看折扣的呢?這就更說明先前的票價不合理。如果未來的香港高鐵票價超乎大家的承受能力,照樣賣不動。
香港人的角度沒錯,不過我一點都沒有看出來香港人角度是什么?是要快速?還是要其它的?內地的高鐵建設經驗在香港就沒有借鑒意義? |
|
|
|
|
回復 21# 的帖子
代售點可以,不過只出國鐵列車預售期內的直通車車票,如果預售期是10天,那么就只能出10天以內的直通車車票(含開車當日)。不過由于直通車(這里指的是滬港直通車)車票緊張,所以一般基本沒戲。如果要買預售60天的直通車車票,則只能在上海站直通車專窗購買(應該是9號窗口或者12號窗口),其它窗口不出票。學生票隨時都是可以買的,而的確也是有這么買的,盡管不多。另外再做一筆回復,滬九直通車的客運目前是好得不能再好,如果您要反駁我的觀點,請拿出具體證據,我的證據?問問港鐵就知道了。好了,我不會再作回復,因為內地有句俗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現在就該“掛起”了。
[ 本帖最後由 panda9000 於 2010-1-21 17:48 編輯 ] |
|
|
|
|
先祝樓主在香港生活愉快。
小弟同意樓主 「即使自己支持某一方的觀點,也應在事實的基礎上以理服人,切忌感情用事。」的原則
而小弟亦非常贊同 3樓 DIH兄的意見,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建不建鐵路」這樣簡單,
DIH 兄已經描述得很詳細,不再多述了。
但小弟覺得,香港與國內有一點很不同的地方就是只要來往國內,就需要進行邊檢手續
而現時口岸(特別是羅湖口岸)持續飽和情況已經不是甚麼新鮮事了。
雖然說福田口岸可以替往福田、南山區起了一定的分流作用;但畢竟再要往深圳以北
暫時還是要靠羅湖,每次過關,人還是那麼多。
再重申,高鐵未必是最佳的方案,但不能否定高鐵會是其中一個舒緩上述情況的可行辦法。
如果北環線能過河直插福田站作邊檢、轉乘,其實小弟會傾向北環方案
當然,這個想法,比起錦上路,比起只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
p.s.> 另外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樓主,廣深港高鐵中廣深段的爭議情況如何 ?
感覺上好像很順利,突然就聽說快建好,如期通車云云。 |
|
沙田墟‧錦英苑 87D
|
|
|
不知什么時候滬九直通車是托著幾節空車廂進港的?您再三強調沒有證據的論斷不知從何而來?
光看總量有什么意思?假設說現在去羅湖的運力很緊張,結果港鐵宣布每日減少羅湖的班次6班,但加開到落馬洲的班次16班,你喜歡這樣的“總量增加”嗎?這就是我前面所說港人的“天真、可愛”,當然不是指所有港人。
統計數據足以說明滬九直通車的火爆,而可以告訴閣下的是2009年的旅客較之2008年還有增長。要問滬九直通車的車票緊張不緊張,上海站的售票車間最有發言權。
很抱歉,武廣高鐵又要讓閣下感到失望了,據悉目前10天內京廣線武廣區間所有普速車車票已經全部售罄,武廣高鐵的情況依舊沒有什么起色。老百姓最終還是用腳投了票。
至于先前討論的不同等級線路造價差異較大的問題,補充一點,鐵路部門說了,武廣要降價,高鐵就要虧損,是不是票價虛高自己去掂量吧。
謝謝28樓的美好祝愿。我對此表示贊同,無論是不是高鐵,我們都需要找出一個最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
內地的鐵路建設不必香港,不會有什么太大爭議的,領導說怎么修就怎么修,調個水價的聽證會竟然全票贊同水價提升。所以還望港人務必珍惜“多元”的文化環境。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