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便有個銀行博物館,工商銀行搞的
座落上海工行的其中一層
門票是$5
相信對工行來說
這個博物館也不會有盈利的 |
|
|
|
|
原帖由 彤 於 2010-4-27 20:38 發表 
或者這兒有人的思想古泥了點,但保育,絕不是將東西關進博物館,珍而重之蓋一個透明膠箱。大概官僚也持守這個思想,以至現時單單發展一個街頭賣藝也苟泥枝節,辦不出甚麼事來。
但真正的保育,是在受到保護下,仍然維持與人以至社會的雙向互動,現今九巴的方式談不上保育。古董巴士的出路,以商業模式營運,無疑是現時可見的出路,也是這批古董與民間互動的方式。這是一群長了腿、生來要走的古董,空喊劏下留車之前,就請看看現時香港的事實。
呢一點我十分同意,特別是當我去完UNESCO個會回來後更明白
保育是每一天的生活 - 就是指人的活動, 才使地方或物件有生命力.
九記現時keep車,的確是用PR角度出發多於真正的保育 - 就如藍屋,留屋留人才有意義, 而不是和昌大押那種"活化"成高級餐廳的割裂式偽保育行為, 不過在呢一刻, 如果連叫停都不先叫停, 未來當企業以至市民明白時, 就無育好保了, 就如沒有人去叫"保育恐龍"一樣, 因為, 已經不存在了. 我們要多謝當天的李日新, 沒有他, HK104 已去了堆田區, 他買下此車復修的一剎, 已經是行出了保育的第一步, 再買下2台AEC Routemaster 供城巴作開頂車出租, 是更進一步!
這也是我一直為尖碼巴士總站咁堅持的原因 - 沒有了市民日常搭天星過海,搭巴士轉船車等出行生活, 就算天天有巴士吉車入尖碼遊街, 天星天天吉船過維港, 跟本已沒有意義, 因為沒有了真正的亙動性
台灣就有幾個例子, 彰化扇形車庫就如尖碼巴士總站一般, 政府想拆但民間人士及鐵路迷大力反對先逃過一劫, 現時更開放供人參觀同時繼續維修台鐵列車, 是真保育, 台北後站(昔日台鐵淡水線車站)改變成台北後站廣場並放了一卡舊火車, 前面一個小花園, 沒有了那種亙動性, 只淪為一個平凡的公園...
車,是用來行的~! 如果九記真係唔打算要果4架車, 放生佢地啦! (俾有心買佢保留或營運的人士或機構吧!)
[ 本帖最後由 leslie 於 2010-4-28 00:50 編輯 ] |
|
L. Chan - 我們堅持才有希望!
|
|
|
其實呢件事早在發生在肥佬劉年代,
當年我的確想keep LF,但因為$及有好多問題要考慮而無做,
結果佢都縮沙啦!
到今日長牛事件,亦都係想keep某一部開頂巴,無須還原(工程太大),及同樣係個backup問題........等!
當然認同部份樓主既意見,今日有部份巴迷所keep的車情況唔算太好,但今日唔去賞試,要靠一個活在古代的政府幫助?
如果巴迷們唔團結,唔賞試做開荒牛,到某年某日,今日行駛中的巴士退役,他們可能會有人行番我們今日的路.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