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有而家啲 Yen 去到 8.5,計匯率可能會仲貴。
相反啲歐洲車如果計歐羅而家已有 11 跌到 9.6,點都會平啲啦 (歐債危機其實歐羅仲可能跌,咁車價計港紙仲可能會再平,那麼如果買部 Mercedes Benz O500LE 平過入日本車的話,你會點揀?)
大陸車唔係唔得,不過我想他們技術同安全等等方面可能仲有提升空間。
要知買架車返來,車價平之外,仲要保養架,如果保養貴的話咁不如買架貴少少的車少啲保養無咁傷。
再者,一個新型號要有好多配件之類,我不熟車款,但相信如果買返果幾大牌子的話要 Parts 都唔會咁麻煩。即使係 ASB/ASC,在香港都有代理容易搞。
看看 APM1 就知啦。
三年一換?如果係咁巴士公司好可能要咁特別為批車提供新的折舊計算方法,又有排搞。
再者如果係咁的話,其他方面的成本例如訓練,或者內籠等等又一筆。人民幣升緊值架,你話特平過多三年又升值大陸又通脹咁搞法換到第三次分分鐘貴過買一部貴價車添
[ 本帖最後由 MetroLine 於 2010-6-17 22:21 編輯 ] |
|
|
|
|
區內線我想 AVC 已經能夠擔當重任
仲有我不清楚你用啲咩 Term,不過我看到似乎你只係講緊副引擎,那麼個底盤同個車身唔駛錢呀?仲有內部裝修,九巴一向用歐洲座椅,用中國製的不是不行,不過舒適度就差得遠了。
小弟有幸在澳洲住在一個有大陸 BCI 車身同澳洲 Volgren 車身行同一條線的地方,啲 BCI 車的椅超硬勁唔好坐 (新車的時候有某廣東省的招紙再後面的),批車仲要成日刮底,咁搞法唔好話三年一換,香港咁多山路,如果找批大陸車行我真係怕一年一換都唔掂呀! |
|
|
|
|
原帖由 MetroLine 於 2010-6-18 22:22 發表 
區內線我想 AVC 已經能夠擔當重任
仲有我不清楚你用啲咩 Term,不過我看到似乎你只係講緊副引擎,那麼個底盤同個車身唔駛錢呀?仲有內部裝修,九巴一向用歐洲座椅,用中國製的不是不行,不過舒適度就差得遠了。
小弟有幸在澳洲住 ...
不如入d 無冷氣gei單層行無咩人搭果d線 可能會慳到錢 |
|
|
|
|
原帖由 denway 於 2010-6-19 08:15 發表 
是非空调的整车12、3万。不是发动机~区内线座椅不用多装搞个大水塘位,后山装几张凳仔就得喇。香港的山路有几差,够大陆山区的山路差吗?国产车仔出了名是越野车,再差的泥路也无问题 还有你讲会拖底的BCI是低地板车吧?我讲 ... 但如果要符合香港排放既大陸車隨時比你報個價貴幾倍呢,
香港而家已經入緊歐5偈喇...大陸車都要用外國引掣先做到啦(?)
到頭來咪仲貴?
加上大陸車係難打理, 旅遊巴唔少用唔夠幾年就唔要 |
|
|
|
|
唔係否認大陸車快買快用快換的好處.
亦認同成日換新車係大陸車好處.
但呢個優點睇怕係旅遊巴界先用得著
所以家下先咁多大陸旅遊巴殺入香港
好話唔好聽架五洲蟲咁跑左幾年就瓜老襯都冇咁心痛
用大陸車仲可以成日同d客講我d車全係新車,點桃木內裝,新.Etc
總會舒服過部內龍殘到七采的西雞.
但香港如果係講緊公共巴士真係講可靠耐用,
要的係安全,穩定,唔係你三日唔埋兩日打開個引擎蓋又擺街
再唔係冇啦啦又自己著火咁.(唔係話英國車唔著火.但澳門同大陸d燒通頂新聞真係嚇死)
平價買部大陸車番來,避震又差,機械又唔得
你話可以照歐洲標準用晒康明斯+ZF,再用晒ZF車軸,
但好多版友都講過,你用得歐洲標準砌部大陸車仲貴過買部歐洲車.
機械用左歐洲車,又唔代表佢條陣個裝工/車身裝工好過歐洲(in fact係冇可能好過歐洲大廠)
咁計過條數,又要乎合香港的公共巴士標準,又要平,暫時都未做到咁仲買大陸車做乜.
PS:香港的巴士公司咁多年來,連買原廠engine定cummins定係gardner(以前)都覺有單一偏好,誓不兩立.
你仲點叫佢地試玉柴 |
|
拆樓捉貓隊之珠寶成色鑒定員.
|
|
|
日本車排氣標準唔係跟歐盟,係自家標準(正如美加都有另一套標準),
正如當日香港轉歐四日本車都要遲3個月先有岩規格新車,而且日本
廠純做本土生意已經夠食,出口唔會多,而且出口車唔會跟日本本土
最靚規格,真係跟既價錢又唔平,耐用程度一般,價錢又不及中國同南韓
香港而家做校巴部分都轉買國產車,過境tour都買國產同歐洲車,加埋
匯率問題,結果買歐洲車點都好過買日本車,起碼品牌選擇點都多過日本先 |
|
益童學校,全民教育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