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12A 於 2010-8-27 00:54 發表 
多謝各位回覆
兩個問題, 一, 全日線由非特快線轉特快線, 一般情況下, 需要加價嗎
假設例子 : 將41A轉型做半特快線, 不經長沙灣道
全日線由非特快線轉特快線係指
1) 全日非特快線轉全日特快線 ? (e.g.13K-->11X)
2) 全日非特快線的部份班次轉非全日特快線? (e.g. 86C-->86X)
3) 全日線由非特快線轉半特快線
如果係3, 咁麻煩閣下解釋甚麼叫半特快線,
因為根據閣下的例子(41A不經長沙灣道), 其實都可以叫特快線
另外, 72/72B VS 72X, 呢類特快和非特快曾同時存在的路線, 又會唔會包括閣下研究範圍?
[ 本帖最後由 kiwai 於 2010-8-27 09:27 編輯 ] |
|
|
|
|
順道問多個問題
點解在路情差唔多既情況下,過海巴士線比唔駛過海既巴士線,一般都收多$4呢?
每個乘客都比$4黎比隧道費係唔係貴得濟呢?
東隧3軸雙層巴士收$100,紅隧3軸雙層巴士收$25
301 (5.4km $8.4) vs 14b (5.9km $4.4)
601 (15.9km $9.8) vs 89 (15.6km $5.8)
277x (35km $13) vs 681 (31km $19) |
|
|
|
|
原帖由 平田巴總站長 於 2010-8-27 09:24 發表 
順道問多個問題
點解在路情差唔多既情況下,過海巴士線比唔駛過海既巴士線,一般都收多$4呢?
每個乘客都比$4黎比隧道費係唔係貴得濟呢?
東隧3軸雙層巴士收$100,紅隧3軸雙層巴士收$25
301 (5.4km $8.4) vs 14b (5.9km $ ...
地鐵在八十年代後期至九十年代的過海車費相對越來越貴,
令巴士在隧道線的加幅亦比較高. |
|
|
|
|
原帖由 kiwai 於 2010-8-27 07:43 發表 
全日線由非特快線轉特快線係指
1) 全日非特快線轉全日特快線 ? (e.g.13K-->11X)
2) 全日非特快線的部份班次轉非全日特快線? (e.g. 86C-->86X)
3) 全日線由非特快線轉半特快線
如果係3, 咁麻煩閣下解釋甚麼叫半 ...
謝謝指正, 41A應該係 (1)
我忘記了之前一輪屯門晨早線轉特快的例子
(2) 那兒, 有同事收過建議係將86C轉特快, 經曾大屋上公路
不知道這樣做的話, 對收費有什麼影響
再謝 |
|
九巴十六 與你在 GA5505 相見
|
|
|
原帖由 平田巴總站長 於 2010-8-27 09:24 發表 
順道問多個問題
點解在路情差唔多既情況下,過海巴士線比唔駛過海既巴士線,一般都收多$4呢?
每個乘客都比$4黎比隧道費係唔係貴得濟呢?
東隧3軸雙層巴士收$100,紅隧3軸雙層巴士收$25
301 (5.4km $8.4) vs 14b (5.9km $ ...
差 $4 好大程度上只係巧合
過海線收得貴, 可以話係競爭問題: 主要競爭者地鐵都收得貴
加上歷史原因 (或曰: 藉口) |
|
|
|
|
我覺得一條路線行到去同收費等級表下一級相同o既里數就應該要有分段啦, 如果唔係巴士公司會有誘因拉長路線來跳上較高的收費級別。
舉268B為例, 用google map 度過, 如果佢以元朗西做總站, 會比而家o係朗屏西鐵站做總站短左4.4公里(朗屏方向)及3.2公里(紅磡方向), 總里數會少於35公里, 而唔係而家o既36.1公里, 如果根據九巴收費等級表, 35公里以下路線最多收$14.1, 而下一個里數組別 (47公里以下)就可以收最多$17.2。
如果268b會根據收費等級表來設定分段收費, 咁就算佢依然以朗屏站做總站都好, 佢去到大馬路都只可以收$14.1, 而唔會好似而家咁收多$2.4。 |
|
|
|
|
原帖由 12A 於 2010-8-27 17:01 發表 
(2) 那兒, 有同事收過建議係將86C轉特快, 經曾大屋上公路
不知道這樣做的話, 對收費有什麼影響
再謝 ...
2) 應該對收費沒有影響
想當年81c都係經曾大屋後左轉上獅子山隧道公路出九龍, 後來先經大圍
改路時, 巴士收費並沒有任何改變
依家只係case掉轉而已 |
|
|
|
|
補充一點資料先:
巴士車費是受公共巴士服務條例 (230章第 13 條) 的規限,巴士路線需要經行會訂明車費等級,
但沒有明文規定分段收費
原帖由 leochill 於 2010-8-27 17:29 發表
我覺得一條路線行到去同收費等級表下一級相同o既里數就應該要有分段啦, 如果唔係巴士公司會有誘因拉長路線來跳上較高的收費級別。
舉268B為例, 用google map 度過, 如果佢以元朗西做總站, 會比而家o係朗屏西鐵站做總站短左4.4公里(朗屏方向)及3.2公里(紅磡方向), 總里數會少於35公里, 而唔係而家o既36.1公里, 如果根據九巴收費等級表, 35公里以下路線最多收$14.1, 而下一個里數組別 (47公里以下)就可以收最多$17.2。
如果268b會根據收費等級表來設定分段收費, 咁就算佢依然以朗屏站做總站都好, 佢去到大馬路都只可以收$14.1, 而唔會好似而家咁收多$2.4。
這個應該與 269B 當年拆線時的歷史因素有關,即使是 269B 當年的
元朗特車、甚或 68B/268B/269B 的年代,去元朗的車費都是收足 $16.5。
後尾即使拆線成功,九巴可能是沒有理由因此打自己咀巴而加一個分段...
(補充: 現時 269B 的官方行車里數是 40.7km)
原帖由 12A 於 2010-8-27 00:54 發表
多謝各位回覆
二, 樓上有人講到分段收費是受區議會影響,
那樣過往由區議會爭取回來的分段收費, 是以什麼理據說服到巴士公司
九巴 5 號重返尖沙咀碼頭,而在第一分站即加 $4.4 分段算不算?
因路線本身延長後已令乘客變相搭 5c/28 而多付了車費...
見有關黃大仙區交運會文件 (第28段開始):
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 ... /3_TTC%5BM9R%5D.pdf
其實較多的情況,都是因為路線重整、替代服務有關先成為最大牙力...
(也請站友提供有關例子,印象中好像不多,E21A 東涌短途分段是否都係區議會爭取?)
原帖由 12A 於 2010-8-27 17:01 發表
謝謝指正, 41A應該係 (1)
我忘記了之前一輪屯門晨早線轉特快的例子
閣下所指的屯門晨早線轉特快,其實不經美孚前,車費等級已經是比正常路線不同。
如果計未全冷前 + 2008 調整收費前,該批特快線收費一早就高於往旺角的,
但低於直出尖沙咀的路線:
58x,59x,60x,67x: $8.2/$11.8 > 全冷 $10.7
63x: $12.8 (計屯門區內分段、未加價前及經尖沙咀)
260x: $13.0
這批特別巴士線,主要分 3 級 (2008年印象中好似冇加價):
252B: $11.5 (行下路收費較平)
257B/259C/260B/261B: $12.1
259B: $12.6 (未延長時好似都係 $12.1)
既然大家又講起沙田區的例子,又討論分段,又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個路線相同,
但三線收費不同的例子 (假如由沙田市中心到火炭):
搭 81K 收 $3.9 (多$0.2轉車客),
搭 80M 收 $4.8,
搭 85 收 $5.0 (分段)
以上三條路線都是接近同站、同時間,但收費和轉乘優惠內容卻有不同。
除 81K 多上落外,80M/85 兩線在路線效率上,又未至於有極明顯的分別...
[ 本帖最後由 WR309 於 2010-8-28 01:35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