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由於港鐵是一個鐵路網絡,網絡內是採用開放式運作,乘客進入網絡後可轉乘不同的鐵路線,因此並沒有個別路線的載客量,上述數字以乘客
入閘數字計算。
咁即係 TSW - LAK , SHW - CHW , TUM - MEF, AUS - HUH 入閘但會搭 TCL 嘅客一個都無計到啦
難怪 TCL 少人得咁厲害
[ 本帖最後由 kp3011 於 2011-1-12 18:49 編輯 ] |
|
|
|
|
平均載客率是計雙向的吧!
不然怎麼西鐵綫和東涌綫的數值都不算高...... |
|
|
|
|
原帖由 182170 於 2011-1-12 18:24 發表 
以下是立法會關於港鐵載客量及服務的新聞公報
立法會十九題︰港鐵載客量及服務
各鐵路線*不同時段的班次、車廂數目、載客量、載客率及座位數目 [PDF 檔案]
*各鐵路線為:東鐵線、西鐵線、東涌線、馬鞍山線、將軍澳線、 ...
睇佢下面既註釋..."上述數字以乘客入閘數字計算"...
咁實際應該差好遠...
回程既人唔係果條線入閘就已經冇計到...
假設我...
朝早坐巴士由將軍澳出銅鑼灣
放工坐地鐵由銅鑼灣番將軍澳
咁呢個日載客數字就完全會唔包括我,但我竟然又真係o係將軍澳出閘喎...
另外上面幾位都講過,轉車客亦冇計...
假設我觀塘上車過海,又係會唔計...
所以個pdf d數字反映唔到真實情況...
尤其係東涌線同將軍澳線...隨時只係實際既1/2甚至係1/4... |
|
|
|
|
East Rail Line: 942,000 !!!
In the long term, NT East obviously needs 3 rail lines going to Kowloon, not just two. |
|
|
|
|
原帖由 i-Lens 於 2011-1-12 20:57 發表 
回程既人唔係果條線入閘就已經冇計到...
假設我...
朝早坐巴士由將軍澳出銅鑼灣
放工坐地鐵由銅鑼灣番將軍澳
咁呢個日載客數字就完全會唔包括我,但我竟然又真係o係將軍澳出閘喎...
我唔認為單計「入閘數字」,西鐵線會有33萬咁高。
合併前西鐵仍為獨立系統時,其乘客量大約為23萬,加上尖東站的東鐵線乘客約六萬,及南線通車後新增客量,我認為33萬係於西鐵沿線車站的出入閘數字總計,比較合理。 |
|
|
|
|
這報告非常取巧,根本就是做數據,塞著立法會,好令港鐵自己可以遲D才加車給西鐵和馬鐵。
就如樓上所述,轉車客不算,回程不算,超過50%的載客率好可能會令部份路段實際裝載率達100%,要有比較準確的數字,應該派人實地調查,就如輕鐵一樣,這才有接近現實的數字。
合併前西鐵人流沒有現在多,九龍南線通車後,明顯人流倍增,所以合併前入閘人數11.5萬,現在減去紅磡到尖東的6晚,新增客量為15.5萬,數字合理。 |
|
|
|
|
原帖由 stevenlim84 於 2011-1-13 10:31 發表 
合併前入閘人數11.5萬
合併前 WR already 2X萬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