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aix 於 2011-1-14 08:14 PM 發表 
East Rail just 入閘 has 942,000???
West Rail just 入閘 has 333,000???
唔知你的懷疑是數字太大﹐定係太細?
942000 及 333000 是全天入閘數字﹐肯定的係九龍塘及南昌轉車客一定唔會包括在內﹐而九龍塘﹐大圍﹐紅磡﹐美孚及南昌入閘的數字﹐係唔知點去計算的。
東鐵去看﹐全天942,000人﹐而每小時單向最高載客量係101,000人。西鐵方面全天係333,000﹐而每小時單向最高載客量係64,000人。
粗略去用2個數字去比較(全天及每小時單向最高)﹐便會發現東鐵係約9.3倍﹐西鐵係約5.2倍。要知道繁忙時間都唔會2個方向都會滿載客﹐而非繁忙時間很多時都是企甚少人的。
而每小時單向最高客量是用計算的方式出來的﹐即係每一車卡最高的載客量去計算﹐而且是全線去計﹐但實際上不是每一車卡都用盡所有空間的﹐同時不是所有人都在同一車站進入﹐會分散多個車站﹐這兩點都會降低實際的最高載客量。
以5.2倍放在西鐵﹐當中4小時 (即單向最高的4倍人數)是上午及晚上繁忙時間﹐餘下的便是非繁忙時間﹐都是合理的。
而東鐵方面﹐9.3倍似乎是一個很高的數字﹐不過再比較多一個數字﹐便是每天大約有289,000人是過境的﹐942,000 - 289,000 人﹐即本地線便大約係653,000人﹐用回每小時最單向載客比較﹐便會跌回6.5倍﹐以東鐵的有上水﹐粉嶺﹐大埔太和﹐沙田及大圍 多個重要客源﹐這個數字又是相當合理的。
** MTR 每月/每日的載官資料來源﹐內有列出過境乘客數目 : http://www.mtr.com.hk/chi/investrelation/patronage.php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1-1-14 22:11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1-14 22:09 發表 
唔知你的懷疑是數字太大﹐定係太細?
942000 及 333000 是全天入閘數字﹐肯定的係九龍塘及南昌轉車客一定唔會包括在內﹐而九龍塘﹐大圍﹐紅磡﹐美孚及南昌入閘的數字﹐係唔知點去計算的。
翻查運輸資料年報:
2005年西鐵平均乘客量為每日17萬8千,2006年為每日19萬7千
2005年東鐵平均乘客量為每日89萬5千,2006年為每日92萬3千
以往東西鐵還是獨立系統時,只需計算入閘數字已等於實際乘客量,因為乘客入閘必會出閘。但現時若果這樣計算,便會出現回程乘客不被計入該線客量的情況,但睇翻上述的數字,我不會認為港鐵沒有計算回程出閘乘客,否則不可能出現兩套數字如此敏合的情況。 |
|
|
|
|
個 "路線設計載客量" ........ 西鐵變化好似好大. 我記得以前個數好大, 而家雖然減一卡, 但未免太細. 除番開班次竟然仲疏過東鐵 (係以現時訊號系統可容許最密班次, 唔係實際班次)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1-14 22:09 發表 
唔知你的懷疑是數字太大﹐定係太細?
942000 及 333000 是全天入閘數字﹐肯定的係九龍塘及南昌轉車客一定唔會包括在內﹐而九龍塘﹐大圍﹐紅磡﹐美孚及南昌入閘的數字﹐係唔知點去計算的。
東鐵去看﹐全天942,000人﹐而每小時單向最 ...
唔包括九龍塘站由觀塘線轉往東鐵、及紅磡站由西鐵轉往東鐵的乘客, 東鐵竟然仲有942,000, 你唔覺得好唔合理地多咩??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11-1-15 00:13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hbong 於 2011-1-14 11:06 PM 發表 
翻查運輸資料年報:
2005年西鐵平均乘客量為每日17萬8千,2006年為每日19萬7千
2005年東鐵平均乘客量為每日89萬5千,2006年為每日92萬3千
以往東西鐵還是獨立系統時,只需計算入閘數字已等於實際乘客量,因為乘客入閘必會出閘。但現時若果這樣計算,便會出現回程乘客不被計入該線客量的情況,但睇翻上述的數字,我不會認為港鐵沒有計算回程出閘乘客,否則不可能出現兩套數字如此敏合的情況。 原帖由 Kaix 於 2011-1-15 12:11 AM 發表 
唔包括九龍塘站由觀塘線轉往東鐵、及紅磡站由西鐵轉往東鐵的乘客, 東鐵竟然仲有942,000, 你唔覺得好唔合理地多咩??
我之前沒有太著重去看﹐加上沒有以往幾年的資料﹐所以沒有去深究客量問題。
先留意份報告最後的註解
(4) 由於港鐵是一個鐵路網絡,網絡內是採用開放式運作,乘客進入網絡後可轉乘不同的鐵路線,因此並沒有個別路線的載客量,上述數字以乘客入閘數字計算。
第4點是講全天的載客量的﹐但這幾句又真係好古惑﹐睇少幾次再去深究﹐真係會給它誤解。
先來紅字一句﹐講了沒有個別路線的載客量﹐又何來出到上面多條路線的載客量統計?
去到藍字一句﹐假設我由太子去上水﹐唔理我點去轉車﹐我都要坐東鐵的﹐單以入閘去計﹐又係唔係真係唔當我坐東鐵?
我看實情並不是沒有計算在全天的載客之內﹐全天統計的客量都有看出閘資料的。
藍字一句﹐以我再三細看後的理解﹐「入閘」一詞應該不是指"進入車站收費區的單一動作"﹐而是指"乘客通過入閘機"﹐即是用入閘及出閘的紀錄一併去做統計。
即是會入閘便會當成1個人﹐出閘會看是不是統計唔線的沿線車站進入﹐如果是沿線車站入閘的便不計算在內(因入閘時已計算)﹐如果不是相關沿線車站的﹐便會計算在載客數字之上。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1-15 21:22 發表 
我之前沒有太著重去看﹐加上沒有以往幾年的資料﹐所以沒有去深究客量問題。
先留意份報告最後的註解
第4點是講全天的載客量的﹐但這幾句又真係好古惑﹐睇少幾次再去深究﹐真係會給它誤解。
先來紅字一句﹐講了沒有個別路 ... 其實仲有一個古惑地方,就係呢個計法,兩線相交車站估計係只會計算入其中一條線。
西鐵線而家由紅磡出發,紅磡入閘既乘客會唔會全部計晒做東鐵呢?
太子/旺角/油麻地既入閘乘客,會唔會無計落去觀塘線呢? |
|
|
|
|
原帖由 toyl 於 2011-1-17 11:39 PM 發表 
其實仲有一個古惑地方,就係呢個計法,兩線相交車站估計係只會計算入其中一條線。
西鐵線而家由紅磡出發,紅磡入閘既乘客會唔會全部計晒做東鐵呢?
太子/旺角/油麻地既入閘乘客,會唔會無計落去觀塘線呢? ...
如果 "入閘" 一詞正解是乘客通過入閘及出閘機﹐即以乘客起點及終點去計算所乘坐的一條或多條路線﹐除了來往太子至油麻地﹐金鐘至中環 等這些有2條線完全重疊外﹐不會有你的疑問。
eg:
紅磡入閘去南昌的自然計算在西鐵之上﹐如果是旺角東出閘﹐自然計算在東鐵之上。
太子去油麻地﹐乘客可坐荃灣線或觀塘線﹐此時便會不知計算在那一條線了。但是如果是油麻地去九龍塘﹐便可明確計算在觀塘線了。 |
|
|
|
|
我只怕立法會議的成員,看了這份報告,一係只會暫緩鐵路公司興建新線的撥款,
一係就改為大幅支持新界區的巴士路線重組及取消計劃,來"提高"東鐵及西鐵的載客率。 |
|
Your global lifestyle partner..
|
|
|
原帖由 2A_DL13 於 2011-1-18 10:57 AM 發表 
我只怕立法會議的成員,看了這份報告,一係只會暫緩鐵路公司興建新線的撥款,
一係就改為大幅支持新界區的巴士路線重組及取消計劃,來"提高"東鐵及西鐵的載客率。 ...
我只知按這份所謂的報告﹐想mtr 加密周未周日的班次﹐簡直是天方夜譚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