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many]
丹麥, 瑞典, 挪威, 德國 城市巴士
[複製鏈接]
|
丹麥 哥本哈根
北歐巴士都係Volvo 同埋Solaris 多..d 巴士同樣有尾車門設計




瑞典 Kristianstad
巴總, 一邊泊車, 一邊上車


好長, 中門上凸出的唔係CCTV, 係燈

咁埋站

挪威 奧斯陸


挪威 Bergen

好搞笑, 挪威D 司機可以係站慢慢下車教人搭車, 或慢慢收錢, 成車人等都OK



德國柏林
德國MAN 多ga la...柏林又多雙層車







車內
上層, 留意下d 椅腳, 只是旁邊支撐, 中間可以易放野/清潔

上層有水潑, 架車有報站

車尾樓梯

下層

2輪椅位

司機位

究竟 uk / hk bus, 幾時可以考慮這設計呢, 加快落客, 鼓勵乘客行入車箱



柏林外dd的TOWN BUS


nice 廣告

柏林 慕尼黑
無雙層了...



上新天鵝堡的bus


thx |
評分
-
參與人數 3 | aPower +3 |
收起
理由
|
isws
| + 1 |
不評分, 不是人......all 100% nice photos ... |
iczer3
| + 1 |
Great pics! |
kyc87d
| + 1 |
精華文章
大開眼界 !!
謝謝 ! ... |
查看全部評分
|
3ASV196.KE7270
|
|
|
BVG用雙梯都好耐,點解香港唔學,倒不如從模式看,人地真係條條大流水,又有人貼錢....
雙梯可以吸引人上樓上,而英國唔學....倒不如說以前2軸時BVG 11米2軸雙梯連100人都載唔到....在客量上絕不可觀
而部MAN成13米幾....先做得翻香港11米直梯車的數字,除了如6號仔之流的大流水,實在不合適香港..... |
|
|
|
|
原帖由 DGCNYO 於 2011-9-3 12:54 發表 
BVG用雙梯都好耐,點解香港唔學,倒不如從模式看,人地真係條條大流水,又有人貼錢....
雙梯可以吸引人上樓上,而英國唔學....倒不如說以前2軸時BVG 11米2軸雙梯連100人都載唔到....在客量上絕不可觀
而部MAN成13米幾....先 ...
其實我重點唔係雙梯, 係車尾門...雙層單層, 短車一樣可以
這是巴士基本設計問題, 睇唔到這與有人貼錢有何關係wor...
其實香港都會買man 買neoplan等德國技術, 但車身設計上
始終未有突破, 如果直梯減位都去做, 為何加門加梯又不可呢....
再講, 香港都有唔少大流水條合用...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11-9-3 13:08 編輯 ] |
|
3ASV196.KE7270
|
|
|
架ND313個下層真係好大壓逼感 |
|
I have a cyka. I have a blyat. Uh!...
|
|
|
very good photos
全部都係樓主影架?
利害利害
自己極like柏林的lion's city NL-DD
現代化的巴士底下遺留了濃厚的柏林風味
未來應該會為了它去一次柏林
雙梯三門設計我本身覺得很適合香港
香港人特別唔喜歡行入下層尾部
這樣設計的確可以提升下層的實際企客人數
當然12米車好難咁樣整多度雙頁尾門
所以長遠我覺得運吉就算唔批15米車應該都放寬巴士長度去13.7米
當係對現有專利巴士營運成本大脹的一種補償都好ar
[ 本帖最後由 半生瓜 於 2011-9-3 15:09 編輯 ] |
|
|
|
|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11-9-3 01:03 PM 發表 
其實我重點唔係雙梯, 係車尾門...雙層單層, 短車一樣可以
這是巴士基本設計問題, 睇唔到這與有人貼錢有何關係wor...
其實香港都會買man 買neoplan等德國技術, 但車身設計上
始終未有突破, 如果直梯減位都去做, 為 ...
車尾門如果成功既話, 相信E200都唔駛轉型 |
|
媽屐停
|
|
|
原帖由 Mandurah__Line 於 2011-9-3 14:35 發表 
架ND313個下層真係好大壓逼感
始終矮車身, 無乜辦法了...但坐落又唔算真係好大壓逼感,
可能唔太多人.. |
|
3ASV196.KE7270
|
|
|
原帖由 cktse 於 2011-9-3 15:55 發表 
車尾門如果成功既話, 相信E200都唔駛轉型
但e200又有少少唔同
佢冇左度中門
車頭行去尾門又真係係遠左d |
|
|
|
|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11-9-3 13:03 發表 
其實我重點唔係雙梯, 係車尾門...雙層單層, 短車一樣可以
這是巴士基本設計問題, 睇唔到這與有人貼錢有何關係wor...
其實香港都會買man 買neoplan等德國技術, 但車身設計上
始終未有突破, 如果直梯減位都去做, 為 ...
貼錢自然可以買更合適的車,千合數線模式
無人貼,買車自然比較難去買各種模式的車,要知黎批MAN完全按BVG要求去做
講真,尾門+冷氣,尾跨第一個問題,德國人可能對掃尾己經慣
不過香港一定唔慣,AP都要鎖尾反方向轉向來減少車尾掃的問題
而BVG的服務整體上同香港差天共地,Full loading甚少....而香港這樣做,要解決偷雞後面上車問題好難
事實上英國E200在營運上就有這問題,在高流量的線,多門不會加速營運速度,反而會大覆降低效率,因為混亂問題,車長好難觀看車尾
本來設計上有利人企後,結果在大流量的線亂糟糟
所以得多高流量的公司都會不會後門車就是這原因.....這在輕量流水有利吸引人上樓,卻不見得有利加速高流水的度速
直梯又唔見得曬位,比起所謂標準香港用的曲柱只不過少4個位而己,擺得好的話
而13.7米是必須的,香港路面標準己經跟歐盟差不多,卻用著60年代的英國法例用在車上
不過雙梯配尾軸後的門香港用其實不理想.....全SLF車陣如果加上香港高客量跟惡劣過多的公路山路,其實吃不消的
除非會有特別為大流水線購買車的情況,要不然以現在買車求全能的方向,香港應該不會出現這種全SLF 尾門雙梯的安排
柏林整體平垣跟定位流水,全SLF完全無問題,用德國標準黎睇香港用途未免差距太大...... |
|
|
|
|
原帖由 DGCNYO 於 2011-9-4 01:03 發表 
貼錢自然可以買更合適的車,千合數線模式
無人貼,買車自然比較難去買各種模式的車,要知黎批MAN完全按BVG要求去做
講真,尾門+冷氣,尾跨第一個問題,德國人可能對掃尾己經慣
不過香港一定唔慣,AP都要鎖尾反方向轉向來減少 ...
其實我就咁睇...無人貼, 先去盡量諗方法去做到最高效率..
尤其香港巴士市場仲係大...
閣下用英國失敗例子比, 我亦有所保留, 試問有無例子是
英國是做不到, 但是香港是成功?
單講一人巴士不設找贖收錢, 香港一早做到, 英國又點呢?
香港人效率及適應性從來比英國人高...
而亦有站友講, e200又有少少唔同佢冇左度中門, 咁一樣一上一落,
效率亦會比有埋中門差...所以又比較唔到....
我認同偷雞後面上車問題係較難解決, 但其實以前12M
3門巴士係HK 係用過, 司機同樣難睇晒3道門...同樣有這樣
機會, 但問題亦一直不大..
我所觀察的, 亦唔只德國, 而是世界好多地方都越來越多
尾門巴士, 技術同運作也越來越多例子
既然巴士公司/政府都會無啦啦付出更多$$去試一D風險更大,
成本可能更高的電能/混能巴士, 不如亦可考慮試驗下尾門巴士,
去睇下效率在香港有沒有增加? 香港係近代係完全無出現過了
掃尾問題, 亦可以考慮係尾門未必要德國咁闊, 可以係窄門去
減少問題...
13.7米是必須就絕對認同..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11-9-4 01:40 編輯 ] |
|
3ASV196.KE7270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