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家城記用11米豪的線,中記時代主要用LV或短雙層車.
在路窄彎多的路面,又要載客量高,短兩軸雙層有一定的需求.
11米雙層巴士要買少量,用以行走半山客量好多的線.
大型單層也不用太多,非繁時用來行客量低的隧道線好適合. |
|
|
|
|
短雙好處係座位多,比較合適做相對Point到point多點的線,大單層反而做流水有利
當年點解短3軸過多,其實係3軸無好處,營運成本不低
相信2軸雙層絕對有市場,因為經營成本己經有數睇,有著數的 |
|
|
|
|
原帖由 DGCNYO 於 2011-10-8 00:51 發表 
短雙好處係座位多,比較合適做相對Point到point多點的線,大單層反而做流水有利
當年點解短3軸過多,其實係3軸無好處,營運成本不低
相信2軸雙層絕對有市場,因為經營成本己經有數睇,有著數的 ...
等兩軸雙層坐倒過百人再算啦 |
|
公器公用 香港早要有品
|
|
|
原帖由 leungfan 於 2011-10-7 17:50 發表 
我覺得過多幾年, 香港用兩軸雙層/單層車已經足夠, 大型雙層巴士既需求應該會開始下降.
黎緊既北環線, 沙中線, 西港島線, 南港島線(東西段)等等既鐵路工程竣工之後, 巴士扮演既角色亦會相對地下跌.
長遠黎講買兩軸雙 ...
照你咁講, 將來實會有人走出來嘈, 點解唔買 12 米車, 而要班客係細車度罰企 |
|
|
|
|
其實我想講香港巴士公司唔係唔想買兩軸雙層,而係因為當年政府立法若巴士重量超過14-16公噸(唔肯定)就要加多一軸,結果當年中巴的DD1和用都普車身既LV要減企位,甚至要取消企位。結果巴士公司當年買既短車,全部加多一軸。至於而家既E400同埋兩軸B9,可能係勉強過關(個人猜測)。
[ 本帖最後由 PB7069@66 於 2011-10-8 18:1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PB7069@66 於 2011-10-8 18:13 發表 
其實我想講香港巴士公司唔係唔想買兩軸雙層,而係因為當年政府立法若巴士重量超過14-16公噸(唔肯定)就要加多一軸,結果當年中巴的DD1和用都普車身既LV要減企位,甚至要取消企位。結果巴士公司當年買既短車,全部加多一軸。至於 ...
E400同4X2 B9TL都要申請18公噸先可以載到85~90人,
要乎合法例載到超過一百近乎不可能。 |
|
|
|
|
原帖由 on11358 於 2011-10-8 18:52 發表 
E400同4X2 B9TL都要申請18公噸先可以載到85~90人,
要乎合法例載到超過一百近乎不可能。
只要進一步偷輕車身, 自然可以"合法地"載更多人
不過到時又會有人話車身更化學了 |
|
|
|
|
原帖由 HR9710+KU1391 於 2011-10-8 00:47 發表 
而家城記用11米豪的線,中記時代主要用LV或短雙層車.
在路窄彎多的路面,又要載客量高,短兩軸雙層有一定的需求.
11米雙層巴士要買少量,用以行走半山客量好多的線.
大型單層也不用太多,非繁時用來行客量低的隧道線好適 ...
其實我覺得非繁行客量低既隧巴用短雙會較好
雖然佢慳少左,不過短雙較靈活,繁時拎去打仗都可以
而且隧巴較長途,用雙層車似乎較為適合...
大型單層...我諗城巴都係時候幫埋批 15XX 搵接班人
話哂批車其實都幾殘下 |
|
|
|
|
都係果句,根本E400 / 兩軸B9,實際載客量可以過100…
咁梗係買短雙層著數… |
|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
|
|
講兩軸雙層既話,MB都算犀利咯,淨係座位數都比E400/短B9全車載客量仲多 |
|
期待香港出現載161人的E500 MMC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