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 港 鐵 購 置 內 地 車 廂 年 底 啟 用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10-11 11:45 發表 
無錯﹐企位是較有利載更多人﹐不過卻忽視了輪椅客的需要。
曾經有團體反映﹐成排位無晒係不利輪椅的﹐輪椅要背後有支撐才安全的。
即是3座位的設計﹐輪椅背向3座位﹐在急剎時會安全得多﹐不致輪椅向後反。
而輪椅也有時維修保養 ... 3座位都係對稱安裝,其中4卡無事另外4卡一樣都係有事 |
|
|
|
|
回復 13# 的帖子
拆去2個全排位(共12個座位)﹐實際用途其實不太大﹐只是無了坐位﹐企的人會鬆動少少。
但靠窗企的人真實上係會比坐位少的﹐可以講得不償失的。
而企開車門的人﹐又甚少主動行入這個較闊的空間﹐令到此空間沒有合理地運用。
而無了2排位﹐真係成到此部份太多空洞﹐對增加載客沒有大幫助。而加番一組3座位﹐令視覺上空間運用好得多﹐反而有不少人願意全入這部份的空間﹐不再做"門神"。
所以﹐我上面便提出合共4個多用途空間﹐打散在中間一對門的2邊。這可能更有效去運用整卡車的載客空間。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10-11 10:14 發表 
其實高鐵的一單﹐差不多可以係講幾個因素一齊發生而出事。
1. 天氣
2. 訊號系統問題
3. 人為
先係天氣行雷令訊號故障﹐同一時間訊號系統出現明顯錯誤﹐便是有列車路上﹐應該是「閉塞」路段﹐卻顯示前路暢通﹐後車便正常車速行駛。
最後﹐人為因素﹐明知訊號系統出問題﹐沒有執行最嚴謹的安全行車﹐沒有確保前車已經離開相關路段便放後車。
而上海的事件﹐也是訊號故障期間﹐也是明顯地是車站職員放車出錯﹐全人手操作(代替訊號系統)時﹐沒有確定前車已離開便放車﹐即放後車入閉塞區。幸好車速不及高鐵﹐剎車距離短得多﹐司機有時間作出反應並且減至低速﹐才令傷者人數少﹐沒有人死亡(報稱)。
第1點是自然因素﹐無法避免﹐但有完善的設計﹐減少天氣因素影響。
一旦發生問題﹐第2點是訊號系統設計﹐當任何一段路出故障﹐便即時停止相關區域的所有車運作。這是港鐵一直強調的﹐直至確定安全才行車﹐雖然花時間會較多﹐但總是安全的。
最後的人為因素﹐mtr已經多年經驗﹐有齊指引教員工處理事件﹐員工不需靠估去處理﹐也大大提高安全。
所以﹐我完全不擔心這批車營運時會出大問題。只擔心新車正式營運的磨合期﹐一些小問題引起的延誤。
1. 將軍澳線因天氣問題故障,請解釋
2.初期載客有問題而delay係不能接受,你delay 好 la, 唔好迫我delay。理論上試車試到最好先準出,咁即係有人驗車唔夠緊la,到時出事是咪你找數先?你即係同班客條命教飛je?
[ 本帖最後由 D201 於 2011-10-11 19:02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1-10-11 16:02 發表 
拆去2個全排位(共12個座位)﹐實際用途其實不太大﹐只是無了坐位﹐企的人會鬆動少少。
但靠窗企的人真實上係會比坐位少的﹐可以講得不償失的。
而企開車門的人﹐又甚少主動行入這個較闊的空間﹐令到此空間沒有合理地運用。
而無了2排位﹐真係成到此部份太多空洞﹐對增加載客沒有大幫助。而加番一組3座位﹐令視覺上空間運用好得多﹐反而有不少人願意全入這部份的空間﹐不再做"門神"。
所以﹐我上面便提出合共4個多用途空間﹐打散在中間一對門的2邊。這可能更有效去運用整卡車的載客空間。
呢個方法係最差,將人放左車中,那是結構最弱的部份,尤其是你唔知屍車個QC係點
最好就係所有坐位6改4/5,等D人企去門位的時候會多D位企,咁平時做門神的就唔會塞到通道
之後係2,4 門加4個輪椅位,打斜角放,咁個度得返2個位,仲可以加埋背板安全帶
雖然成卡得返24/28個位,但係對繁時推入乘車有莫大用處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D201 於 2011-10-11 18:03 發表 
車門側邊咁多位,同女朋友搭車佢無借口唔拖你la^^
仲要大家都唔肥企車時攝埋係呢個位度迫迫地剛剛好
話時話,今日搭SP1900企左近門口,D人一入黎就feel到地板搖下搖下,
吸震設計一部份嗎?定還是保養問題?
[ 本帖最後由 on11358 於 2011-10-11 20:19 編輯 ] |
|
|
|
|
原帖由 on11358 於 2011-10-11 20:17 發表 
話時話,今日搭SP1900企左近門口,D人一入黎就feel到地板搖下搖下,
吸震設計一部份嗎?定還是保養問題?
leveling valve,大家上落車同月台同樣高度就要多謝佢(不計轉彎站)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