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房署自己都仲有物業, 
即使唔係領匯加租,房署自己有物業卻丟空然後走去同領匯租都講唔過去。 |   
 
 
 
 |  
| 
 | 
 
 
| 
 | 
 
| 
 | 
 
 
 
其實房屋署都不是第一次種下禍根,之前便有「租者置其屋」計劃,結果樓宇維修責任問題愈來愈模糊不清,跟著便有富善村升降機墜毀事故。 
 
至於領匯則不用多說,不是加租問題,便是商場大翻新,趕走不少非連鎖商店。 
 
其實政府的思維便是這麼奇怪,在港英政府時期紅磡海底隧道採用「BOT」方式,想著這個辦法可行,結果東區海底隧道、大老山隧道、西區海底隧道及大㰖隧道也採用「BOT」方式,結果東區海底隧道、大老山隧道、西區海底隧道及大㰖隧道大幅加隧道費時,政府也無法干預。 
 
BOT即是「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 
http://zh.wikipedia.org/zh-hk/%E ... B%E6%A8%A1%E5%BC%8F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11-12-28 09:57 編輯 ] |   
 
 
 
 |  
| 
 喵... 
 | 
 
 
| 
 | 
 
| 
 | 
 
 
 
原帖由 hkaiw 於 28/12/2011 09:56 發表   
 
其實政府的思維便是這麼奇怪 ...   
 
直接少少,用「腦殘」亦不為過... |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 
 | 
 
 
 
原帖由 hkaiw 於 2011-12-28 09:56 發表   
其實房屋署都不是第一次種下禍根,之前便有「租者置其屋」計劃,結果樓宇維修責任問題愈來愈模糊不清,跟著便有富善村升降機墜毀事故。 
 
至於領匯則不用多說,不是加租問題,便是商場大翻新,趕走不少非連鎖商店。 
 
其實政府的思 ...   
 
BOT 都仲好少少, 起碼有個明確限期, 到期就可以收返 
如果香港經濟好似回歸前咁發展得咁快, 嗰幾條隧道應該唔會咁大問題 
但租置同埋領匯係賣斷咗, 他日的問題總會有發生的一天 
 
其實房署自己都仲有物業, 
即使唔係領匯加租,房署自己有物業卻丟空然後走去同領匯租都講唔過去。  
不過根據報道所講, 房署自己的物業位置好唔方便, 部份居民要行成幾層樓梯先去得到 |   
 
 
 
 |  
| 
 | 
 
 
| 
 | 
 
| 
 | 
 
 
 
| 
領匯商場裝潢幾番都好, 商場內裏的 "行人" 咪又係叔嬸婆伯, 屋邨街青, 以及口音不正的婦女 |   
 
 
 
 |  
| 
 | 
 
 
| 
 | 
 
| 
 | 
 
 
 
原帖由 Quanta 於 28/12/2011 13:42 發表   
 
不過根據報道所講, 房署自己的物業位置好唔方便, 部份居民要行成幾層樓梯先去得到 ...   
 
係 *大* 部份... 好擺唔擺走去擺第一座... 
佢喺第三、七座都有自己物業, 
擺嗰兩度就算無賢麗苑咁方便都唔駛行咁多樓梯, 
做乜一定要咁隔攝? |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 
 | 
 
 
 
原帖由 238X 於 2011-12-28 22:32 發表   
 
 
係 *大* 部份... 好擺唔擺走去擺第一座... 
佢喺第三、七座都有自己物業, 
擺嗰兩度就算無賢麗苑咁方便都唔駛行咁多樓梯, 
做乜一定要咁隔攝?   
 
日景個地下仲邊度有夠大嘅吉位  你想將個辦事處擺入街市入面咩 |   
 
 
 
 |  
| 
 | 
 
 
| 
 | 
 
| 
 | 
 
 
 
原帖由 kp3011 於 29/12/2011 13:07 發表   
 
日景個地下仲邊度有夠大嘅吉位  你想將個辦事處擺入街市入面咩   
 
平日經過,街市好似真係有空置攤檔... 
 
不過明景樓嗰邊麵包舖隔離嗰個位好似都唔覺有人用... |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