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FS1819 於 2011-12-31 17:04 發表 
根據港大份資料,AD嘅Wheelbase係5459mm,AV係5700mm,但AV迴旋直徑得22.70m,少過AD嘅23.90。
AV轉向大好多似乎係雖一合理解釋 但係舊富豪既中軸轉彎果時會跟埋一齊轉,
其實係會令迴轉半徑大左定細左? |
|
|
|
|
原帖由 Anpretext 於 2011-12-31 18:49 發表 
但係舊富豪既中軸轉彎果時會跟埋一齊轉,
其實係會令迴轉半徑大左定細左?
小弟得閒,用 CAD 畫o左 D 圖計數
Olympian 用o左富豪 11m 黎度,如果架車掃圈直徑為 22.8m,咁個頭轆最少要轉 52度;
Dragon 11m 方面,如果用中軸和尾軸的中間為基礎 (圖 A),要做出真實的掃圈直徑 23m 頭轆只轉了 41 度;
如果用尾軸為基礎 (圖 B),掃圈直徑 23m 頭轆就轉了 47 度。
當然這是紙上談兵,實際運作會有偏差,但係中軸不能轉向的情況下迴旋軸心是否移前了我相信沒有。
(正如 trident 為何迴旋軸心沒有移後一樣,才能做到超細迴旋直徑)
[ 本帖最後由 tomchen 於 2011-12-31 23:05 編輯 ] |
|
|
|
|
沒有中軸/尾軸輔助轉向的車,其轉向軸心,是由中軸和尾軸摩擦力所形成
請問在雨天時,該些車種轉彎的軸心,會否有明顯的不同? |
|
|
|
|
原帖由 superay 於 2011-12-31 23:25 發表 
沒有中軸/尾軸輔助轉向的車,其轉向軸心,是由中軸和尾軸摩擦力所形成
請問在雨天時,該些車種轉彎的軸心,會否有明顯的不同?
照你咁講 Trident 既轉向軸心咪同dragon一樣?
都是由中軸和尾軸摩擦力所形成? |
|
|
|
|
原帖由 tomchen 於 2012-1-1 00:59 發表 
找回舂坎角的短片,短龍 707 試範拎盡胎轉呢個十一米龍都不能一手完成的彎
192015
梯位車胎拉扯情況..
192016
門位車胎拉扯情況...
軸心有點向前移了,不是在尾軸正中上
192017
頭胎...不跟自己圓圈軌跡行,一路行一 ...
龍有扭死太Jam住直指唔想轉彎的問題,不過在正常街坊彎上,龍會比AV好囉太,簡單、穩定,只係中軸會有小小Jam的感覺.....因為佢用防傾桿駁中軸在橫向運動會有較大影響
而AV在街坊彎側要羅多D位先可以扭,加上中軸有轉向,雨天要特別小心,不過在死太方面,AV相比會較順滑,而AD需要較平穩才能減少Jam的問題,大油D都推頭....
而B10TL不幸地無中軸轉向,而獨立的前擔跟過軟的底盤在貼地性能十分弱,很易搖擺令重量無法平穩地壓在輪上,只是普通中型多線迴旋處在雨天就輕易發生推頭.....
所以B10TL在街坊彎不如AD,前軸整體剛性完全不足,扭死太仲大鑊,唔識轉......只是3AD本身轉向都唔夠大,不過在正常運行的路線,一定3AD好羅太,最少佢係同系車中Jam感最少....
而B9後來用回工字頭擔也是解決前部剛性不足引起的轉向不足問題.....不過現在B9的前後重量比己經差距嚇死人下,其實再好太都只能這樣,對6x2的車來說....
其實仲要留意,AD無動力個軸都用防傾桿,本身無咩承重力可言......最大操控影響是橫向作用時,部車轉向越急動態,佢就越有個力頂住個胎去支撐部車同時Jam你,所以有時見車手開龍踩住油死扭太,部車跟本唔想轉,又燒胎.....
你幅圖個勢9成9起個油,部車先會無太出.....以前同老車手傾過,想3軸龍掉頭好太,最緊要唔好急,重心越平穩中軸就越唔搞你....
[ 本帖最後由 DGCNYO 於 2012-1-1 01:28 編輯 ] |
|
|
|
|
第一眼睇見樓主既假設就已經覺得有問題
唔知樓主假設既時候, 有冇考慮過輪胎磨擦力既存在?
不論假唔假設龍車軸心會前移, 中擔尾擔 6 個轆都會有磨擦力, 抗衝轉向既作用力, 降低轉向能力
極端 d 咁諗, 假設呢 6 個轆既磨擦力完全抵銷晒頭轆既轉向作用力, 就算頭轆扭到幾盡, 你都只會見到頭轆得個磨字, 而唔係跟呔紋既方向行
OLYMPIAN 中擔識擺, 對於以上講既野有咩影響, 實在係顯而易見
超富中擔對比起 OLYMPIAN 既問題, 以前只係聽過其他人既傳言, 當年已經了解過既板友不妨分享下吧
中擔同尾擔對軸心既影響, 除左位置, 仲要睇埋本身條軸對部車既承托力
樓主對 OLYMPIAN 中擔既假設, 其實同積起條中擔冇分別, 無視中擔既存在
將龍車中擔積起, 軸心一樣變左係尾擔上面, 仲使乜左計右計?
P.S.: 假如小弟假設係有錯, 歡迎指點 |
|
|
|
|
DENNIS Dragon/Condor同以前MCW三軸Metrobus扭盡軚轉彎中擔係監粗刮住去,都係以尾牙差速做轉向圓心... |
|
|
|
|
對於中軸冇轉向o既巴士,
轉向軸心應該o係兩條尾軸之間
但由於一支軸係兩個轆,另一支係四個轆,
而且兩條尾軸承重量唔同,摩擦力亦唔同
(通常驅動軸係9-10噸,tag axle係6-7噸)
所以軸心應該係兩軸之間,偏向驅動軸!
換言之,即使ADL E500/Trident同富豪B9/B10TLo既軸距差不多,
E500轉向時o既有效軸距係比B9/B10TL短少少!
所以有D路線行到E500,但行唔到B9/B10TL
唔講大家可能唔知,曾經係全九巴車隊中轉向直徑最大o既巴士,
竟然係------爬山MCW9.7米!轉向直徑超過28米!
(資料來源:好耐之前o既《今日九巴》"九巴之最")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