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HU6455 於 2012-4-17 00:44 發表 
之前仲以為會係用膠輪, 而家睇相又好似用番鐵輪
有否記得金鐘站會興建一條渡線路軌,連接金鐘站港島綫至南港島綫。
估計此舉是將南港島綫列車,一次過由小濠灣車廠(上岸及驗收測試地點),拉到去黃竹坑車廠。 |
|
|
|
|
以前什麼「中型鐵路」、「膠輪列車」好似八萬五咁, 唔講就唔存在了。
我並非對此兩物有咩眷戀, 只係咁大間機構都應該前言對返後語呱,
我關心嘅係, 用返重型鐵輪列車, 成本同用中型膠輪比會差幾多? |
|
|
|
|
原帖由 leochill 於 2012-4-17 13:53 發表 
以前什麼「中型鐵路」、「膠輪列車」好似八萬五咁, 唔講就唔存在了。
我並非對此兩物有咩眷戀, 只係咁大間機構都應該前言對返後語呱,
我關心嘅係, 用返重型鐵輪列車, 成本同用中型膠輪比會差幾多? ...
做生不如做熟,當初佢都冇講實係膠輪鐵路。
買車成本我唔識計,但膠輪車如果有咩大問題,隨時要搵原廠解決,費時失錢。
而家用返C車,有事可以即刻叫自己班人去救亡,零件亦可能有得共通。
(唔止車體本身,重有集電弓、沿線電路設備、軌條、道岔等等)
M記旗下唯一膠輪軌道交通在機場內,密封環境,唔使日曬雨淋。
相反南港島綫有架空,距離最近的有經驗城市係台北,據聞人地都搞到一頭煙。
連啟德輕軌都冇講用膠輪啦~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2-4-17 15:5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leochill 於 2012-4-17 13:53 發表 
以前什麼「中型鐵路」、「膠輪列車」好似八萬五咁, 唔講就唔存在了。
我並非對此兩物有咩眷戀, 只係咁大間機構都應該前言對返後語呱,
我關心嘅係, 用返重型鐵輪列車, 成本同用中型膠輪比會差幾多? ...
關於膠輪列車,當年港鐵的說法是:
中型鐵路系統可採用鋼輪在鋼軌上行走(即與現時港鐵相同),但亦可採用膠輪,使鐵路在走綫設計方面有更大的彈性。
即是說膠輪只是當時考慮的其中一個可能性
至於中型鐵路,港鐵的南港島線(東段)項目網站至今仍然指出南港島線是中型鐵路
而對於何謂中型鐵路,港鐵是這樣解釋的:(來源:http://www.mtr-southislandline.hk/tc/faq/faq.html)
中型鐵路系統的列車較短。只有三卡列車。現時港鐵市區路綫列車,最高載客量為85,000人次(每小時單向計算),而中型鐵路系統載客量則為20,000人次(每小時單向計算),較配合南區需要。
中型鐵路系統列車車速與現時港鐵市區路綫相同。
當中是以列車長度和載客量作為中型和重型的分界,沒有提及列車設計
此外,據我理解,南港島線項目網站設立的時候,港鐵已經是傾向採用類似現時市區線制式的列車行駛南港島線
可見港鐵眼中「中型鐵路」的含義和列車設計無關 |
|
|
|
|
以降低成本做考慮,其實用少卡重型車行可能仲好,起碼零件可以大家用 |
|
sSie~~Find you later.
|
|
|
原帖由 HU6455 於 2012-4-17 00:44 發表 
之前仲以為會係用膠輪, 而家睇相又好似用番鐵輪
好耐之前已經唔講膠碌,因為呢條鐵路自資起,乜都要縮數,所以諗住將一批 Mod train 改做 3 卡,配合 SIL standard 入去行
點知間公司自己唔生性,將 C-train 個 SIL option 變左強制執行,咁咪唯有硬食,拎強國車入去行囉 |
|
|
|
|
原帖由 kp3011 於 2012-4-17 20:31 發表 
好耐之前已經唔講膠碌,因為呢條鐵路自資起,乜都要縮數,所以諗住將一批 Mod train 改做 3 卡,配合 SIL standard 入去行
點知間公司自己唔生性,將 C-train 個 SIL option 變左強制執行,咁咪唯有硬食,拎強國車入去行囉 ...
點樣唔生性法? 點解變左強制執行?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