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blueblue 於 2012-4-24 10:37 PM 發表 
但為何廢氣量度儀器不設在車外? 甘多此一舉入左車廂又排出來, 找新界不繁忙的路或車場測試仲好
放儀器在車外﹐要想方法去固定儀器﹐同時因為要懸掛在車外﹐有機會影響其他道路使用者﹐例如影響其他司機看指示燈等﹐這樣會更危險。
至於點解要在閙市中進行測試﹐根本目的便是想試部車(改裝後的效果)在不同情況下的結果﹐所以不能單單在不繁忙的路﹐車場進行測試。
如果我無估錯﹐部車仲會試空車﹐模擬滿載客的情況進行測試。而行走的路會是平時的巴士路線﹐有平路及上落斜的路線﹐以便得出更多結果。 |
|
|
|
|
條死氣喉咁擺唔會擋住右邊倒後鏡視線咩? |
|
|
|
|
原帖由 Man@MFHK 於 2012-4-25 03:16 PM 發表 
條死氣喉咁擺唔會擋住右邊倒後鏡視線咩?
影響一定有﹐不過有車牌的朋友都知﹐正確設定倒後鏡﹐其實都會有好多空位看到車後的情況。
只需適當地把後鏡向外再反多少少﹐便可如常一樣。 |
|
|
|
|
某日...
 |
|
SLF Dart 10.7m HW354 SFD322AR1WGW12374
|
|
|
其實如果佢地有dynamometer大可以off site試車...事實上,euro standard都係用testing cycle去做,最後都係用返曬dynamometer既result去verify performance... |
|
|
|
|
原帖由 ME32 於 2012-4-25 09:49 PM 發表 
其實如果佢地有dynamometer大可以off site試車...事實上,euro standard都係用testing cycle去做,最後都係用返曬dynamometer既result去verify performance...
雖然在testing cycle 去做﹐都可得出數據。
但是﹐大家都明白不同環境都會有不同的測試結果誤差。
現在做的測試﹐應該是用最好的標準去做﹐真的以實際營運環境去測試﹐務求試到不同環境的起步﹐不同車速﹐上斜平路落斜的環境的表現。
這一些﹐在testing cycle甚至用 dynamometer 都不能得出最符合真正情況的結果。
至於點解今次會搵多部車去做測試﹐要拿取最準確的數據﹐而測試的車包括九巴﹐城巴﹐新巴未見過﹐也有單層的旅遊巴車款。
可以講今次測試係同早前政府做重型車輛減排研究有關﹐爭論點係舊車(主要指一些歐2前的車)使用不同的減排裝置﹐實際成效有幾高﹐對路邊空氣改善又有幾多﹐會唔會同全新的車有得相比? 以評估是否值得政府資助業界去提升減排設備﹐還是資助換車。
而這份研究報告﹐好大機會係會作為世界其他地方的參考﹐不同地方會問香港借閱報告作參考﹐所以都會用一個最似合營運的環境去做測試。
ps. 近1-2年﹐政府及個別環保團體開始明白單單換車﹐並不是為環保最好的處理方法﹐這是同新車供應所需時間﹐生產時的環境破壞﹐舊車仲有一定價值/並非完全不環保....... 等因素。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2-4-26 11:46 發表 
雖然在testing cycle 去做﹐都可得出數據。
但是﹐大家都明白不同環境都會有不同的測試結果誤差。
現在做的測試﹐應該是用最好的標準去做﹐真的以實際營運環境去測試﹐務求試到不同環境的起步﹐不同車速﹐上斜平路落斜的環境的 ...
1407試過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