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IH 於 2013-1-20 22:32 發表 
如果北港島線用這個方式興建,
由香港站過夏慤道,大會堂地基可能受影響,甚至可能要拆卸;
由會展站過駱克道,更要穿過多幢大廈地底,當中包括新樓;
總括而言,用這個方法,的確很大難度。
唔止由會展站過駱克道, 由駱克道入維園都要,
我提出的只係概念上的最佳方案,
如果條線係成20-30年後先起的, 現時著手預留差唔多,
外國好興為長遠項目在現有建築物劃預留帶
而其實由維園進入炮台山站, 都要經過多幢大廈地底, 不知有何對策?
如果係瓜分方案成個站搬入電氣道都還可,
如果係炮台山方案要搬入電氣道, 轉車咁遠搵鬼搭, 咁就唔起好過起
另外炮台山方案的炮台山站要起多一個月台, 分分鐘要封英皇道
由香港站轉落金鐘站對出的夏愨道, 係可以避左個大會堂, 所以呢個完全冇問題,
若北港島線有金鐘站, 即使冇銅鑼灣站, 成個網絡都已經即時完整左好多
原帖由 DIH 於 2013-1-20 22:32 發表 
再者,沙中線鑽石山站,港鐵話唔想延遲一年通車而唔用跨月台轉乘,
但其實條線已經遲了半個世紀,而過海段都未能一齊通車,遲多一年唔爭在,
我好耐之前都估過應該係交流高淨空令到隧道唔夠位做扭紋柴,技術難度真係好高,亦要使好多錢。
睇過紀錄片, 係有方法鑽大現有隧道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13-1-21 02:0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13-1-20 18:10 發表 
其實大家應該諗下, 北港島線的功能同定位係乜,
而唔係為左迴避一d技術困難而令北港島線失去原有的功能同定位,
如果技術困難完全解決唔到, 就寧願唔起, 無謂夾硬起出黎載空氣
北港島線概念最初的功能同定位:
- 分 ...
呢個只係無辦法之中嘅辦法
咁樣起嘅話,可以保留將來分拆港島線或老東將合併嘅機會 |
|
|
|
|
我的北港島線方案
本方案目標:
1:在不拆分港島線下紓緩該線擠迫情形
2:回應東區區議會要求港島線延至小西灣的訴求
路線:有主線及北角連接線兩條,全線地下
1:主線,由香港站至小西灣站,約10km,與東涌線直通運行
2:北角連接線:由維園站至北角站,約1.4km,與將軍澳線直通運行
車站:共設站九座,主線七個、北角連接線一座,兩線共用一座
站位:
(主線)
1:香港站:沿用香港站東涌線月台
2:添馬艦站:龍和道新政府總部對面,設雙島三線月台車站(配線如同火炭站)
3:會展站:未來南北線會展站南半側月台,兩線同台轉乘
4:維園站:維園城市論壇、草地滾球場下,設雙島四線月台車站供主線及北角連接線同台轉乘
,站西面設北角連接線掉頭軌道及閘內行人隧道至銅鑼灣站
5:鰂魚涌站:現時車站南側,與現有車站呈三角形布置,設轉車通道往返新舊站
6:耀東站:耀東邨山下(近新成街),建築法跟香港大學站,站西行端設渡線
7:柴灣站:柴灣站巴士總站至東區走廊東側臨時休憩處間地底,與現有車站以擴建車站大堂(巴士總站上興建)方式連接
8:小西灣站:富怡花園對出的富怡道地底,站東行端設掉頭及存車軌道
(北角連接線)
1:維園站:(見上文)
2:北角站:沿用北角站將軍澳線月台 |
|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13-1-21 02:00 發表 
唔止由會展站過駱克道, 由駱克道入維園都要,
我提出的只係概念上的最佳方案,
如果條線係成20-30年後先起的, 現時著手預留差唔多,
外國好興為長遠項目在現有建築物劃預留帶
而其實由維園進入炮台山站, 都要經過多 ...
如果NIL經金鐘,咁香港-中環站少好多人轉乘,金鐘站又再逼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