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norrislaw 於 2006-3-20 09:40 發表
中華民國仍然是存在的,現在的名稱是「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只是中華民國在1949年在大陸地區失守,所以台灣地區仍是中華民國的領土。
根本中共從未管治過台灣
佢憑咩話台灣係佢r
真係一個天大既笑話 |
|
|
|
|
This is because PRC is bigger in power, of couse the wester country have to say what PRC said...because of political interest, but seriously, if u do a pull, most westerner believe that Taiwan is Taiwan and China and China, they are 2 seperate countries...(Not my opinion, I believe in one China). As I study more history and political science, I've realise that history is interpretd by the winner (of course Winner thinks it's write, but is it the truth...we have our own mind to think about it....We are one individual and don't have to subscribe to any countries'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or political view. Remember, we are not Yes Man!!)
原帖由 M 於 2006-3-20 10:52 發表
不平等條約又係甚麼一回事?
成日話台灣島係「中華民國」領土,但係家陣全球大部分國家(包括英國)
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係唯一代表中國既合法政權。唔知閣下又會點解釋呢
? |
|
|
|
|
原帖由 norrislaw 於 2006-3-20 10:17 發表
最欣賞就是1918年的文章到了廿一世紀今天仍然大派用場,未知大家看了之後有沒有同感?
可惜的是,很難看到有甚麼不野蠻的方法
去打開現時的困局。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回 art0925 及 norrislaw 站友:
「共匪」一詞即使有其歷史出處甚或為某些人士普遍使用,
也不等於沒有其侮辱性。
本人覺得在討論時以一個正式或中性的稱呼來取代侮辱性名稱,
更能令其他站友感覺是在理性討論,減少彼此誤會和衝突的機會。
N 板主
hk4sure |
|
站務文章
|
|
|
原帖由 norrislaw 於 2006-3-20 10:17 發表
英國人並非佔領香港一百五十年,而是跟中國清政府租借的;如果是佔領香港的話,那麼1997年7月1日就不是「回歸」,而是「重光」。什麼是佔領呢?日本皇軍在二次大戰侵略香港的行為就係佔領喇,撤退左之後既動作就係「重光」。
似乎歪曲事實的是你才對。
英國根本沒有租借香港一百五十年,只有新界是根據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不平等條約去租借(沒有交租的「租」借)的,為期九十九年,至1997為止。
香港島是根據1842年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由中國政府向英國割讓的,而
九龍半島及昂船洲是根據1860年簽訂的另一條不平等條約《北京條約》割讓的。 |
|
|
|
|
原帖由 norrislaw 於 2006-3-20 15:26 發表
不平等條約又係甚麼一回事?不是說明了就係一個條約,既然有條約法律上就唔係迫你簽啦,喺你仲未分清楚「回歸」與「重光」兩個問題之前,唔好再加你既民族情緒去討論呢樣野。
這個論點真的很搞笑,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都是英國人兵臨城下迫中國政府簽訂的,你以為是
清政府覺得自己太多錢,太多地,為了送一點給英國人用用所以簽下的「友好條約」?
即使不談當時的政治形勢,就讓我們回到法律觀點吧。英國人自己的普通法也有訂明,如果合
約是在非自願的情況下簽訂,那麼合約便沒有效。 |
|
|
|
|
原帖由 PB602 於 2006-3-20 21:30 發表
似乎歪曲事實的是你才對。
英國根本沒有租借香港一百五十年,只有新界是根據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不平等條約去租借(沒有交租的「租」借)的,為期九十九年,至1997為止。
香港島是根據1842年簽訂 ...
因為是割讓, 理論上英國係唔洗將香港島同九龍半島(不包括新九龍)
交回中國 (中國不一定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前前朝, 滿清跟大英帝國簽署不平等條約
《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及《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加上英國堅決保留香港島同九龍半島(不包括新九龍) 不合乎經濟效益,
故1997年7月1日後英國一併將港九新界交回中國 |
|
|
|
|
首先為#27的誤點致歉。
英國人並非佔領香港一百五十年,而是跟中國清政府租借的;如果是佔領香港的話,那麼1997年7月1日就不是「回歸」,而是「重光」。
首先睇吓《南京條約》既英語解讀:-
http://en.wikipedia.org/wiki/Treaty_of_Nanjing
The Treaty of Nanking (Chinese: 南京條約, Nánjīng Tiáoyuē) is the agreement which marked the end of the First Opium War betwee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hina.
It was signed on 29 August 1842 aboard the British warship HMS Cornwallis in Nanjing (then known as "Nanking"). It is the first of the Unequal Treaties signed by China with a foreign power.
Under the treaty, China agreed to cede Hong Kong Island (together with some small nearby islands) to the British Empire, and open the following treaty ports of China for foreign trade....
與其為「割讓」一字爭辯,不如查吓 Cede 一字點解先。
引用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辭典第四版增補本》 pg. 216
cede /si:d; sid/v [Tn, Dn pr] ~ sth (to sb) give up one's right to or possession of something 割讓,讓予,放棄 (某事物的權利或所有權)
而《南京條約》第三條為:「今大清皇帝准將香港一島給予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運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原來中文譯本係講到明給予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咁真係唔駛還架噃,所以guia兄的理論是正確的。 |
|
|
|
|
原帖由 norrislaw 於 2006-3-21 02:58 發表
首先為#27的誤點致歉。
首先睇吓《南京條約》既英語解讀:-
與其為「割讓」一字爭辯,不如查吓 Cede 一字點解先。
引用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辭典第四版增補本》 pg. 216
而《南 ...
閣下既資料來源係來自英文維基,寫既人有可能係從英國人
既觀點出發。邊理得中國既同意係咪出於自願。
正如PB602兄所講,南京條約係英國人逼中國人簽既,內容就
梗係會迎合英國人口味,唔會有負面既詞語係度架啦。
[ 本帖最後由 M 於 2006-3-21 12:28 編輯 ] |
|
抵制家樂福‧打倒妖僧達賴
|
|
|
原帖由 M 於 2006-3-21 12:27 發表
閣下既資料來源係來自英文維基,寫既人有可能係從英國人
既觀點出發。邊理得中國既同意係咪出於自願。
那我只好將英文全文及相關翻譯本給翻出來了。
THE TREATY OF NANKING
Nanking, August 29, 1842
Peace Treaty between the Queen of Great Britain and the Emperor of China.
--Deleted for simplicity--
III. It being obviously necessary and desirable that British subjects should have some port whereat they may [maintain] and refit their ships when required, and keep stores for that purpose, His Majesty the Emperor of China cedes to Her Majesty the Queen of Great Britain, &c., the Island of Hong-Kong, to be possessed in perpetuity by Her Britannic Majesty, her heirs and successors, and to be governed by such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Her Majesty the Queen of Great Britain, &c., shall see fit to direct.
--Deleted for simplicity--
(L.S.) HENRY POTTINGER.
[SIGNATURES OF THE THREE CHINESE PLENIPOTENTIARIES]
--Deleted for simplicity--
http://en.wikisource.org/wiki/Treaty_of_Nanking
我驚你無心機睇,貼埋第三條o既中文原版出o黎。
一、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我再驚你話因為出於 EN WikiSource,無公信性,再貼埋內地一個論壇所得出o既英文全文網址。
HERE
相信宜家唔係英國人民族主義高漲下而老作啦o卦。
[ 本帖最後由 ATE24 於 2006-3-21 21:08 編輯 ] |
|
公器公用 香港早要有品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