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一個由出世就住新區,夾夾埋埋住咗葵涌邨廿幾年的小弟講幾句啦(其實我就九巴不斷削減途經葵涌邨的巴士服務上晒火,字裡行間或帶粗鄙字句,行文不順,條理不清或資料錯漏,還望見諒)
1) 客量/客源與用車
34這條線,客源頗固定。平日0535至約0630就有公公婆婆搭34(灣景方向)去飲早茶;上學,放學時間就有為數不少的學生使用,坐滿企人及滿座亦非罕見(以短雙計);平日上午9-11/下午3-4時就多長者及家庭主婦往來荃灣和葵浦邨/葵盛(大都是買餸/睇醫生,另因乘客郡關係,普遍用雙層都沒有多少乘客願意/有能力步上上層乘坐,致使用雙層車時,上層剩餘大量坐位而下層卻企得滿一滿的狀況);至於其餘時間則客量一般,約二十人左右。如單以客量及乘客郡而言,全線改用單層(如AVC)亦無不可;不過個人擔心三點。第一,有行動不便的長者或因使用單層車而要站立好一段時間(在此,各板友請體諒長者的苦處,並非所有長者都能如年青人般長時間站立而不覺痛;第二,34與43於荃灣西站及葵浦邨之間的客源重疊問題或會令34號線出現意想不到的客量;及第三,對於上學,放學時間,單層車應不能應付龐大的學生客源。
2) 班次
於是次調整班次前,每13-18分鐘開出一班車並無問題,但34沿途須經沙咀道及大窩口道的燈位,容易遇上輕微程度的塞車(指於一個燈位等待約2分30秒至3分鐘才能通過),導致沿途班次不穩(要注意本人所指的班次不穩其實是於約以16-22分鐘左右到達各中途站)。是次調整班次後,每15或20分鐘開出的定點班次仍應可應付路面情況,況且考慮到乘客群我構成(部分學生及長者大都會「叫34/43兩飛」),本人認為是次調整班次即使作為粉飾亦無不可。
3) 34號線與新界專線小巴89系的競爭
話說89系在開展分支(特指89A)後,34號線客量確實受到打擊。但有一點容易被忽略的是於河背街開出的89/89A線小巴的班次都不穩,以定線接近的89A為例,原本寫的班次(依香港巴士大典資料,每8-18分鐘一班)長期不能實現,平日早上家庭主婦買餸的時候往往出現每15-25分鐘一班的班次,情況不比34好上多少,更重要的是一架小巴未必能全載所有排隊人士,等車時間或會更長(以組合計,34/43組和89/89A組的等車時間不相伯仲)。當然,89系的$4.1收費及總站位置對家庭主婦而言十分吸引,但對長者而言,個人觀察所得的是34較吸引(在$2計劃推行後尤甚)。
4) 小結
打了這麼多,我只想提出各板友於討論是次調整班次前,請望望34是一條如何的路線,不要胡亂開火
[ 本帖最後由 moonkit 於 2013-9-24 21:26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