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以四間專利巴士公司的公開營運資料了解營運情況
[複製鏈接]
|
前設:
-四間專利巴士公司的營運資料取自2011-2012的《九巴透視》、《龍運透視》以及10/11年度-12/13年度的《城巴概覽》、《新巴概覽》
-由於九巴及龍運巴士營運資料以整年為年度結算,而城巴及新巴則以年中為年度結算,為方便資料比較,城巴及新巴的整年營運資料會以兩年年中年度結算的平均值計算。(即2011全年=10/11年度及11/12年度的平均值)
發現:
乘客量
於2012年,除九巴外,三間巴士公司的乘客量均錄得約2-3%增長。由於當年沒有大型巴士重組或新鐵路落成,較難估計九巴乘客增長數較低的主要影響因素。
每位乘客平均車費
即車費收益除以乘客量
受惠於九巴及龍運於二零一一年五月加價,九巴及龍運的乘客平均車費均錄得較顯著增長,而其他公司則大致不變。另外,九巴在擁有較多新界區長途路線及被認為較高車費水平下,乘客平均車費仍較其他兩家市區巴士公司為低,會否是一些區內線及較大轉乘優惠影響呢?
燃油成本及每營運公里燃油成本
即燃油成本除以營運公里
城巴及新巴燃油成本於2012年大幅增加,以每營運公里燃油成本計算下尤其明顯。相反,九巴及龍運的燃油成本增幅則較低。
而長途線為主的城巴(二)及龍運每營運公里燃油成本較低反映長途線的燃油成本較低。
附註:城巴及新巴12/13年度燃油成本比11/12年度是下降的,但沒有反映在以上數據。
廣告收益及每輛巴士平均廣告收益
即廣告收益除以巴士數量
城巴(一)、新巴及龍運的廣告收益於2012年大幅增加,當中龍運更大升接近十五倍。九巴則只微升7%。
從每輛巴士平均廣告收益數字顯示,新巴每輛巴士平均廣告收益接近九萬元,而九巴則只有接近三萬元,新巴的三份一。雖然九巴營運地區並沒有城巴(一)及新巴集中在市中心,但巴士的廣告價值也不至那麼低吧。
歡迎各位討論。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hkwp 於 2013-12-31 16:42 發表 
廣告收益於2012年大幅增加,當中從每輛巴士平均廣告收益數字顯示,新巴每輛巴士平均廣告收益接近九萬元,而九巴則只有接近三萬元,新巴的三份一。雖然九巴營運地區並沒有城巴(一)及新巴集中在市中心,但巴士的廣告價值也不至那麼低吧。
歡迎各位討論。
新巴及城巴(一)有相當比例的車隊行經中環,銅鑼灣或者過海
車隊當中賣全車身廣告的比例亦比較高
九巴全車身廣告, 所以每輛巴士咁計廣告價值一定冇咁高
[ 本帖最後由 limited 於 2013-12-31 16:58 編輯 ] |
|
|
|
|
龍運巴士廣告增長這麼大是怎麼一回事...。 |
|
|
|
|
原帖由 limited 於 2013-12-31 16:52 發表 
新巴及城巴(一)有相當比例的車隊行經中環,銅鑼灣或者過海
車隊當中賣全車身廣告的比例亦比較高
九巴全車身廣告, 所以每輛巴士咁計廣告價值一定冇咁高 ...
同意,但係九巴也有不少旺區線。應不至於低新巴三份一,一半左右都較合理。難道真是 Sales Team 嘅分別? |
|
|
|
|
原帖由 JC8385 於 2013-12-31 17:36 發表 
以前龍運幾乎係無廣告
呢部份我 Check 左五次以上。。。我都以為打錯。
還是有車加左電視呢?
[ 本帖最後由 hkwp 於 2013-12-31 17:40 編輯 ] |
|
|
|
|
回復 5# 的帖子
但別忘記九巴車隊比新巴城巴大約多一倍(不肯定),都要有咁大ge廣告需求先有用,所以好多時九巴ge車根本連廣告都無,仲有區內線同地區偏遠ge因素影響 |
|
|
|
|
九巴廣告代理是Roadshow新城廣告代理是其他廣告公司...
收Roadshow少D
留返多D比Roadshow賺掛! |
|
|
|
|
由自己友Roadshow代理九巴廣告,肯定係廣告收入少過新城既原因
不過,計埋新界線多,全廣車少呢D因素,就算唔搵Roadshow,向另一間代理收重車租,我都唔認為九巴有本事好似新城搵 $6萬+一年/每部車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