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
羅湖至紅磡:每小時12班
落馬洲至紅磡:每小時6班
大埔墟至紅磡:每小時3班
火炭至紅磡:每小時2班
東鐵每小時合共23班,共需12卡列車33列
烏溪沙至大圍:每小時20班
馬鐵共需4卡列車15列
屯門至紅磡:每小時20班
西鐵共需列車28列
2018年(東西線通車,4列IKK-Stock調往東西線,部分R-Stock投入服務,MLR開始退役,南北線信號系統仍未更新[設計容量每小時27班]):
羅湖至紅磡:每小時14班
落馬洲至紅磡:每小時7班
大埔墟至紅磡:每小時4班
火炭至紅磡:每小時2班
東鐵每小時合共27班,共需9卡列車20列、12卡列車18列以維持運載能力(R-Stock 20列,IKK-Stock 4列、MLR 14列)
屯門至烏溪沙:每小時20班
屯門至第一城:每小時2班
東西線每小時合共22班,共需7卡列車52列(西鐵28列、東鐵4列、馬鐵10列、新車10列)
剩下4卡IKK-Stock 1列、IKK-Stock車頭10個
2020年(南北線通車,新信號系統開始運作,37列R-Stock全部投入服務,MLR全數退役):
羅湖至金鐘:每小時12班
羅湖至紅磡:每小時2班
落馬洲至金鐘:每小時6班
落馬洲至紅磡:每小時1班
大埔墟至金鐘:每小時3班
大埔墟至紅磡:每小時1班
火炭至金鐘:每小時2班
南北線每小時合共27班,共需9卡列車42列,但只有41列(IKK-Stock 4列、R-Stock 37列),早上繁忙時間將沒有後備列車
屯門至烏溪沙:每小時20班
屯門至第一城:每小時3班
東西線每小時合共23班,共需7卡列車54列(西鐵28列、東鐵4列、馬鐵12列、新車10列)
剩下4卡IKK-Stock 2列、IKK-Stock車頭4個
202X年(增購R-Stock,IKK-Stock全數調往東西線):
羅湖至金鐘:每小時16班
落馬洲至金鐘:每小時8班
大埔墟至金鐘:每小時4班
火炭至金鐘:每小時3班
南北線每小時合共31班,運載力與現時相若,共需列車49列
屯門至烏溪沙:每小時20班
天水圍至第一城:每小時6班
東西線共需7卡列車60列 (西鐵28列、東鐵8列、馬鐵14列、新車10列)
剩下4卡IKK-Stock 1列、IKK-Stock車頭2個
20YZ年(以設計最高容量行走):
羅湖至金鐘:每小時23班
落馬洲至金鐘:每小時11班
南北線每小時合共34班,共需列車58列
屯門至烏溪沙:每小時34班
東西線共需8卡列車81列
計算方法:
R = ⌈(Σ2TiNi/60)+1⌉
R = 所需列車
Ti = 單程車程(分鐘)
Ni = 每小時班次
南北線車程:
羅湖至大埔墟15分鐘
落馬洲至大埔墟15分鐘
大埔墟至火炭10分鐘
火炭至紅磡20分鐘
紅磡至金鐘5分鐘
東西線車程:
屯門至天水圍10分鐘
天水圍至紅磡30分鐘
紅磡至大圍10分鐘
大圍至第一城10分鐘
第一城至烏溪沙10分鐘
載客量:
12卡(不包括頭等企位):3606人
9卡(不包括頭等企位):2776人
有錯請指,歡迎討論! |
|
|
|
|
請刨文, 之前已貼過沙中線安排的路邊社消息(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thread-795854-1-2.html)
1. 取消火炭特車
2. 早繁金鐘至羅湖:落馬洲:大埔墟 = 3:2:1
3. 早繁屯門至烏溪沙:第一城 = 2:1
4. 落馬洲-金鐘 48分、羅湖-金鐘 45分、烏溪沙-屯門 72分
5. 早繁南北線平均班次2.6分、終極南北線班次1.9分
6. 早繁東西線平均班次2.7分、終極東西線班次2.1分
7. 南北線37抽(可安排加單至43抽)、東西線最終65抽
8. 東西線列車改編及買車安排詳見差不多10個月前的文章
|
|
|
|
|
計埋啲外來因素就唔只45 分鐘啦
例如衝門 讓車等 |
|
|
|
|
其實而家馬鞍山線客量又唔算高
拆短途應該更有著數
不過問題係邊到可以調頭咁解...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搭單問清楚東鐵延長落金鍾之後用邊d車同用幾多卡?
某鐵路共筆網站好似無講 其他資料又好亂... |
|
POP IN 2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